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解读中国梦     
中国梦,寄托着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集体记忆和昂扬向上的意志情怀,昭示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目标理想和美好的未来。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他说:“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后,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及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时,又满怀深情地阐释了“中国梦”。将“三个倡导”与“中国梦”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对于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曹永兴 《求知》2014,(7):46-47
<正>习近平同志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把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并把这一目标高度概括为中国梦。天津中医药大学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和师生思想实际,将中国梦落实在建设世界一流水平中医药大学的"天中梦"上,让中国梦根植于每位师生的心中,体现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教育兴,国家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是重要基础和前提。2008年,市  相似文献   

4.
赵晶 《党政论坛》2013,(17):40-41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鲜明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说中国梦实际上就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重承诺,是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中国梦的提出顺应了当今中国发展大势,顺应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热切期待,也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全面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5.
张健 《求知》2013,(9):14-17
在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关注。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承载着新的使命与担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体现的是~种“国家富强一民族复兴一人民幸福”的理性认知和实践逻辑。综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政策部署及近30余次重要讲话,可以看到,“国家一民族一人民”这一认知模式已经成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基本认同。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这个通俗形象的概括,既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线索,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百年梦圆之时,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之日。  相似文献   

7.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面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彰显着对民族复兴的希望。但在开放性、共容性的全球化时代,新的“世界结构”生成与重构给予了实现“中国梦”十分丰富的时空场域。因此,重新审视和反思作为历史性条件的“世界结构”体系便成为解构和诠释“中国梦”价值意蕴与逻辑理路的基本前提。从“全球化”视野来看,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前提是坚持“主权性中国”基础上的“主体性中国”建构;核心要件是加强党的自身能力建设;关键条件是推动“三个自信”的大众化;根本途径是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13,(14):34-34
1964年到1980年的16年间,在中国西部13个省、自治区实施的“三线”建设,投资2052.68亿元人民币,建成星罗棋布的大中型项目1100多个。“二线”建设,使新中国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凝聚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的战略眼光与构思,在世界经济史和军事史』二都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10.
“一把手”要带好“一班人”赵光周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一个县,作为县委应是坚强的领导集体,县委书记就是这个集体的核心。要担负起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导责任,作为"一把手"的县委...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11,(34):64-64
文化复兴既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必要条件和最高标准。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创造了新的文化形态,才能引领新的社会形态发展和最终确立。中国文化曾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从19世纪初却开始明显式微。当前,随着综合国力迅速增强,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开始回升,“文化复兴”到了急迫而必要的历史节点。  相似文献   

12.
谢扬举 《团结》2013,(3):15-18
中国梦的超越精神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图片展.习近平同志首次公开提出“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当选为国家主席后的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又多次提到“中国梦”。“中国梦”的实质内容是什么?习近平主席的论述中有两句话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有人喜欢用“风’或“旋风”来形容由于某事或某人造成的热潮。中国两个巡回展览最近两年多内在美国展出,观众总计已达两百多万人次,的确在美国刮起了一股小小的“中国风”。不少美国朋友盛赞这两个展览是顶呱呱的“中国人民的使者”。 上海博物馆主办的“六千年的中国艺术展览”和中国科学技术馆主办的“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英文名是“中国七千年的发现”),是一九八三年五月分别在美国旧金山和芝加哥开幕的。艺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国家富强,还是民族复兴亦或是人民幸福,离开了劳动,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意大利作家拉·乔乃尼奥里说:“劳动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无比源泉。”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离不开全体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胜利闭幕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产生,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新阶段,改革开放迈出了新步伐。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着历史、人民和党的重托与期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向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鲜明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说中国梦实际上就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重承诺,是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中国梦的提出顺应了当今中国发展大势,顺应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热切期待,也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全面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基本内涵、实现路径和实践要求,推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7.
吴明兰 《民主》2013,(6):12-13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民进中央座谈时,严隽琪主席向总书记提出,参政党的历史使命之一是凝聚政治共识,凝聚政治共识靠的是推进“三个认同”(目标认同、道路认同、价值认同)。共同目标用习总书记的话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参政党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8.
徐培华 《民主》2013,(6):13-14
中共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中共十八大报告“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以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再到“中国梦”发展定位,诠释的都是一个共同主题——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9.
刘宽忍 《民主》2013,(6):8-10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在民进中央座谈时,严隽琪主席向总书记;12报并提出,参政党的历史使命之一是凝聚政治共识,凝聚政治共识靠的是推进“三个认同”(目标认同、道路认同、价值认同)。共同目标用习总书记的话说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了在民进全会进一步推进“三个认同”,更好地激励全体会员投身“中国梦”的伟大事业,我们以笔谈的形式分期刊登部分会员对这一主题的认识和理解,供大家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企业是城市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迫切需要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干部职工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激发自强不息的思想动力,助推中国梦、企业梦、员工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