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魏剑美 《唯实》2007,(1):96-96
岁末年头,为了配合中央电视台的“十大感动中国”,全国各省市照例竞相推出“十大感动”的地方版。笔者所在的湖南省算得此中高手,每年推举出的“十大感动湖南”人物,总有一二可以最终成功“感动中国”。这不,2006“十大感动湖南”列出的候选阵容依然十分抢眼,既有文花枝这样的“红色导游”、李春华这样的“优秀大学生”,也有袁隆平这样的“科技巨擘”,还有尚雯婕这样的“时尚新贵”。懂得传媒游戏规则的人一看这个名单就明白此中大有学问:在抓住“眼球经济”的同时,还亲密贴近着“时代脉搏”,其时尚元素的充沛和主流姿态的昭然足以让它八面讨巧、无往不胜。  相似文献   

2.
城市的魅力     
刘志 《前线》2012,(9):52-52
什么样的城市有魅力?那些层出不穷的“被建设”的城市自然不会有。所谓“被建设”,是不该这样来建设,可以不这样建设,却非要这样建设不可。“被建设”的具体表现:城市建设追求奢侈豪华,路灯需从欧洲进口,连厕所都要讲星级;大搞所谓地标性建筑,追求宏伟壮观、形象高大,并以“第一”、“最高”沾沾自喜;动辄以“古典”、“欧派”、“现代派”等风格自居,却把自己传统的样式、特色抛弃。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人,在村党总支书记岗位上一干就是37年;有这样一个人,人们淡忘了他的名字,却记住了他的“大干”绰号;有这样一个人,得到过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对党忠诚、群众信赖”的高度评价;有这样一个人,曾获得省劳动模范并被评为“感动龙江”人物;有这样一个人,他带领的村党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4.
廉棣  王丽华 《奋斗》2001,(3):55-56
“傻子”。是对人的一种贬称。既是贬称,还有人愿意当“傻子”吗?还别说,真有人愿意当“傻子”。雷锋同志就曾说:“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  相似文献   

5.
从李一到张悟本,再到王林;从风水培训班受热捧,到地方办公大楼“风水”怪相百出……在这样一个科技发达、知识爆炸的年代,破绽百出的“大师”们居然还能受到如此多权贵名流的追捧;在这样一个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年代,不少官员“不问苍生问鬼神”早巳不是新闻;在这样一个“神人”辈出、“风水”盛行的年代,我们应该反思什么?  相似文献   

6.
西门雪 《奋斗》2001,(12):55-55
最近,在媒体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湖南省株州市某重点中学一语文教师竟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读书应该是为了自己”,将来“挣下大把的钱”,“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村长村长,一村之长”,也有人把村长称作群众的“父母官”。可有一位村长这样讲:“村长,就是村民群众的‘打工仔’,我心甘情愿地当这样的‘打工仔’”。他,就是柳州市郊区羊角山镇新云村的村委主任覃瑞初。  相似文献   

8.
在施耐庵笔下,宋江是“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之首,替天行道,“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然而,真实的宋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9.
2014年,情人、元宵“双节”重合,造就了众多情侣扎堆登记结婚的火爆场面.不过,“双节”过后“闪离”的消息也开始传出。对于这样的消息,作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一名婚姻家庭指导师的吴敏强已经见怪不怪。像吴敏强这样的婚姻家庭指导师的出现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1,(10):47-57
问责制重在“问”,要科学地“问”、规范地“问”,明确“问”的对象,提高“问”的透明度,拓宽“问”的渠道,增加“问”的力度,扩大“问”的范围。只有这样“问”,才能达到“问责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郑必坚 《前线》2014,(3):38-40
一般地说,国家安全有对外和对内两个侧面,对内这个侧面同“社会治理”息息相关。无论古今中外,“兴衰”同“治乱”总是密不可分地联结在一起。“兴衰”就是“国家安全”,“治乱”则是“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关乎国家安全的一项真正的内功、基本功21世纪上半叶,中国正经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这样全新的社会大变动。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国家安全同“社会治理”的关系问题,又以种种更加复杂的形式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为这样的“逐客令”叫好王玉林据《人民日报》报道:近日,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同志,到革命老区“西北坡”农村调查了解工作时,对闻讯赶来作陪的县乡领导下了“各自忙去,不许作陪的‘逐客令’”,自己独自住在农民家里搞调查研究。笔者从心里为这样的“逐客令”叫好。与...  相似文献   

13.
《廉政瞭望》2006,(6):59-59
“酒好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早已成为民间一句俗语,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下,当供大于求,“酒好不怕巷子深”恐怕已不合时宜,“酒好”还是“吆喝好”,这样才能受人瞩目,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4.
“特价空调99元”、“特价手机1元”……“十一”黄金周里,这样的促销广告屡见不鲜。然而,消费者是否真的享受到了“特价”呢?  相似文献   

15.
蒋元明 《前线》2012,(5):54-54
通常有些事讨个“领导说法”有助于解决。“领导说法”缺不得,也管用。领导认真履职,“领导说法”自然就少不了。而“领导说法”不光说得好,还做得好,这样的“领导说法”当然值得叫好。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党员》2006,(10):1-1
有这样一个同志,他身处公务员岗位,工作也勉强过得去,但喜欢吃拿卡要,属于老百姓戏称的“工资基本不用、烟酒基本靠送”的那类“公仆”,群众意见很大。在“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中,他给别人提意见、找问题很积极,面对别人给他指出的问题,甚至是服务对象有真凭实据反映的问题,却不认账,或者认账不认错,理由一大堆,“领导叫我这么干的”,“别人都在那么干”,“现在社会风气就这样”,等等。  相似文献   

17.
修养人性     
外国我不知道,但也曾看到相关的材料,在我们中国,古人创造了多少这样的咸语,而且许多迄今留在我们的心里,有时会脱口而出呵。比如:“狼心狗肺”,“狼子野心”,“人面兽心,“笑面虎”,“鸡鸣狗盗”,“人头畜鸣”,“兽性大发”,“猪狗不如”,“沐猴而冠”,“狐朋狗友”,“狐群狗党”,假如翻书,还可以抄出许多许多。不知为什么,这似乎都视为骂人话,归于“漫骂”之列,而掩盖了一种学理,一种常识,而掩盖了人性中兽性的成份,或曰基因,或曰残留,掩盖了人类中一切孬种。事实就是这样: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今天这已经是…  相似文献   

18.
羽戈 《廉政瞭望》2011,(18):44-44
艾略特曾如是预言:世界就是这样告终,不是“嘭”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  相似文献   

19.
张金书 《当代贵州》2012,(36):12-13
“你从哪里来?”10年前,当兴义市万峰林下的纳灰村布依小女孩这样好奇地询问路人时,可能会得到这样的回答:“从附近的寨子来。”而今答案早已今非昔比:“贵阳、广州、深圳、台湾、澳大利亚……”一问一答,折射了黔西南旅游发展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康继征 《实践》2014,(4):31-3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千里草原铺翡翠,天鹅飞来不想回……” 这样的自然美景,这样的诗意画面,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真实写照。作为世界上最美的四大草原之一,呼伦贝尔素有“北国碧玉”、“绿色净土”之美称。然而,就在前些年,持续的干旱、过度的索取以及保护措施的滞后,草原出现了沙化现象,渐渐形成横卧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三条巨大沙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