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6,(1)
校训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民族院校校训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价值不容忽视。笔者从以下层面进行阐述:国家层面——民族院校校训在"文明"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社会层面——民族院校校训在"平等"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个人层面——民族院校校训在"爱国"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周莉 《学理论》2012,(16):272-273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建设者,也是我国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当前"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民族院校在校生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只有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著的事业追求,才能努力成才,贡献社会。在民族院校"90后"少数民族学生理想信念状况开展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0,(9)
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也会延续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方面。为此,以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现状为出发点,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探寻树立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新疆居住着55个民族,各民族都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在疆大学生中约40%为少数民族学生,多数有宗教信仰。民汉学生是否认同彼此的文化,关系到校园是否和谐稳定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关系到能否形成现代文化共同体的问题。高校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各民族学生既尊重个性又形成共性,维持人性之美好,构建和谐校园。在新疆高校人文教育中强  相似文献   

5.
族际和谐治理模式下的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制定科学完善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是落实民族政策的关键,是实现族际和谐治理的关键.族际和谐治理模式下的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是指在多民族国家运用国家权力将国内各个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并维护这个共同体的政治过程中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成效和不足,以及在构建族际和谐治理模式下的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发展趋势、相关问题和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发展建议、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国家伟大振兴的胜利之本。新时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是要在大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国情和区情、中华民族团结史、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反分裂反渗透、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等教育,巩固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35)
加强少数民族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维护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少数民族的地区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方面完成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袁霞  王爱华 《学理论》2013,(16):205-206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要求,大学生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者和担当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其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因此,社会、学校、家庭应形成合力,通过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体系中;重视家庭教育以及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提升内在素养等形式,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并践行。  相似文献   

9.
王致宁  王名 《学理论》2013,(23):197-198
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是各个民族团结的桥梁,是形成高校良好的育人环境的基础,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创新途径如下:通过"开小灶"切实抓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将民族团结放在首位,保证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帮助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待发展党员的学习成绩;思想政治教育要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终身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与学生干部培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4)
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感总体较高,他们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家庭、道德、金钱、个人奋斗等要素。他们的幸福观受到了宗教信仰、人际交往、教育、社会不良价值观、对幸福的认知误区等因素的影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甘肃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确立,促进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与认同,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丰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幸福的情感体验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曹含梅 《学理论》2012,(24):194-195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新形势下也成为敌对势力的争夺重点。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表现,在践行爱国主义中也表现不同的爱国观点。藏区高校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坚定的政治信仰,强化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强化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教育,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投身民族地区发展的远大抱负。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有许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与汉族学生一起接受教育,他们的行为、思维方式,与汉族学生存在诸多差异。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各种文化和思潮在这里交汇和碰撞,而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担负着建设和发展民族地区、促进民族团结的特殊任务。因此,抓好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作为被国家、社会寄予厚望的群体,他们的责任意识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把"负责任"作为高等教育培育人才的重要措施。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责任意识淡化的现象。提出高等教育对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对策建议如下: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保证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增强责任意识的自觉,把强化责任意识同实现个人利益相结合;造就一支高素质教育队伍,为大学生培育责任意识树立榜样。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8)
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探索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进一步总结和凝练了社会主导价值观。高校,历来就是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地方,是推进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主阵地、首善之区。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脉络及重要地位,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出适合大学生的培育路径,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10)
民族心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语境。因此,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基于民族心理的客观事实,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要基于民族心理关怀,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育德和育心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1]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开发西部、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后备力量,是我国边疆的建设者.搞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思想观念、教学方式、基础教育、国家政策的执行和法律的完善不够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最终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给予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2)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的需要。当前要加强对大学生"五个认同"意识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要特征和当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对于新时期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教学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康健佳 《学理论》2012,(13):206-208
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日趋多元化,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理想追求,不仅有利于他们的综合健康发展,还有利于民族地区团结和稳定。从榜样教育的视角出发,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榜样教育的必要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少数民族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现状以及榜样教育的有效路径四方面,来探讨如何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胡丹 《学理论》2015,(6):256-257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主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意识、情感认知、行为习惯等与汉族大学生有明显差别。这就需要切实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切身利益,通过提升思政工作者民族文化素养、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各项保障体系、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等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全面发展,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及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李颖  刘震 《学理论》2013,(33):364-366
国防教育是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是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有效载体,从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现实意义角度,论述了高校国防教育和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结合国防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