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先进性建设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丰富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但与生俱来并不意味着必然永远具有先进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  相似文献   

2.
坚持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和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要历史经验之一。从认识论角度看,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革命进程中自觉改造自身主观世界的特殊实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恪守自身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中不断推进。一是在坚守人民立场中推进自我劳动保险,二是在运用科学思维方式中自我革命,三是勇于修正错误中推进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3.
张燚 《探索》2022,(1):40-50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源于党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人民历史观、人民国家观和人民政党观的认知和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共产党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至上的坚持,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四个时期,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国家制度体系和党的中心工作等三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群众路线、坚持正风反腐、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其启示主要有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起来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坚持自我革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进行自我批判、自我突破,从而实现自我超越。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更应该学好、用好、把握好“坚持自我革命”这个有力武器,把自身建设成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价值意蕴的视角来看,坚持自我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必然选择,是确保党领导核心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不竭动力。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价值意蕴,才能更好促进党的自身建设和发展,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5.
“三个务必”是党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上继续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郑重告诫,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对现实的清醒自觉、对未来的未雨绸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政治清醒和责任担当。从理论渊源上看,“三个务必”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从现实意义上看,“三个务必”对于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具有重要价值。从实践理路上看,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增强“三个务必”的理论说服力;要加强党的自我建设,增强“三个务必”的实践创造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三个务必”的价值引领力。  相似文献   

6.
杨超 《前线》2023,(4):33-36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推动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行进在强起来的新时代。“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集中表达。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对新时代进一步坚持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源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观、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忧患、自省、革新的思想。历史逻辑蕴藏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中。实践逻辑体现为坚持人民至上是自我革命的力量来源,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是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自我革命的重要目标,自我革命是引领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将“三个务必”作为自我革命的永恒课题。  相似文献   

8.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生命所系和力量所在。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奋斗历程中积极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彰显自身的先进和优秀.谱写了一部创先争优的光辉历史。考察研究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历史起源和早期活动情况.对于全面把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过程、深刻总结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历史经验、积极推动当前全党的创先争优活动和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的先进政党。一百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科学论断。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又有百年奋斗的历史依据和新征程的实践依据。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好“两个结合”,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89年辉煌而曲折的历程。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天津支部生活》2012,(9):42-43
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把保持党的纯洁性怍为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和重要目标.努力建设一个有纪律、思想上纯洁、组织上纯洁的党,从而保证了我们党在自身发展历程中逐步由小变大、由弱转强,  相似文献   

12.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始终坚持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之一。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干部能否密切联系群众、当好人民的公仆,关键是能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也就是说,能否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归根结底取决于以什么态度、什么立场对待群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方立 《求是》2002,(23)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阶段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政党,也是一个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党。党的十六大在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实践基础上,联系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经验,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统一,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操作性的统一。这既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从两种不同的政党比较看,只有共产党的党性与人民性是相统一的。从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看,我们党的宗旨始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的党性与人民性始终是相统一的。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推向新高度。新时代把党性和人民性统筹好统一好,既要坚持党的领导,也要摆正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既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也要加强人民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党的自我革命是新时代党的建设需要加以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要使新时代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实践活动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实现整体性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目标,就必须立足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实际,建构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科学理路。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自我革命的科学理路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归纳概括:在价值维度,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动力之源;在历史维度,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优良传统构成了党自我革命的政治资源;在实践维度,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社会革命的良性互动构筑了党自我革命的实现方略。党的自我革命的科学理路建基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大坚实基础之上,反映了党勇于革故鼎新、守正出新的革命文化属性,表征了党以自我革命精神永葆自身生机活力的政治逻辑及其治理密码。  相似文献   

16.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始终关注民生,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以关注民生为突破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为积极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中国共产党需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情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立场;始终贴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是巩同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被提升到最高位置,并形成和谐社会理念,昭示着和谐社会建设是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历史必然。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看,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必须坚持科学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坚持先进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持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9.
王亚杉 《世纪桥》2023,(1):82-85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立足中国大地、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化的理论成果,充分反映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历史主动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庄严历史责任,这就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继续坚持和贯彻“两个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掌握历史主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观察、认识和分析问题;习近平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坚持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等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习近平坚持和运用实事求是、辩证分析、社会基本矛盾分析、历史分析、群众路线等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