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北京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求助,老太太的儿子不太争气,天天回家要钱,还明目张胆地放话:“你看李磊杀了他一家人吗?把我逼急了,我也把你们都杀了!”“老太太的儿子明显受到了大兴灭门案的影响,只是没有付诸行动罢了。”李玫瑾说,在某些方面,犯罪也“传染”,会有不良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2.
1939年至1944年,日本侵略者为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对战时中国的首都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近6年时间惨绝人寰的轰炸,历时之长、用意之毒、为害之烈、贻祸之深,世所罕见,史称"重庆大轰炸"。历史是记忆组成的。70多年过去,那些亲历大轰炸的受害者、幸存者,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但血泪伤痛的记忆挥之不去,仍铭刻在心。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本刊将陆续推出"重庆大轰炸"亲历者口述系列文章,为今天的人们再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亦更好地认识历史。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19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公共服务评价国际研讨会上,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公布了全国首个针对省长、市长公众支持度的实验性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市民对于省长工作与本人情况的认知度不如市长,近7成受访者无法正确说出省长的姓名。从行政级别上来看,省长的级别远远高出  相似文献   

4.
2006年11月11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陈义明一家4口被灭门惨杀。据居民称,陈义明一家人待人和善,没有和谁发生过冲突。临夏回族自治州政法委书记对此事感到很震惊。公安部门已抽调得力干警开展对此案的侦查工作。震惊全国的贵州兴仁县长文建刚灭门案余波未了,在相隔如此短的时间内,再次发生法院庭长一家被灭门的惊天血案,让人们震惊于凶手的血腥与凶残。这种灭门惨案的恶劣影响,已大大超出了个体的范围,成为公众强烈关注的社会事件。目前,虽尚不知陈义明一家因何原因遭此灭门之祸,但由于其身处“位置”的特殊性,显然…  相似文献   

5.
6.
只求简单     
《党课》2014,(5):1-1
我只是返璞归真,感到的,也只是早晨醒来时没有那么深的计算和迷茫。我不吃油腻的东西,我不过饱,这使我的身体清洁。我不做不可及的梦,这使我的睡眠安恬。我不穿高跟鞋折磨我的脚,这使我的步子更加悠闲安稳。我不跟潮流走,这使我的衣服永远长新。我不耻于活动四肢,这使我健康敏捷。  相似文献   

7.
我叫吴钟华,今年73岁,退休前是外交官。由于工作原因,我到过天涯海角,常年身处他乡,但我的一颗中国心从未改变。北京精神的核心是爱国。我在职时,我的工作体现了我这个北京人的爱国心。退休后,我的生活仍充满祖国情。在外交部工作近40年中,最令我动情、令我终生难忘的,是我独  相似文献   

8.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丰南市,我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知道八路军好,是共产党的队伍。1945年8月,我刚满16岁就参加了八路军。 我的原部队是四十八军一四二师供给部粮秣科。我们科有一位比我长几岁的老大哥叫董沛然,他是河北省卢龙县人。在平日里的工作、生活中,他总是耐心地帮助我,体贴我,经常和我谈心,使我明白了很多革命道理。可是让我纳闷和不理解的是,领导认为我工作干得不错,他却总是找我的毛病。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一名党员,因那时共产党员的身份是不公开的,我根本不知道谁是党员。  相似文献   

9.
美与同情     
有一个儿童,他走进我的房间里,便给我整理东西。他看见我的挂表的面合覆在桌子上,给我翻转来。看见我的茶杯放在茶壶的环子后面,给我移到口子前面来。看见我床底下的鞋子一顺一倒,给我掉转来。看见我壁上的立幅的绳子拖出在前面,搬了凳子,给我藏到后面去。我谢他:“哥儿,你这样勤勉地给我收拾!”  相似文献   

10.
    
娘使眼色要我哭,我不认为是娘对我的疼爱,而是娘对继父耍心眼。我不疼,我为什么要哭?娘叫我哭就是叫我耍心眼,我讨厌耍心眼的人!娘和老师平时都要我们诚实,这时候怎么叫我耍心眼呢?不要!其实,我当时很疼很痛,只是我不愿意哭。我的肩和腿上的伤后来淤积成青紫色,肿了好几天才消失。也许是我心灵受的伤害太深太重了,肉体的伤害才不觉得。  相似文献   

11.
忆孩时     
回忆我的母亲 我曾写过《回忆我的父亲》、《时忆我的姑母》,我银奇怪,怎么没写《回忆我的母亲》呢?大概因为接触较少。小时候妈妈难得有工夫照顾我。而且我总觉得,妈妈只疼大弟弟,不喜欢我,我脾气不好。  相似文献   

12.
人生靠拼搏     
阳儿 《党课》2007,(9):99-101
如果不是那段艰辛的打工岁月,我想我不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如果不是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我想我还是工地上的一名建筑工人;如果不是那个童声剌痛我未泯的尊严,我想我不会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如果不是父亲含泪的呵叱,我想我不会重回曾经让我伤心的教室。  相似文献   

13.
司马文 《先锋队》2013,(21):22-24
"我深感我问题的严重,我愧对组织对我多年来的培养,我愿意接受党纪国法的惩处。我知道我再也不可能在领导岗位上为党工作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我的案例来警醒他人,让更多的党员干部不要重蹈我的覆辙,让少数有模糊认识的领导干部悬崖勒马,好好工作,好好为官。"——钱增宏的忏悔  相似文献   

14.
我很重要     
《党课》2014,(9):1-1
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远方……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  相似文献   

15.
这部书稿完成的时候,我已经109岁了。我以前说过"上帝把我忘记了",把我遗忘在世上了。感谢上帝,让我在这个年纪还有一个清晰的头脑和思考能力。虽然我对个人生与死早已淡薄,但我所记忆的历史还在前行。……85岁时,我从办公室回到家里,工作和思考是我生活中的最大乐趣:我比以往更关心中国的发展和走向;关心整个世界不断出现的变化。我一直关心中国,我希望中国会变得更  相似文献   

16.
王逸彦 《世纪桥》2010,(24):40-42
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是的,我应该是中国的一部分。我的一部分应该始终留在中国黄褐色的山岭上,留在她绿色的梯田上,留在她晨雾中依稀可见的岛上寺庙中,留给不少相信我或喜欢我的中华儿女。  相似文献   

17.
我觉得得这个奖我很惶恐。我没有尽我最大的努力,因为眼睛、腿脚限制。我的工作大家协力做的居多。我今天能够获得国家如此大奖.我觉得我只能尽有生之力.把后面的同志能带.多少带多少.带到科学研究的正路上去。  相似文献   

18.
汤群芳有句“名言”流传很广:“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百姓工作到底!”如今,正在恢复期的汤群芳对工作依然怀有一颗赤诚之心:“以前,我常说,我热爱我的工作,我愿意做我的工作,我适合做我的工作,我能够胜任我的工作,我可以把我的工作做好。现在,我还是这样想。半年后,等身体恢复了,我愿意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为群众服好务!”  相似文献   

19.
前几天,一个年轻人找到我问:“你是宋叔叔吗?”我点头称是。他激动地说:“我可找到你了,是我爸让我打听你的消息的,我费尽周折才查到你的地址。”他一边说,一边掏出20块钱硬往我手里塞,弄得我莫名其妙。寻问再三,我才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支部生活》2021,(6):56-57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正在积极申请入党的大学生。最近,党支部书记和我谈心时,指出我跟同学相处不睦的不足,希望我能改善人际关系,更广泛地团结同学。对此,我有些不解:申请入党是我个人的事,这跟团结同学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我是不太合群,但那并不等于我不想跟同学们搞好关系,而是因为班里的有些人故意冷落我、孤立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