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朝廷有人好做官,但朝廷有人是不是好做事?此处所言的事,是正事,是公事,是保国安民事;不是那些渎职事,贪腐事,祸国殃民事。然而,事实表明,光是朝廷有人,要做事恐怕还是会有点难度的。曾国藩受大清一把手咸丰皇帝之命,在湖南组建湘军剿洪秀全之匪。曾司令看到湘省官员做坏事,次次做得坏;做好事,件件又做不好。比如治安问题吧,街头抢夺,山头抢劫,搞得鸡飞狗跳。所以他在司令部设立了审案局,绕过巡抚,绕过地方法院,直接派部队捆索子捉人,来一个土匪头子捉一个,来两个抢劫嫌犯捉一双。  相似文献   

2.
“秦朝的时候,很注重耍嘴皮子的功夫,结果朝廷官员以耍嘴皮子为能事,文过饰非,导致亡国。”  相似文献   

3.
舒炜 《廉政瞭望》2013,(13):16-21
没有哪一个朝代不重视四川,没有哪一个朝代不把治理好四川作为国家的大事。因为四川的历史和地形特点,给人形成了“天下耒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的错觉。在封建社会,朝廷对四川总是猜忌和打压,形成了“蜀人不得守乡郡”,“蜀人官蜀不得通判州事”等固有思维。  相似文献   

4.
古时有个县官大年初一上街看春联,见一户人家所贴春联上联是:“数一数二大户”,下联是:“惊天动地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县官暗想,此户一定有人在朝廷做大官。于是,他备了一份厚礼登门攀附。  相似文献   

5.
礼惠  彭现 《新湘评论》2014,(23):61-62
白香山曾于读李杜诗集后发出“人间要好诗”之深沉感叹。做诗原非易事,做出好诗尤难。何以能如李杜般做诗?何以能做出李杜般好诗?何以能将诗做到李杜般境界?古往今来众多诗人曾为之苦苦思虑。当今之诗人要将诗做至于李杜亦无多让,则实在是遥程万里,雪满弓刀。然令人欣慰者,毕竟有人在朝此方向与目标努力,有人正一步一印、艰辛跋涉于此途。  相似文献   

6.
侧面看山涛     
山涛是曹魏末年的竹林名士,又是西晋前期的朝廷重臣,在士林和政坛都有广泛的影响。僭书·山涛f勃记载了山涛的许多佚事,其一云陈郡有一位叫袁毅的人,官鬲令,贪污腐败,常常赂遗公卿,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廉政建设好是好,便送往迎来,吃餐把饭也那么正儿八经按规矩办,恐怕朋友难交,事难办。笔者照此推论,大概会得出酒席费  相似文献   

8.
田艺欣 《先锋队》2012,(10):38-39
今年1月18日,"天涯社区"出现一篇引起众多围观的网帖。帖子称,焦三牛1989年7月出生,2011年7月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进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水乡人民政府工作,仅半年时间就从一名普通科员晋升为副县级领导。帖子一出,马上招来一片质疑,"上面有人"、"朝廷有人好当官"等猜测纷纷指向焦三牛的身份背景,怀疑"火箭式提升"背后存在违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有人专门研究动植物,有人专门研究气候,有人专门研究社会,还有人专门研究幸福。幸福也可以研究?是的,泰勒·本一沙哈尔博士,通过他的著作——《幸福的方法》告诉大家,其实获得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  相似文献   

10.
官话指南     
朱铁志 《唯实》2000,(6):68-69
有人佩服官话,认为那是水平和境界的外化;有人讨厌官话,以为那是大话、空话、套话、废话的同义语;有人当了官不说官话,只说群众喜闻乐见的实在话,被群众视为眼中有百姓、心中有事业的好干部;也有人没当官时学说官话,当官以后满嘴官话,除了官话差不多已经不会说话。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说官话更容易的事了!不会说哲学语言,没什么,因为它毕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概念、判断、推理系统,有独特的话语方式,没受过专业训练的朋友,到底不容易随口说出。不会说文学语言也没什么,因为文学要用形象说话,没有一点艺术感觉,没有对人对…  相似文献   

11.
张鸣 《廉政瞭望》2013,(7):48-48
说起李莲英,都知道他是西太后最得宠的太监。批评西太后的人,往往拿李莲英说事,说她宠信太监,祸乱朝廷。但是西太后却一直感到很冤,一叠连声地说,她不是汉太后,没有宠信过宦官,李莲英从来就没有对政事插过一句嘴,凭什么说人家干政?  相似文献   

12.
一个为民掌权的人──记勉县人民法院院长喇炳权二、三事夏明飞身为法院院长的喇炳权,在勉县可算得上实权人物。有人劝他"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然而,他却说:"为人民用好权,给自己一生留下好名望。"面对亲友的说情喇炳权是土生土长的勉县人.参加工作几十年一直没...  相似文献   

13.
请客吃饭,来客招待,这是人们在社交中常有的事。但请客也好,招待来客也好,都免不了要有陪客。在公务活动中,究竟怎样陪客是好?时下有许多人将“陪客”当成“陪吃”、“白吃”,于是乎,天天有客来,天天要陪客。为此,曾有人大声疾呼:要煞住公款大吃大喝的歪风,得...  相似文献   

14.
很多地方的人都喜欢吃熏肉熏肠,但由于一些不法商人用瘟病死猪肉或母猪肉等劣质猪肉制成腊制品欺骗消费者,而且熏制好的成品一般人难以鉴别好坏.很多市民对市场上出售的熏制品心存疑虑.于是有人为求心安.情愿麻烦点,自行加工。“熏制”是一件麻烦的事。  相似文献   

15.
唐·李肇所撰《国史补》笔记里,记有一则崔昭行贿事,读之令人忍俊不禁。这崔昭是何方神圣?原来他在唐代大历年间曾任御史中丞,按说身为朝廷  相似文献   

16.
吴伟华 《前线》2013,(5):78-78
有人指出,一个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平时主要工作就是出主意、想办法、用干部。此言不虚。所谓出主意,就是认真学习并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谋划引领好经济社会发展;所谓想办法,就是想方设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所谓用干部,就是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选好配好用好干部,调动各级干部千事创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先锋队》2010,(12):4-4
安徽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孙建新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说,如果领导干部为了保“太平”而安于现状、保官位而裹足不前,那么,整个单位就会士气低落、死气沉沉,何谈发展?工作如同接力赛,客观上有人速度快、有人动作慢,但关键在于主观上要奋力向前。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的事、有利于群众利益的事,二定要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  相似文献   

18.
做官与做事     
清宣统二年(1910年),一个叫朱子勉的广东人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留学生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是因修建京张铁路而闻名的詹天佑。朱子勉拜见詹天佑时,詹天佑对他讲了这样一番话:“我们留学外国获得了一些知识技能,要做一点事贡献国家。如要做官,就不能做事;想做事,万不可做官。但官又不可不做。在现在之中国,没有经过朝廷给予你一个官职,你就没有地位,没有人把重要的事给你做。”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13,(7):16-17
没有哪一个朝代不重视四川,没有哪一个朝代不把治理好四川作为国家的大事。因为四川的历史和地形特点,给人形成了"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的错觉。在封建社会,朝廷对四川总是猜忌和打压,形成了"蜀人不得守乡郡"、"蜀人官蜀不得通判州事"等有思维固。  相似文献   

20.
炎炎夏日,让人酷热难时。劳累了一天的南开区环境卫生管理三所的清洁工人们刚回到宿舍。忽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所党支部书记赵连顺和所长吴连友带着党支部的成员来看望大伙儿,还带来了凉席和蚊香等物品。寒喧过后,赵书记说:“为了确保大家能休息好,所里决定给宿舍安装空调,让大家晚上休息好。”“真的?太好了!太好了!!”工人们发出一片欢呼声。这是2005年夏天,南开环卫三所党支部关心职工生活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