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今日浙江》2010,(7):23-24
丽水市将围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形成,着力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资产化等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绿色生态屏障”功能,建成生态产业创新发展、生态环境和谐优美、生态文明发扬光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为全省乃至全国山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4月22日,“2011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评选”在京揭晓,中共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高票荣获年度焦点人物大奖。 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评选活动旨在弘扬生态理念,树立绿色典型,建设生态文明,共建绿色中国。评委会认为,多年来,罗保铭作为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挥者、践行者,视生态为海南的生命,真情投入、真抓实干,用行动写就了精彩的绿色故事。在他的大力推动下,海南5年新造海防林16万亩,建立了全覆盖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产业支撑。海南的生态环境在全国有着非常高的关注度,这项大奖是对罗保铭为绿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褒奖,更是对海南推动绿色发展实践的肯定和褒扬。  相似文献   

3.
徐曙海 《群众》2022,(6):10-11
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鲜明特征,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镇江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和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是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镇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视察镇江时的谆谆嘱托,坚决落实“双碳”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壮大绿色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武昌 《今日浙江》2010,(4):30-31
在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已连续3年保持全国第5位的景宁,更是努力承担起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先行先试的历史责任,致力于把生态优势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环境、人文优势,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生态生产力。据统计,近3年来,景宁县水污染排放总量平均每年削减6.3%,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每年减少约1.2万吨,森林蓄积量则以年均2万立方米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5.
何平 《重庆行政》2015,(3):14-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同志也意味深长地说:“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核心任务也是发展。”重庆市委的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将地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武隆带进了全新的生态时代。建设生态保护发展区,要求既守住生态底线,又释放发展能量。武隆积极把发展置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建设来通盘考虑,按照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生态建设更加完备、生态保护更加严格、生态制度更加完善、生态文化更加普及、生态产业更加发达这“六个更加”要求,加快打造“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生态工业经济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县”,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国武隆公园”,逐渐探索出一条生态文明引领、生态经济支撑、生态制度保障的绿色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6.
祁从峰 《群众》2022,(1):18-19
<正>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近年来,建湖坚持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着力点,把独特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差异化竞争力,全力推进现代化经济强县建设,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科技创新百强县、绿色发展百强县。发展生态经济是建湖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全省"1+3"重点功能区建设,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引领县域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努力在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中争当"优等生"。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导刊》2006,(5):F0002-F0002
北郎中村位于顺义区赵全营镇,现有450户,1,500口人,村域总面积6,500亩。随着村经济快速发展,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大幅改善,经济收入稳步提高,干群关系融洽,邻里和睦,村民安居乐业。先后被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全国先进村镇、首都文明村、文明富裕村、北京郊区生态文明村、京郊人均劳动所得超万元村等荣誉称号。该村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确立了“发展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奉献绿色产品、共享绿色生活”的发展理念和“生产、生活、生态、观光”四位一体发展定位。在大力构建以籽种农业、农产品加工和观光农业为主的都市型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的同时,实施了以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的旧村改造工程,成为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村民就业增收的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8.
曲福田 《群众》2017,(18):33-34
今年4月,省委书记李强到泰州专题调研里下河地区发展定位和模式问题,强调里下河地区要跳出发达地区走过的传统工业化老路,真正树立起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发展思路,把里下河地区特别是兴化作为全省的大公园来打造,着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产业,走出一条生态环保、富有特色、致富百姓的发展新路。建设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目标的提出,为我们开阔了新视野新思路,布置了新课题新要求,明确了新使命新任务。泰州将全面瞄准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科学谋划绿色发展新模式,加快把里下河地区打造成具有独特魅力和影响力的诗意栖居大公园、水韵江苏新样板。  相似文献   

9.
泰顺保护与发展和谐共鸣 近年来,泰顺县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这个目标,大力推进生态屏障、生态产业、生态家园、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生态建设,努力把生态优势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环境优势,走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论述了生态、生态文明和绿色北京的科学内涵,阐明了城市生态包括人类行为的社会生态、物质代谢的经济生态和环境友好的自然生态三个层次,是绿韵(蓝天、绿野、沃土、碧水)和红脉(产业、交通、城镇、文脉)的融和,是天、地、人关系的和谐.提出绿色北京建设的三大支柱(安全生态、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绿色北京建设当前急需搭建的十大生态服务平台及其相应的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11.
生态产业集群是特定区位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所形成的经济效率高、生态功能强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集群。它的主要特征是:遵循生态规律,实行"从摇篮到摇篮"的闭合循环;优选产业项目,整合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吸收外部效应,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美化集群环境,呈现绿色、愉悦、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观。它具有主副产业衍生模式、多种产业共生模式、生态企业集团化模式。构建生态产业集群要以规划为先导,在产业集群化基础上实行集群生态化改造;以法律为保障,积极寻求有利于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安排;以企业为单元,培育自觉构建生态产业集群的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海南》2015,(3):4-5
<正>澄迈县是世界长寿之乡,世界富硒福地、中国绿色名县。自2008年开始"生态现代化"建设以来,提出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家园等8个方面的发展目标,并用40余项与生态挂钩的指标引导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脱钩"。经过6年多的探索实践,澄迈绿色GDP占比达到70%以上,三次产业转型成效初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工业上,以老城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兴建了一批高科技、大规模、带动力强的工业项目;引进高新技术,启动海南生态科技新城项目建设;推进海南生态软件园与腾讯  相似文献   

13.
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绿色环保为主题,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郧县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意义重大。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竭力打造“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生态大县,加快全县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一、发展生态农业,增强产业及品牌的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建设绿色郧县的重要基础。郧县生态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按照“创建绿色基地、培育绿色品牌、开拓…  相似文献   

14.
赵春珍 《前沿》2013,(18):33-38
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和生态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跨国界生态问题H益严峻,生态问题的政治化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生态国际关系理论应运而生。生态政治学者们在批判传统国际关系两大主流理性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生态国际关系理论。这种理论具有新国际关系理论的许多特征:批判性、跨学科性和生态问题中心性。特别是在促进全球环境的正义诉求中,生态国际关系学者们开始关注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许多边缘声音,包括环境非政府组织、绿色消费、生态科学、生态经济、绿色政党等,体现出鲜明的生态特点与生态立场,对推动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和国际生态政治合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也难免一些价值争端。  相似文献   

15.
王太明 《桂海论丛》2021,37(2):90-96
绿色发展是内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的发展于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走绿色发展之路,有利于打造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动态平衡的复合型生态经济,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文明发展;塑造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型生态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教育引导机制、管理协调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其面临着认知困境、管理困境和发展困境,抑制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效能。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应当完善绿色教育体系,提升公众生态治理参与能力;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生态治理组织管理体系;优化政策支持机制,培育绿色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16.
楚梅 《今日上海》2014,(4):14-18
第一次,今年3月1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对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圈内的一个生态示范区发布了国际评估报告。第一次,UNEP要将这个生态示范区建设进程作为典型案例编入联合国的“绿色经济教材”。第一次,UNEP称赞这个生态示范区在自然生态建设、人居生态、产业生态方面为其他相似岛屿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模板,可以成为全球42个岛国的生态发展模本。这个地方正是咱们中国上海的宝岛崇明岛。  相似文献   

17.
建设现代化山区,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任务,以统筹协调发展为重要途径,以保障改善民生为追求目标。坚持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生态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统一。正确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  相似文献   

18.
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是 2 0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绿色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许多有益的思考 :保护生态基础是解决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 ;解决生态危机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使命之一 ;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经济系统是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完善和发展的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万宁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思想,借鉴兴隆热带花园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启动机制、规划、环境、产业"四大引擎",在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高度融合的新路子,着力打造"花园城市,度假胜地",努力谱写海南绿色崛起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时期必须贯彻落实的最新精神,而绿色发展乃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绿色”也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的主色调。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1]重庆的绿色发展之路关系到长江流域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永续发展。同月,黄奇帆市长在所作的《重庆市人民政府2016年工作报告》中也特别强调,“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体系。推动生态、交通、产业、市场等一体化发展。”[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生态文明建设要想切实融入到经济建设当中,关键就在于生态与产业的融合,在于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