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正经典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的结晶。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产生了大量文化典籍。那些堪称经典的文献,如同明灯,照耀着民族发展的历程。中华民族凭借自己的卓越创造,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这不得不说是得益于丰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得益于思想先哲们的启示和指引。而这种独特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智慧,也被广泛赞赏和推崇,被许多国家所效仿。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宝贵贡献。  相似文献   

2.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习近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着眼于全球化发展大势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而提出的普遍性价值,其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国情,具有承继性、创新性、包容性、时代性、先进性等特征,是对西方“普世价值”的超越。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应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宝贵精神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发端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落脚点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互学互鉴、开放包容等理念是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依据。"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文明交流与互鉴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观等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刻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性、关联协作性、整体大局性、包容互补性、和谐共生性等内涵。习近平外交思想启示我们,要积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大力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许婕  张红 《西伯利亚研究》2023,(4):33-44+119
习近平外交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俄罗斯学术界更是将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研究视为了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窗口。其中,认同者的研究论断更加客观深入,他们从习近平外交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研究出发,一致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积极发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具体化和理论核心,“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物质象征和关键要素。对俄罗斯学者关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再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俄罗斯学界对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认知程度,为我们研究习近平外交思想,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在怀师身边,亲聆教诲,时时如沐春风,而怀师精神之健旺、体力之充沛、思维之敏捷,尤令人叹为观止。虽然每日工作紧张而繁忙,且多做少眠,然其风貌多年如故,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我终于深切体会到《大学》中所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躬行履践的精神,也就是大乘佛法真正“定慧等持”的力行功夫。在怀师日常起居饮食等细微之处,也无处不体现出这种精神,而且在这种精神中,分明还蕴涵着中华传统文化固有的宽厚、仁爱、包容、坦诚、礼让、谦恭……“老师”———几乎是唯一的称呼在怀师身边呆上几天后,我便…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倡导和而不同和互利共赢,倡导新秩序观、新安全观、新文明观、新发展观,主张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合观发轫于中国和平发展备受世界关注之际,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潮流,符合要和平、求发展、谋合作的时代主旋律,不仅指导着中国外交,也逐渐成为引领当前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合观作为中国外交的新理念,代表了中国外交的主流方向,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中国倡导的这些重要思想和主张继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在新形势下加以丰富发展,形成了具有特定内容的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和合观。和合观念由来已久,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丰富的内涵,目前对和合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7.
正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展示当代学人书法风貌,倡导干净正派的书风,坚守中国书法传统美学体系,重续中国文人书法的传统,4月15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委员会、北京崇贤馆承办的《学林墨痕——学人书法北京邀请展》  相似文献   

8.
孙萍 《新青年》2023,(5):54-55
<正>你知道“拍照”梗吗?如果不知道,那你一定没有看过最近强势出圈的“盛唐密盒”表演。这是西安市大唐不夜城景区推出的一档科普类沉浸式互动体验节目,以“演艺+互动”的形式,让现场观众体验“拆盲盒”的乐趣,增加对繁盛璀璨的中国文化的了解。两位工作人员分别扮演唐朝名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穿越”时光隧道,来到现场“招揽贤才”。现场观众在综艺感满满、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9.
《新青年》2023,(12):3-4
<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0.
徐娜 《新青年》2023,(6):14-15
<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结晶,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大力实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让中华传统美德“润物细无声”地走入孩子的内心。由浅入深——诵读传统经典“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中华经典历久弥新的智慧之源,在精炼的文字间传递。先人的智慧结晶,句句都充满了哲理。根据年级特点选择的经典书目,要大声读,用心品,让读与思结合起来。在传统美德的培养上,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文化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受到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遇到了发展的机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学说,既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也对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发生过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04年越共中央发布第23号文件,号召越南全党全国“在新时期加强胡志明思想的宣传、教育、研究和贯彻”。为了落实这一指示,2004年3、4月间,越南各地广泛开展了“胡志明思想优秀报告员”竞赛。主要内容包括:胡志明关于培养革命接班人的思想,关于勤俭廉政、大公无私的思想,关于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思想,关于人民当家作主、建设一个民有、民享、民治国家的思想等。胡志明的思想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本文仅就其外交风格作些论述。胡志明(1890~1969),越南共产党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缔造者,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和民族解放的英雄,是国际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3.
面对当今国际社会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公道和霸道之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合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公平正义,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平正义思想、中国百年外交实践的公平正义观,提出以世界人民为主体的习近平国际公平正义观,积极倡导国际社会推动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国际规则平等,争取全球治理体系更加符合国际形势的变化需要,更加满足应对后疫情时代全球挑战的现实需要,更加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为增进各国政治互信、促进共同发展、引领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附属医院各项工作中起着导向作用,要通过加强党建引领、文化铸魂、阵地建设等方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精准性,积极发挥公立医院服务人民群众的“窗口效应”,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61年4月16日,古巴时任总理菲德尔·卡斯特罗宣布,古巴革命“是一场贫苦人的、由贫苦人进行的、为了贫苦人的社会主义民主革命”.同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发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对知识分子的讲话》.这篇讲话被认为是古巴党和政府提出的有关古巴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提出“只有参加革命,才能拥有权利;如果反对革命,就没有任何权利”,革命的目标之一和基本宗旨之一,是发展艺术和文化,使艺术和文化成为人民的真正财富,使人民有更好的文化生活,使人民一切文化需要得到满足,革命要求艺术家为人民贡献出最大的力量,要求他们为革命事业贡献出最大的努力.半个多世纪以来,古巴社会主义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古巴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近年来,古巴不仅在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方面进行“更新”,在文化方面也正在实施一系列“更新”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在许多重要外交政策的讲话中,善于把中国文化与当前世界形势的发展结合起来,展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深邃的哲学内涵。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性、包容性、和合性、整体性等思维。充满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外交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了思想和实践贡献。  相似文献   

17.
陈嘉庚与印尼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分析陈嘉庚与印尼华侨的关系。在太平洋战争期间 ,印尼华侨在日本法西斯统治下 ,为保卫华侨旗帜陈嘉庚的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嘉庚精神”及其光辉榜样对印尼华侨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陈嘉庚所倡导的印尼华侨要促进大团结 ,要重视和加强华文教育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不断增进印华民族友谊 ,仍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举国上下纪念建党八十周年,欢庆北京申奥成功的热烈气氛中,我们又将迎来新世纪的第一个中秋传统佳节,而且同新世纪第一个国庆节巧遇在同一天,使今年的中秋节具有特殊的意义。中秋的月亮,中秋的月饼,中秋的团圆,包融了丰富的民族感情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庆贺这两节共至、喜上加喜时刻的到来,专门从事文化精品开发制造的深圳禾信实业有限公司,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宗旨的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上海老凤祥、“故宫专造·皇家文具”、深圳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深圳航空公司以及中国长城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华圆月”——皇家宫…  相似文献   

19.
作为明治后期社会文化人的代表,陆羯南提出的关于日本国民铸造的一系列构想,对近代日本国家转型产生了较大影响。其思想主要内容是:实现国民政治,即以“国民的独立”为前提的“国民的统一”;建立国家政体,即君民和合的民族共同体;国家出路在于以天皇制弘扬“国民精神”。其思想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极强的阶级调和性,他理论上塑造的“国民”,是一个包容国内各个对立阶级、各种互为对立政治主张的混沌漠然的国民形象。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文学史上,有一批为法西斯军国主义侵略战争高唱赞歌、涂脂打气;为日本国民战争狂热鼓噪喧嚣、推波助澜;为天皇笔战、为天皇献身的法西斯作家——“笔部队”。他们包括长期在军队服役并直接参与作战的“军人作家”;受日本内阁情报派遣到侵华前线体验战争的“从军作家”及受报社、杂志社派遣或自愿赶赴前线的“民兵”。“笔部队”的这些作家受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扭曲的“大亚洲主义”和狭隘的“文学报国”思想支配下,本着“吾为君书,吾为君亡”的精神,心甘情愿地投身于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