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毒品在世界各国都是法律严格禁止的。但据联合国统计,1998年,全世界吸毒人数已达1.9亿。而在庞大的吸毒队伍中,青少年成为主力军。据国家禁毒委的统计,截至1999年底,通过对2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吸食毒品和麻醉品的年龄在17—35岁之间的占总数的85.1%。目前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60%以上年龄在25岁以下。 吸毒不仅对吸毒者身体和精神有双重摧残,而且是引发社会犯罪的一个源泉。吸毒耗资巨大,绝大多数人在经济上是无法承受的,何况在经济上不独立的未成年人。而吸毒者一旦毒瘾上来,就完全丧失理智,变得六亲不认,毫无廉耻,为了满足一时无法抑制的毒瘾,筹集毒资,可以用尽人间一切最卑鄙、最凶残  相似文献   

3.
4.
5.
6.
Pickert K 《Time》2012,179(20):32-39
  相似文献   

7.
人们通常以为,那些在《福布斯》杂志排行榜上有名的亿万富翁,开名车住豪宅是平常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Ridley M 《Time》2003,161(22):54-60, 63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Time》1984,123(15):68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The authors’ purpose was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of helplessness and hopefulness to experienced trauma, as well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ese emotions to sexual and nonsexual criminal behaviors among 332 residential youths adjudicated for sexual crimes. All subtypes of trauma measured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helplessness, whereas hopelessness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sexual or physical abuse. Helplessnes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sexual crimes, as well as the commission of multiple nonsexual crimes. Hopelessness was not associated to any sexual crime characteristics and only associated with general delinquency and property damage. In the regression models, controlling for trauma, helplessness predicted sexual and nonsexual criminality, and hopelessness predicted nonsexual criminality.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policy, and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2005年5月31日,<华盛顿邮报>网络版刊发了一则爆炸性消息,30多年前,曾向该报两位记者透露"水门事件"内幕的"深喉"--时任联邦调查局副局长的马克·费尔特浮出水面,尘封许久的谜团终被解开.其实,尼克松执政期间,还出现了一个类似"深喉"的人物--丹尼尔·艾尔斯伯格,正是他向<纽约时报>透露了有关越战真相的内幕,才最终导致尼克松不得不从越南撤军.不过,他的斗争策略远不如"深喉"高明,赤膊上阵与当权者对着干,自然要付出很多代价.如果说是"深喉"--马克·费尔特让尼克松下台的话,那么,也可以说是丹尼尔·艾尔斯伯格"帮"尼克松结束了越南战争,两人历史贡献同样重大.  相似文献   

18.
比特森·福克斯·克萨达在2000年7月2日的墨西哥大选中当选,同年12月1日正式就任墨西哥合众国总统。打破了革命制度党执政长达71年的“一党独大”局面,为墨西哥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福克斯在登上墨西哥权力之颠后,从不隐瞒他的推销员出身,他不仅仍然对推销艺术情有独钟,而且在政治领域之中还把这项商业艺术运用  相似文献   

19.
20.
今年11月1日,完成扩充刚过半年的欧洲联盟将迎来新一届欧盟委员会成员,其中的领军人物,也就是葡萄牙前政府总理--巴罗佐显得格外瞩目.相对于现任欧委会主席普罗迪的赫赫威名,这位突然出现在世界焦点之下的接班人让不少人都感到有些陌生和惊讶.论年龄,巴罗佐刚刚48岁,属于欧洲政界的新生代;论背景,其母国葡萄牙也算不上一个有力的政治靠山.但此前,巴罗佐却能战胜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诸多政界大腕,赢得英、法、德等强国的认可,以"黑马"的身份,跨越诸多鸿沟,成功当选欧委会主席,这其中自然又多了几分神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