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乃新 《世纪桥》2000,(2):22-2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遭受了日本侵略者14年的残酷统治和压迫,然而,广大的东北人民从没有屈服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开了14年的艰苦抗争,为抗战的全面胜利做出了贡献。一、“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爱国运动,是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东北各界人民群众掀起了爱国抗日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最前列,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事件宣言》,接着9月22日,又作出了《关于日本…  相似文献   

2.
马守芹 《世纪桥》2012,(22):36-40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东北,对东北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经济掠夺、精神奴化和军事镇压。在中华民族的危机时刻,中国共产党发起抗日号召,组织武装反抗。1936年,抗日武装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分为第一、二、三路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在派兵进攻关内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9月22日首先提出:“北上抗日,组织民众,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组织东北游击队,直接于日本帝国主义以迎头打击.”此后,全国各地抗日救国组织如见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当时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以下简称救国会)就是在中共地下党直接领导下的主要抗日救亡团体之一.下面仅就我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的事实,略述“救国会”成立后的工作情况和辽东义勇军的活动始末.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成立“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义愤.从东北逃亡到北平的军政要人,老一代的爱国前…  相似文献   

4.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东北反日统一战线是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北抗日武装斗争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时值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认真总结东北反日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对正确认识东北十四年抗日斗争的历史,指导现代化建设和实现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东北反日统一战线形成的条件首先,九一人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这是东北反日统一战线形成的客观历史条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长期存…  相似文献   

5.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报快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三千万同胞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人民没有放弃斗争.而黑龙江广大青年学生则更是报国情怀激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黑龙江人民及东北人民一道,对日本侵略者及其祛西斯统治,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投笔从戎,武装抗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号召人民起来开展游击战争。一时,抗日义勇军、救国军、游击队风起云涌,抗…  相似文献   

6.
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哈尔滨以北,松花江中下游广大北满地区的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虽然由于日伪残酷镇压而遭受了挫折,但北满的抗日运动鼓流和教育了广大东北人民,促进了东北抗日运动的发展.(-)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关于执行反帝统一战线及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决议发表.这一阶段的北满抗日运动是以旧东北军和义勇军为抗日主体,其特点是自发性,分散性.虽则声势浩大,但各部之间独立行动,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由此在战斗中易于被各个击破,且自发倾向存在,无长期坚定的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反满抗日情绪日益高涨.丹东地区建立了“安东人民抗日义勇军”,后改名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南满分会”,是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抗日外围  相似文献   

8.
姜海燕 《世纪桥》2009,(12):25-26
东北抗日联军是一支中国共产党组建并领导的抗日武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很快地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艰苦卓绝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牺牲了数以万计的将士,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9.
高崇民,辽宁省开原县人,农家出身,少年聪颖,博学多智。1911年加入同盟会,1914年留学日本并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25年,他加入孙中山改组后的国民党,并组织进步的“启明学社”等爱国团体。1928年,高崇民在沈阳结识张学良并有幸成为其秘书,深得张氏信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高崇民积极支持东北抗日义勇军,发动组织东北民众赴南京请愿团,曾被东北抗日军民誉为“东北魂”。  相似文献   

10.
王艳梅 《新长征》2011,(7):15-16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各地纷纷组建起以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为主体、各阶层群众广泛参加的抗日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总人数最多时达30万以上,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起点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站在抗战最前线的东北人民不屈不挠地同日本侵略者奋战6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又开始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经历了14年反法西斯战争。本文拟就“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及其关系问题进行探讨。一、“九一八”事变使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840年鸦片战争中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纷纷侵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12.
崔晓梅  张文 《世纪桥》2000,(3):24-25
“九一八”事变后,最早在东北抗日战场上兴起的武装力量是抗日义勇军。他们高举反日大旗,同日本侵略军进行英勇的拚杀,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中共满洲省委在支持义勇军抗日斗争的同时,积极建立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团结各抗日力量,在冰天雪地和丛山密林里进行了十余年的游击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后,邓铁梅组织了东北民众自卫军,刘景文反正抗日后将其队伍改编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五十六路。这两支抗日义勇军,在辽南“三角地区”给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1934年1月刘景文弃队入关,继而邓铁梅也离队养病。在这两支义勇军严重受挫、形势急转直下的危机关头,胸怀“复兴东北,再造中国”壮志的苗可秀挺身而出,聚集抗日志士,创建了中国少年铁血军。苗可秀,辽宁凤城人,毕业于东北大学,受东北抗日救国会派遣返回东北,投身于抗日武装斗争,时任邓铁梅部义勇军总参议。他在协助邓铁梅开展敌后抗日…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开始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盘山的英雄儿女仅在事变两天后,就成立了“讨日扶民救国军”(由于名称几经变化,后来统称“义勇军”),对临界侵犯的日军进行了有力的打击,打响了民众抗日的第一枪。  相似文献   

15.
袭击“老集团”是东北抗日联军一路军在桦甸境内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次重大战斗。这次战斗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给日伪军一次沉重的打击。 老集团的由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为了巩固在东北的统治,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实行一系列野蛮政策。 1934年,日本侵略军在桦甸地区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成立所谓“清乡委员会”,以“治安肃正”为  相似文献   

16.
东北抗日联军是“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它的产生和发展大体经历了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三个阶段。它的成份主要是农民、工人、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7.
关于抗日战争史的开端问题,有以下几种不同意见。一、“九一八”为始说。其依据是:第一,从日本方面看,“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必先征服满蒙”战略的实现,可以这样认为.作为按侵略计划进行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已经开始.以后发生的“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则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推进.第二,从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看,“九一八”事变也成为抗日的开端。“九一八”事变后,虽然国民党政府奉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但中国人民却没有因此而停止抗日斗争。  相似文献   

18.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燃起熊熊抗日烈火。成千上万的男女青年涌入抗日洪流。 1 1932年春,凤城县边门乡大东村的阎生堂对妻子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凤城,杀人放火,尽做坏事,我要抗日报仇去……”妻子说:“你抗日我支持!”阎生堂参加了东北民众自卫军第35路军,任战士。后  相似文献   

19.
从1871年到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成立的半个世纪中,日本一直对中国进行持续不断的侵略,其中包括日俄战争、万宝山事件、九·一八事变等等,都是在东三省进行的.东北人民屡遭日军的血腥屠杀,因此,他们祖孙三代都对“东洋鬼子”怀有深仇大浪。所以,当伪满洲国成立以后,东北人民的愤怒爆发了,掀起了以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为目的的武装起义,燃起了革命斗争的燎原烈火.东北各地13支抗日队伍联合起来,结成了抗日联军.赵尚志将军任第三军军长二1941年10月我被任命为三江省鹤立县兴山警察署特条股长.1942年1月,由伪满治安部警务司特务…  相似文献   

20.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野蛮入侵我国东北,芦沟桥事变后,更加肆无忌惮地欲侵占全中国。“国难日亟”,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爱国志士努力提倡抗日民主思想,召唤各抗日阶级、党派、团体、个人在保卫民族生存利益的总目标下,团结御侮,抗日救国,促使大革命失败后处于低潮的人民民主运动重新高涨,展现了近代爱国民主思想的新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抗日战争历史的研究,对抗日初期的民主思想和历史特点作初步的整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