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晓娜 《廉政瞭望》2011,(10):60-61
50年前,红旗渠的名号响彻大江南北。50年后,红旗渠吹响重修号角。是为政绩还是为民生?被逼出来的红旗渠红旗渠是特等劳模张买江的珍贵记忆。而在各种关于红旗渠的版本中,张买江是一个传奇人物。出生在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桂林镇南山村的张买江,11岁时就常常挑两个葫  相似文献   

2.
《廉政瞭望》2015,(4):5
上世纪60年代,河南安阳群众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了"红旗渠"。在红旗渠通水50周年纪念日前夕,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前往调研。图为当年照片和现状的光影重合。  相似文献   

3.
张立人 《世纪桥》2023,(3):94-96
林县人民群众在修渠过程中形成了“自立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修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觉悟提升的光辉典范。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内涵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深刻把握红旗渠精神内涵与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内在关联,才能使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伟大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红旗渠精神可以在中华民族精神中找到“基因”,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在延续。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与有效途径。因此,弘扬红旗渠精神与实现中国梦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本质上一致,逻辑上相通,二者具有双向互动关系,相互作用、相互推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红旗渠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弘扬红旗渠精神,让梦想插上精神的翅膀、能够为中国梦提供思想基础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杨震林 《党建》2023,(7):34-36
<正>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极端困难条件,以大无畏的气概引漳入林,历时近10年在太行山上建成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彻底解决了严重缺水的历史难题。红旗渠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留下了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考察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多层面、多角度挖掘红旗渠精神的新内涵,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从马克思民生观视角对红旗渠精神进行全新诠释,彰显红旗渠精神的民生意蕴:基本要义是对"现实的人"的关怀;核心内涵为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实现路径为革命的实践活动;价值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多层面、多角度挖掘红旗渠精神的新内涵,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从马克思民生观视角对红旗渠精神进行全新诠释,彰显红旗渠精神的民生意蕴:基本要义是对"现实的人"的关怀;核心内涵为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实现路径为革命的实践活动;价值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世纪风采》2009,(4):35-38
在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修建的“红旗渠”,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红旗渠建成后,周恩来说它是“人工天河”,是中国农民的骄傲,并把它称为当时中国的两个奇迹之一。周总理这里说的两大奇迹,一是指南京长江大桥,另一个就是指林县的红旗渠。而这个奇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河南农业战线涌现出两位县委书记的优秀典型:一位是带领群众防风固沙、治理盐碱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另一位就是带领群众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当年焦裕禄病逝在岗位上,其典型事迹经过广泛宣传早已家喻户晓,而杨贵在其事迹还没有来得及广泛宣传时就被打成“走资派”,后来又一波三折。所以,尽管国内外参观过人间奇迹红旗渠的人不少,但真正了解杨贵的人却并不多。杨贵是红旗渠的决策者和指挥者,为了红旗渠,他付出了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0.
红旗渠写生     
怀着无限崇敬与神往,我们走访了红旗渠。一踏进红旗渠,人们就被一种强大的震憾力穿透,这是一个多么富有想象与创造力的人间奇迹啊!不要说别的,就是站在红旗渠边,面对穿行于崇山峻岭、壁立千仞的渠水,就会有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搏杀的冲动,就会有一种百折不屈的豪气涌流。  相似文献   

11.
1969年7月,工程历时10年、总长度“可以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的河南林县(今林州市)红旗渠竣工。红旗渠与南京长江大桥一道被周恩来总理自豪地誉为“新中国的两大奇迹”。但目前,“红旗渠”隐现的断流危机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12.
坐落在红旗渠畔的安阳卷烟厂始建于1945年,解放后曾为国家创税利35亿元。但1988年以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连年下滑,到1994年累计亏损1.1亿元。1995年4月,组织上调我到安阳卷烟厂任厂长、党委书记,党委会上,我和班子成员经过反复研究后认为,我们不仅要借名气创“红旗渠”名牌香烟,更重要的是把红旗渠精神作为我们振兴国有企业的精神支柱,迎难而上,实现安阳卷烟厂的二次振兴。于是,厂党委确立了“带好一个班子、建好一支队伍、创好一个机制、抓好一个产品”的治厂方针,提出了“弘扬红旗渠精神,重振安烟雄风,苦干三年…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来中国访问的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河南林县的红旗渠。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是50余年前,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在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河水到林州的水利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目前,河南当地申报红旗渠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已经启动。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总理生前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的红旗渠。”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红旗渠早已全国闻名,而她的缔造者杨贵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5.
红旗渠是一座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丰碑,它是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修渠民工每天只有6两粮食的情况下动工修建的,它是穿越莽莽太行的重峦叠峰、陡壁峭崖修建而成的;红旗渠是一面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旗帜,它的配套工程是在“文革”时期几经下马、上马的斗争后修建而成的。它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个奇迹!它是一个人定胜天的典范!周总理深情地称它“人工天河”!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对红旗渠的建设倾注了满腔心血。正是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与支持下,红旗渠才得以在曲折磨难中最终建成,才得以名扬全国,享誉世界!周总理亲自为林县等单位签署…  相似文献   

16.
亓常宏 《奋斗》2012,(11):51-52
今年上半年,农垦牡丹江局考察团来到河南林州(原林县)考察红旗渠。考察中。我们深深地为红旗渠精神所震撼,更为原林县县委坚持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带领全县人民于艰难困苦中建功立业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所感染,所触动。一、群众路线成就了红旗渠大业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十万林县人民,苦战十载,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县“水贵如油”的历史,‘并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相似文献   

17.
《党建》1994,(5)
红旗渠畔创业歌──河南林州市见闻本刊记者陈玮在中国,知道林州市的人可能不多;但不知道红旗渠的人,则是少数。60年代,英雄的林县人民用钢钎、铁锤,用血汗和生命在太行山腰“挂起”了一条长达13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不仅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  相似文献   

18.
闻有成 《党建》2004,(11):36-37
的象征;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红旗渠跨入了新时代。红旗渠精神依然像红旗渠水一样源远流长。林州人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描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山乡文明富裕的壮丽画卷。战太行金秋时节,在纪念红旗渠通水40周年之际,记者踏进红旗渠纪念馆,馆  相似文献   

19.
又见红旗渠     
蒋元明 《前线》2009,(7):57-57
1975年的秋天,我曾到过红旗渠。那时。我刚刚进入人民日报社当记者。首次外出采访,就在这里见到了著名记者、作家华山。读到他的新作《劈开太行侧》,深深地被红旗渠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20.
<正>中乔大三农实业集团(以下简称中乔集团),延续红旗渠伟大事业的生命脉络,守护红旗渠事业的薪火传承,30年如一日,永远跟党走,实现企业梦、财富梦。中乔集团开创了创业创新平台,筑建红旗渠圆梦园国家农业公园,助力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中乔集团为建设新时代红旗渠美丽太行,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书写了精彩的注脚。1960年,红旗渠工程历时近10年,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