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两会")上,总能听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下简称代表委员)们就社会保障、收入分配、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教育、房价、物价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这些事关民生的话题在近几年从不缺席"两会"。据有关媒体调查统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公平等已连续8年成  相似文献   

2.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下简称"两会")在京胜利闭幕。在今年的全国"两会"及地方"两会"中,代表委员们持续关注民生话题,聚焦雾霾、食品安全、环保、城市防洪排涝等防灾减灾热点话题,纷纷从实际出发为防灾减灾工作建言献策,在完善灾害防御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方面分享了真知灼见。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震 《中国减灾》2013,(7):20-21
2012年3月,举世瞩目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二届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十二届一次会议在京召开。全国各地众多代表汇聚京城,共商国事。与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党外人士而言,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两会"期间,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切中要害的真知灼见,也看到很多切实可行的苦口良药。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3月3日至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作为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此次两会首次加  相似文献   

5.
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举国瞩目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03年3月14日和3月18日在北京隆重闭幕。 “两会”是在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是继党的十六大之后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我们对“两会”的胜利闭幕表示  相似文献   

6.
正"阳春三月天气新",在这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春天里,我们迎来了"两会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两会不仅是国内的政治盛事,还吸引了世界的目光。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全票选举习近平总书记继续担任中华  相似文献   

7.
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家媒体为报道"两会"盛况,可谓煞费苦心,各路记者为获取独家新闻,更是不遗余力。不过,据笔者观察,有的记者虽然"呕心沥  相似文献   

8.
3月的北京,乍暖还寒,但毕竟已有了春的气息。201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下简称“两会”)召开。“两会”是关切民意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春天的盛会里,亲历和见证这个重要的时刻。  相似文献   

9.
1994年3月10日,人民期盼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上午9时在首都北京隆重开幕。3月的北京,春意融融。刚刚欢渡了新春的北京人和全国人民,又以更加喜悦的心情,迎来了"两会"的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由民主选举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五年为一届,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讨论并决定国家各项重大问题。本次会议应到代表2980人,3月9日报到的代表2924人。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  相似文献   

10.
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都是一次审议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议会。在“两会”的台前幕后,也总是活跃着一支庞大的新闻队伍,展开新闻大战,是他们在准确客观地把会内会外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广大的受众。他们是如何组织报道的?他们如何看待今年“两会”?本刊特邀请人民日报参加今年“两会”报道的部分记者编辑谈谈他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国内要闻     
《当代广西》2015,(6):4
<正>全国两会圆满闭幕3月13日和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分别圆满完成各项议程,相继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和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政治决议。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13,(3):30-3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时间在每年的第一季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54年以来共举行了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1959年4月) 代表人数:1226人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15日至9月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和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会议选举、决定: 国家主席:毛泽东 国家副主席:朱德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 国务院总理: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12]330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2013年元旦、春节(以下简称"两节")临近,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以下简称"两会")即将召开,为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全市安全稳定,为"两节""两会"营造良好环境,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切实做好"两节""两会"期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3月的北京,乍暖还寒,但毕竟已有了春的气息。201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下简称"两会")召开。"两会"是关切民意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春天的盛会里,亲历和见证这个重要的时刻。论国事、话民生,代表委员们持续关注民生话题,聚焦干旱、南水北调、雾霾、食品安全、环保、城市防洪排涝以及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等热点话题,纷纷从实际出发为防灾减灾工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作如下修改:一、将第二条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于每年第一季度举行,会议召开的日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12,(4):20-21
在2012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简称“两会”),以及之前召开的地方两会中可以看出,今年代表委员的关注焦点依旧在民生话题上,“防灾减灾”相关问题成为两会代表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各方代表针对防火减灾措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部分议案引起了国家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3月23日至4月1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致开幕词。会议听取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叔通作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与会的全体委员列席了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议》,  相似文献   

18.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市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以下简称"两会")将于2005年1月中旬召开。"两会"的召开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依法治市,推进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确保"两会"的顺利召开,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做好"两会"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3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月9日,各代表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稿)》(以下简称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代表们一致赞成草案修改稿,赞成在修正案草案第四十四条中增加一款,将宪法第七十条第一款中"法律委员会"的名称修改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认为这一修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完善全国人大专门委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7,(7)
<正>一方面在创新领域持续耕耘,一方面紧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安徽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加速成长,靠着"科研创新+产业升级"的"双驱动",安徽正大步迈向20202017年1月16日至21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第十一届第五次会议(以下简称为安徽省两会)在合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