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与乡村关系是关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命题,有两种实践进路:一种是国家与乡村之间的"现代—传统"关系,表现为通过现代城镇及社区取代传统乡村,通过"资源下乡"和升级达标任务改造传统乡村,通过现代认证和个人权利保障解构传统乡村;另外一种是国家与乡村之间的"政权—社会"关系,人民公社时期的国家政权建设完成了组织载体层面的建设,但现代治理规则层面的建设还没有彻底完成。后税费时代的当下,国家进一步对政权建设的组织载体进行强化,并不断将现代治理规则嵌入到乡村社会之中。在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下,既需要对支撑"发展主义"的"锦标赛"体制进行反思,也需对行政体系推动国家政权建设的趋势进行反思。解决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起联结国家与乡村的"中间层",夯实国家权力与乡村权利的平等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2.
国家政权建设最早来源于对西欧现代国家建构等一系列现代化现象的经验提炼和总结,后被中国学者用于分析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国家权力介入乡村社会及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化。将国家政权建设看作一个过程,探讨这一过程的动机、方式、微观行动者,及其中作为一个独立研究对象的基层政权,可以将乡村社会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分为四个视角: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治理结构、国家政权建设与村民自治、国家政权建设与基层政权、国家政权建设与村庄精英。四个视角基本可以涵盖目前关于乡村社会中的国家政权建设研究的基本领域和范畴,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国家政权建设和乡村治理都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保障乡村群众的利益,出台一系列政策与法令,成立相关机构,加强制度建设与组织建设,并把政权建设、党的建设、军队建设与群众工作融合在一起,化解了诸多矛盾,不仅走出了经济困境,而且以丰富的社会实践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理论的发展。革命乡村治理工作是一种凝聚革命传统和传播革命文化的有效途径,实现了乡规民约的革命化,促成基层社会与国家政权的良性互动,建立起一种新的乡村秩序,规范着乡村社会的行为,为赢得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乡村治理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4.
“国家政权建设”是西方学者解释欧洲早期民族国家形成的主流范式,西方一些汉学研究学者使用这一范式作为理论背景来研究20世纪中国的地方政权与基层社会。本文对这一范式能否适用于中国地方政权研究进行讨论。国家政权与地方政权在中国缺乏宪法意义上的明晰界定,而中国地方政权结构与能力的多样性,使得“国家政权建设”失去了西方原初的内涵。故本文主张用“地方政权建设”来解释20世纪前半期中国地方政权性质、结构及行为的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好坏,关系到人民民主在基层的落实,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关系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工作组织和人大代表的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基层国家政权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务。修法破解基层人大现实难题地方组织法是关于我国地方政权的组织、产生、职权和工作程序的基本法律,是地方政权建设和人大  相似文献   

6.
政权建设逻辑和乡镇所处的独特场域决定了乡镇改革是以县、乡、村治理体制衔接为出发点,围绕增强乡镇政权的合法性与提高乡镇政权运作的有效性而展开的制度重建。提高乡镇政权的合法性,需要扩展乡镇政权的民意基础,改变乡镇政权的单一行政授权来源,建立基层政权与乡村社会于一体的利益格局,从体制上确保乡镇政权既能维护乡村社会利益又能完成国家赋予的任务。提高乡镇政权运作的有效性,建立为农服务的服务型政权,最根本的是在对政府、社会与市场进行合理的职能分工和权力重组的基础上提高乡镇政权的行政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围绕苏维埃“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两大任务,对苏维埃政权建设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了重要探索,形成了苏区政权建设思想中的人民主权观,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权力主体的思想。毛泽东深刻论述了苏维埃政权的工农民主专政性质,这一政权决定了人民的国家权力主体地位,揭示了这一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突出了普选这一直接民主的意义和作用,确立了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基本政治制度;保障人民的国家权力监督主体地位。苏维埃时期,毛泽东的人民国家权力主体思想是对我们党工农民主专政政权建设的最初总结,是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的萌芽与早期形态,是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源头和经验准备,对于新时代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当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乡镇处于县村之间,是连接国家和农民的“二传手”。乡镇政府是农村基层政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政权建设的好坏,既关系国家政权的稳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关系我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影响着党和政府在农民中的形象。因此,加强乡镇政权建设是我国政权建设的一件大事。然而,目前乡镇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政权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要进一步巩固这个基础,必需正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加以解决。目前,农村基层政权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自身规律的研究和把握上;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领导体系上;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手段、方法上;在农村基层政权民主建设的发展上;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自身素质上存在着多种不适应。针对这种不适应要采取理顺组织领导机制;改革运行管理机制;建立有效激励保障机制;强化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等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面临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政权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要进一步巩固这个基础,必需正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加以解决。目前,农村基层政权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自身规律的研究和把握上;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领导体系上;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手段、方法上;在农村基层政权民主建设的发展上;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自身素质上存在着多种不适应。针对这种不适应要采取理顺组织领导机制;改革运行管理机制;建立有效激励保障机制;强化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等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乡村政权组织的信誉在政府信誉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乡村组织在历史上有过良好的信誉 ,但目前其信誉度有下降趋势 ,农民对乡村政权组织的信任、依赖、评价、期望、归属都在降低。这既是乡村组织自身运作造成的 ,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重建乡村政权组织的信誉应从推进基层民主、强化乡村政权组织的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整个国家政权"大厦"中的基石,起着"一针穿千线"的作用.因此,欲求国家长治久安,就不能不重视乡镇的政权建设,就不能不关注乡镇政权的运行情况.我作为一镇之长,在积极探索乡镇政权运行机制的实践中,深切感到绝大多数乡镇经济发展,百业兴旺,政勤民安,基础是稳固的,但也存在一些情况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乡村政治研究历来为学界重视,以"国家政权建设"为视角和框架来分析和梳理乡村政治研究是近年来比较受到重视的一种.但以此框架来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政治建设,要注意词义与分析对象的贴切.当前的乡村政治发展,并非完全套用"国家政权建设"理论所能理解,以"以治理变革或转型"来替代"国家政权建设"的说法似乎更为妥贴.  相似文献   

14.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以国内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为客观依据,先后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民主政权、参议会三三制政权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等不同组织形式的政权。这些政权在民主革命中的不同历史时期,适应了中国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系统学习和认真探讨这一问题,总结其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目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项基本的宪法原则,公民主权原则从理论逻辑与实践方向两个层面奠定了地方政权研究的总体进路;从分权、民主与法治三个侧面确定了地方政权研究和实践中的基本原则;从国家结构形式、地方政权组织、地方自治模式以及地方监察机制等四个方面厘定了地方政权研究的基本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主权原则在地方政权建设研究中具有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双重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16.
侯选明  李青 《人大研究》2006,(11):41-44
改革开放以来,体制内的分权通过市场经济而迅速扩展开来,为我国政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使我国的政治形态[2]和治理机制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迁,国家与社会出现了新的互动[3],社会公共力量在逐步成长。本文从当代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的角度出发,试对当前基层人大建设存在的问题予以讨论。一、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基层人大:困境与转变1.乡村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与难题纵观近现代以来乡村社会治理的变迁[4],可以发现:我国的乡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政权对农村社会的治理,主要是通过国家(基层)政权建设、依靠国家权力的强化和向下延伸来进行的,其结果是…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政权建设上 ,邓小平作了成功的探索。其基本策略是 :民主治国 ,把民主作为国家政权建设的基本目标 ;以经济建设为核心 ,奠定国家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 ;注重制度建设 ,把制度建设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决定因素 ;治国先治党 ,以党的建设推动国家政权建设 ;高度重视接班人的培养 ,把其作为社会主义政权代代相传的百年大计 ;批判地借鉴外国治国有益经验和政治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8.
河南的问题,症结在于政治,而政治的失误,则在于制度的不完善,这是我们在一些地方调查时的突出印象。多年来,政治冲击经济,体制泯灭人才,全国之中,以河南为烈。因此,中州的振兴,就不能不把各级政权的的建设放在重要地位。乡政权,作为国家的最基层政府,作为直接从事农村建设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机构,对于农业人口占绝大部分的河南省来说,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改革中进一步完善乡政权体制,是全省政权建设中一个紧迫的任务,我们仅以鲁山县滾子营乡政权的实践为例,来探讨河南省乡政权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总结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经验而创造出来并且不断得到完善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它既不同于1871年法国无产阶级革命在巴黎创建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组织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刘少奇同志参与了新中国国家政权的建立。新中国国家政权建立后,担任过新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和国家主席的少奇同志,直接领导了新中国国家政权的运作。他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许多关于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的理论观点,作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