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领导人的更替都是令人期待的,政治领导人尤其如此。所以才有“政冶蜜月”的说法。领导人多会希望自己提出的执政理念、方略、政策措施很快得到社会公众的积极响应,而社会公众则盼望着自己的利益诉求得到领导人的迅速有效同应,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相互砥砺、上下一心的气氛。  相似文献   

2.
成青 《北京党史》2008,(1):16-19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公信力就是党依据自身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公众的认可、满意程度、信任度以及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威望和影响力。公信力是属于社会评价方面的术语,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评价、心理反映和价值判断。简单来讲,就是社会公众对个人、团体或事物的认同、信赖和满意程度。社会公信力的获得实质上就是民心、民力的一个争取过程。  相似文献   

3.
依照城市建设驱动力的来源看,城市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由社会公众需求驱动的‘建设城市”模式,其动力主要源于社会公众对城市扩建的需求,由社会公众影响政府去开发和建设城市;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由政府部门需求驱动的‘城市建设”模式,其动力主要源于政府部门依靠城市扩建来解决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需求,由政府主动提出并倡导社会公众去开发和建设城市。目前,我国城市化类型主要是后一种,是政府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4.
和谐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人际协调关系问题,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党和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关系问题。公共关系作为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特殊手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政府应该重视公共关系,做好政府公共关系工作:提炼和强化政府理念;优化政府形象传播;完善沟通机制,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畅通的双向信息交流;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实施危机公关;强化公务员的公关意识,提高政府官员的媒介素质。  相似文献   

5.
杨贺新 《奋斗》2009,(2):44-45
公信度就是社会公众对某种特定事物或者现象的信任程度,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就是在选人用人中提高社会公众的信任程度。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命题,这是党和国家对做好干部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记者: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的论断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我国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同时也成为我国社会公众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那么,您对这个重要论断是怎么认识的?  相似文献   

7.
潘伯祥 《唯实》2000,(9):82-8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的政治参与热情高涨,而政治参与在本质上是公民成员主体性确立的表征,它在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提出了新的问题,对国家行政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社会中自发性群体的组织化、政治化趋势,是当前我国保持稳定所要解决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忠诚问题在现实中虽然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但是在理论上却还是一个新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一问题更为凸显,而公共管理人员的忠诚显得意义更为深刻。社会对公务员提出较高道德要求的根据是公务员掌握着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这是社会公众让渡出来的赋予公务员的一种特殊的权力,这项权力是其他社会角色所没有的。社会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权力就必然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这是符合逻辑的。  相似文献   

9.
司法公信力     
《实践》2015,(2)
<正>公信力是一个具有双重维度的概念,一方面,是指"社会公众"或"人民群众"相信、信赖和认可的力度和程度,是社会公众进行评价的结果,是一种由个体意识集合而成的群体性意识,因此公信力承载着社会公众对权力行使主体、过程和结果的期望、体验、认识和评价,表现了公众对公共权力的信任状态。另一方面,是指国家公共权力及其行使机关所具有的能够被信赖、认可的力量和效力,是公权力内在品质属性和公共权威的表达,因此表明了公权力对社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众规则意识是降低社会转型时期制度变迁交易费用的重要因素,在克服路径依赖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由于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我国社会公众的规则意识相对淡化,增加了制度变迁交易费用,影响着社会转型所需的制度变迁进程,甚至陷入制度变迁的困境,因此需要通过扩大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实践等手段强化公众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11.
社会心理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不系统、不定型、不具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它是一定社会和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关系、政治生活和其它社会关系的直接的、经验的反映。伴随着现实的改革从酝酿发育、逐步发展到全面深入推进,社会公众对改革的社会心理反应经历了一个过程。公众的社会心理是推进改革的社会基础,又向改革提出社会期待。改革既改造了公众的社会心理,又要顺应公众的心理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12.
政府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社会公众对政府价值标准、战略目标、是否廉洁、政策是否民主科学、高效与否、领导者素质、公务员行为规范程度乃至政府建筑物等诸因素印象的总和。它以政府自身的素质、行为和表现为基础,受公众价值意向、主观评判的影响。它是政府的理念、行为及效果的集中综合表现。政府形象的好坏,对政府  相似文献   

13.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这个诞生于2003年“非典”时期的政治术语,业已成为政治生活和主流话语当中的一个强大符号,体现了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应有的责任和态度,也体现出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社会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权力的价值期待。  相似文献   

14.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具有人本性、和谐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地域性等特点。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应从塑造企业形象、企业精神入手,企业形象就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识和评价,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的基础是质量和信誉。因此,培育企业文化应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领导带头示范,以企业精神为主题,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加强职工实践。树立典型榜样,为企业培育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相似文献   

15.
腐败的显性方面和隐性方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腐败被人们认识和甄别的难易程度而提出的。腐败现象明显地表现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并给社会公众利益造成危害,我们把这一比较容易识别的特征称之为腐败的显性方面;腐败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需要调查、取证、分析、定性才能被制裁、处理的这一特征,我们称之为腐败的隐性方面。  相似文献   

16.
宛诗平 《党课》2014,(8):75-76
今年的春晚上,一首《时间都去哪了》感动了千家万户。“时间都去哪了”一时也成为最强热词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习近平主席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期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的一番话,又让“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备受关注的舆论焦点。我们的“时间都去哪了”?这不仅仅是每一个社会公众需要扪心自问的问题,更是每一位领导干部需要静心思考、认真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袁志明  明远 《党建文汇》2004,(12):31-31
“苏州20多年没出过贪官了。”就在一年前,国内权威媒体送给江苏省苏州市一个特别的荣耀:“百官共廉”。在官员腐败案件并不鲜见的今天,“百官共廉”像一个神话一样,引起社会公众的好奇。但很快这个神话就被撕破了。10月27日,苏州市副市长姜人杰被“双规”的消息公之于众。据了解,姜人杰被“双规”只是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0,(4):54-5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日前介绍,国新办正在对“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制度”积极进行探索,以加强党务信息的公开,及时回应国际舆论和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这将是2010年新闻发布工作的一个亮点。王晨说,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苏州20多年没出过贪官了。”就在一年前,国内权威媒体送给江苏省苏州市一个特别的荣耀:“百官共廉”。在官员腐败案件并不鲜见的今天,“百官共廉”像一个神话一样,引起社会公众的好奇。但很快这个神话就被撕破了。10月27日,苏州市副市长姜人杰被“双规”的消息公之于众。据了解,姜人杰被“双规”只是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20.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客观性和普遍性,实际上反映着政府金融监管制度有其深刻的价值根源。在当今众多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客观而广泛地存在着政府对经济体系特别是金融体系及其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强有力而完备的金融监管法规和制度已经成为现代市场金融制度框架的基本要素之一。 一、有效监管的价值所在 金融监管的存在根源在于监管对象的特殊属性。金融业是一个高比例负债经营的行业,也是一个可以向社会公众有无限借款权的行业,在竞争的市场中,金融机构之间又发展了相互的债权债务关系,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以至国家性的债权债务网络。对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