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2011年以来,江西省遂川县民政局结合本地各类自然灾害风险特点和社区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对申报社区逐一进行了材料初审、实地考查、按照减灾示范社区的标准严格筛选。 “减灾示范社区”要达到“八个一”要求,即社区成立一个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一个社区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组建一支抢险应急志愿者队伍、设置一批避难场所、开展一系列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南平市近年来紧紧围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动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从2008年开始,在所辖10个县(市、区)的23个社区开展创建活动。截至目前,13个社区被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有力提升了城乡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了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各地都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  相似文献   

3.
正灾害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安全,而基层社区无疑构成了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2013年12月,笔者赴安徽省进行了针对其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调研,重点考察了合肥市包河区望湖街道望湖社区。该社区在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方面很有特色,其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望湖社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成立于2011年9月,辖6个居民小区,总面积近1平方公里。社区住户6200户,可容纳2.2万人,现住人口5112人。社区建有应急避难场所8个,面积约4.62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张琰  欧华兰 《中国民政》2008,(12):57-57
湖南省临澧县自然灾害救助中心大力开展各项社区减灾活动,成绩斐然。一是完善社区减灾工程。制定和完善防灾减灾新体制:“一街、二所、三室、四有、五牌”。即建立科普防灾宣传一条街;规划朝阳广场、丁玲广场两个应急避难场所;在建立减灾培训室、物资资料室、居民模拟逃生室三个基础设施;社区内各机关单位、公共场所配套完善防火设备、救灾(生)工具、防灾安全哨、防灾预警器等四种救灾器具;  相似文献   

5.
倪宏 《中国减灾》2011,(10):61-61
为提高基层防灾救灾能力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救灾应急能力基础,宣城市民政局采取多项举措,有力推进了减灾示范社区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全国减灾示范社区3个,在建20多个。普遍做到了“十有两大”,即管理有组织、工作有制度、救援有队伍、  相似文献   

6.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甘肃省是经济社会欠发达的省份,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历史欠账较多。近年来,甘肃省结合当地灾害现状和城乡社区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13,(12):22-23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灾害发生时,社区不仅在第一时间直接面对灾害,更需在第一时间应急处置灾害。社区综合减灾能力的高低,对于整个国家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意义都是非常重大和深远的。如何在社区防灾减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保险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2,(10):16-17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社区不仅在第一时问直接面对灾害,更需在第一时间应急处置灾害。社区综合减灾能力的高低,对于整个国家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意义都是非常重大和深远的。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高度重视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通过亚洲社区综合减灾合作项目的支持,打造了防灾减灾样板社区——涂口社区。岱山县民政局不断总结经验,查找全县社区减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整合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推动全县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广东省深入实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综合减灾工作。统一部署扎实推进防灾减灾工作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作为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构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举措来抓。一是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了强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目标要求。2014  相似文献   

11.
正应急避难场所是灾害突发时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社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省江门市礼乐街道结合本地实际,强调全民参与、有效利用、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切实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从而大大提升了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和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2,(6):40-42
2008年4月,全国、山东省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现场会相继在青岛市召开,该市被与会代表称赞为“全国社区减灾先行者”。“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先后有19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13.
正名流社区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再加上山地众多,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这里常有出现。为了保障社区居民的平安,名流社区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夯实基础,广泛动员全社区协同联动,共同参与到社区减灾的行动中来。经过多年努力,社区不仅显著提高了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还使居民得到了归属感与平安幸福的获得感。"社区减灾工作做得好,安装防灾减灾宣传栏、设置紧急避灾场所、配备应急物资……感觉我们社区的安全真正有了保障。"福建  相似文献   

14.
凌航 《中国减灾》2011,(3):12-13
近年来,江苏省按照民政部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突出“五个强化”,全面推进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61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96个,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70个。  相似文献   

15.
罗庆华 《今日浙江》2021,(15):50-51
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浙江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频繁,气象年景较差,气象灾害偏重.大灾面前,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避灾场所,是对受灾群众最好的保护和安慰. 近年来,杭州市扎实做好集减灾、避灾、救灾物资储存等功能于一体的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范化管理、长效化运作,全面构建安全避灾保障网.目前,已建成各级避灾安置场所2674个,415个社区(村)荣获全国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相似文献   

16.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广大居民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社区的综合防灾减灾经验来源于基层的实践,它就像一面镜子,把老百姓身边最热门的减灾问题,最关心的减灾方式,最希望学到的减灾知识,以最快的速度让政府看到,促使政府和其他各界共同参与进来,从而使社区的减灾工作更上层楼,使老百姓的减灾意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4月29至30日,全省救灾救济工作会议在珠海召开,部署今年全省救灾救济工作任务,推进灾害应急体系和城乡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会议贯彻了全国救灾减灾工作会议精神,现场参观了全国城乡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一一珠海市吉大街道海大社区,推广了珠海市减灾工作和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南平市近年来紧紧围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动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从2008年开始,在所辖10个县(市、区)的23个社区开展创建活动。截至目前,13个社区被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有力提升了城乡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了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各地都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评。南平市民政局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纳入民政系统全年绩效管理考评指标体系,充分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契机,选择不同区域特点的农村社区为突破口,立足区情村情,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区已有6个国家级、2个省级、4个市级、16个区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社区防灾减灾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也是地震监测的重点地区,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南宁市始终把加强社区综合减灾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来抓,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契机,采取强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自2008年以来,南宁市先后有15个社区被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