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随着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启动,巴东县基本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为主体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特别是在提高城乡居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解决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老大难”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
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建立城乡一体医疗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的基本医疗保障体  相似文献   

3.
最近,有关中国高层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一些让普通百姓倍感兴奋和期待的信息:一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6月20日、28日和7月5日,分别在江西南昌、江苏镇江和甘肃兰州三地,主持召开了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的东、中、西部三个座谈会。吴仪在会上宣布,"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决定,加快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4.
一2000年,楚雄州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03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截至2006年底,该州农村有194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约20万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了全州83%的人口。但是,还有约17万(占城镇人口的46%)城镇居民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其中,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了从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到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性转变,确立了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的医疗分担机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并存、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工作;建立政府有效利用财政机制,强化基层医疗服务;建立储备基金调剂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医保统筹层次,逐步建立医保关系异地转移接续调剂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的试点目标是什么?答:《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07年7月10日由国发【2007】20号文件颁布。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医疗保障问题,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我国从2007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试点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7.
浅谈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个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以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补充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为补充,以社会医疗救助为保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在城镇初步建立。医疗保险制度新机制正发挥它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进程的加快,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凸显:目前实施  相似文献   

8.
问:大病保险和基本医保两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答:我国从实际出发,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但功能和作用各有侧重,运行方式不同.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层,向全体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具有覆盖人群广泛性和权利义务的对等性.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具有连接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在医保基本的基础上,通过社会筹资的办法,集合全体城乡居民的力量,并借助商业保险机制,对部分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群众给予更高水平的保障,放大基本医保的保障效用.  相似文献   

9.
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是医疗保险体系的三个支柱。由于疾病的不确定性和人的风险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逐渐上升。补充医疗保险是相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而言的,它是依据特殊人群的需要而建立的,是基本医疗保险的一种补充形式。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起步较晚,还有待完善,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不仅能够完善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还可以满足公民医疗福利需求。补充医疗保险有公助、他助、自助和互助四种形式。为了保证补充医疗保险的稳定运行,政府有责任加强监督和管理,一是规避道德风险,完善制度建设;二是加强对正外部性的补贴政策;三是加大宣传,鼓励参保。  相似文献   

10.
《探索》2017,(2)
居民个体健康水平的下降会使其面临更高的贫困脆弱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然是农村贫困的主因。推进健康扶贫,消除健康贫困,应充分发挥医疗保障的反贫困功能,增强健康扶贫精准度,建立因病致贫数据库,医疗保障政策向农村贫困人口倾斜;建立"四重医疗保障"反贫困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专项医疗扶助等制度的反贫困功能,同时加强医疗费用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医疗保障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医疗保险覆盖面小;城镇医疗保障费用迅速上升;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与医疗资源浪费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城镇与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着不合理差距.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社会保险、合作医疗、商业保险三位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开发社会化医疗保障,为城镇职工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繁荣商业保险,满足国民不同层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松桃苗族自治县已基本建立起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为主体的城镇医疗保障体系,覆盖了全县95%以上的居民。走进松桃自治县人民医院孟溪分院,现代化的医院楼房映入眼帘,病房里窗户干净明亮,病床整洁有序,空调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10月10日,按照二级甲等综合医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07,(10):37-37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问题.把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医疗保障体系.作为一项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系统工程加以探索和推进.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医疗保险体系建设的重大改革举措。1998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改革原有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  相似文献   

14.
正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是指在医疗保障制度的设计和运行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障是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的重大民生问题。为了率先实现"中国梦",研究统筹江苏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目标、步骤和具体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运用价值。一、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1.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08,(5)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重点抓好四件事: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医疗保障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各国政府要在有效地保障国民健康和将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找到平衡点。美国为解决卫生经济中"选购难题"历经了百年的探索和制度演进,在政府与市场的反复博弈中形成了以商业保险为主、社会保险为辅的医疗保障制度,并创建了管理式医疗的医疗保健模式。借鉴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演进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要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衔接和配合;鼓励有实力的商业健康保险公司积极探索布局"大健康"产业链,推动新技术融入医疗保障领域;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医疗需求。  相似文献   

17.
四川遂宁,2000年12月正式启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至2005年底,医保覆盖所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数已达15.8万,一主多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已建成,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遍布城乡,全部开通个人帐户IC卡服务,医保基金常年保持95  相似文献   

18.
到去年底,全国大多数地区建立起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70%左右的城市启动实施。今年,力争年底前 90%以上的地市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数达到 8000万人左右,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加快扩大覆盖范围。以大中城市为重点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迅速增加覆盖人数,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健全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完善医疗保险基础管理。  研究解决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和实际操作中的难点问题。一是,保障离退休人员、老红军等特殊人群的医疗待遇,全面组织实施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二是,研究“封顶线”以上大额医疗费…  相似文献   

19.
医改十余年来,兵团四师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明确的实施步骤,并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了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医疗卫生资源配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改革。在当前复杂的环境下,部门间各自为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着财政补助和医疗服务补偿的不确定性、人才的不稳定性、基本服务能力的可持续性以及医疗卫生供需长期矛盾等诸多挑战,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由此制约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前进的步伐,"三改"未能从制度设计、政策衔接、实施步骤等方面形成合力,为此需要树立"大医改"全局意识,推进"三改并举",优化资源配制,建立起完善的药品招标采购和内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永禾 《党建文汇》2002,(1):43-43
2002年全国所有地市将实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将达到8500万人。根据2001年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医疗保险制度已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截至2001年10月,全国91%的地市已启动实施,覆盖人数达6100万人。劳动保障部要求各地2002年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医疗目录的修订和执行,加强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定点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