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警察言语交际学认同在现代化背景下的警务社会化趋势,重视正在发生的警察行为变化,因而把警察交际行为和言语表现作为重要学问来研究。言语交际学是语言学的非正统方向的扩张,其题材十分广泛,有不同的探索路数,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对言语交际有更深刻的启示,题材的社会功利性和学理的特殊性应更为看重,所以警察言语交际学带有行为学的倾向。由于角度和方法的特殊选择,学术途径新而陌生,我们思考和讨论过的很多论题,都是尚待充分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言语行为理论作了一个述评。简单论述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理论的框架,同时也阐述了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本文章还对言语行为理论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言语行为的人际关系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学以及社会语言学研究中都涉及言语行为理论,对言语行为的研究重点包括行为以及动词分类、间接言语行为等等。从人际关系的视角对言语行为的本质、种类以及交际过程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言语行为的本质是人际关系的交换,言语行为的交际过程实现受到人际关系的制约。同时,言语行为可以显示人际关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建立、解除、维持以及改变。  相似文献   

4.
瓮安事件的发生,从事件的整个过程看,和警方缺乏陈说意识和陈说方法有直接关系。警察陈说言语是从言语的角度向公众告知、解释、说明警务活动的内容和依据的一种工作方法和语言形式,对于争取公众对警务活动的理解和支持,沟通警民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侦讯行为,是对侦讯对策的实施,是侦讯活动的具体化具象化。本文在提出侦讯行为的同时,着重探讨了侦讯非言语交流的行为模式。涉及了侦讯非言语的特点、类别、功用、行为表征、可变因素等,初步勾画了侦讯非言语的研究轮廓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英汉的请求言语行为进行了详细比析,发现在英语里请求言语行为以间接言语行为为主,而在汉语里则以直接言语行为为主,并从语言系统和文化传统两个方面探讨了差异产生的的原因,以帮助语言学习者和翻译工作者更好地认识这个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7.
侦讯中的非言语交流是侦讯双方发出的可能在对方那里产生意义的行为暗示语的加工过程,一般有副言语、体态语、界域语、环境语、物体语五类。侦讯交流中,言语和非言语相互渗透。非言语的信息量大,利用价值大,具有证据价值。非言语在侦讯中的运用,需要正确理解疑犯的非言语线索。非言语行为的影响,有双方和环境三大因素,其表征具有相对性。用其识别谎言时,需要从非言语群的角度分析,还可运用监控、测谎、录音录像等记录、分析非言语行为,其科技含量高,证明效果也好。侦查人员对自身非言语的运用。配合侦讯手段和对话内容,可以营造侦讯气氛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三分说入手,阐述了言语行为尤其是言外行为对语用翻译的启示,分析了如何利用语用等效原则译出言外之意,并提出了四种语用翻译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言语行为场景”和“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框架内阐述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性质。指出动作及其涉及的对象均具有喻指能力;对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的解释既要考虑认知因素,同时也应将必要的语用参数纳入其中,从而在动态、静态兼顾,语用、认知相互关照中深化言语行为转喻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作为侦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侦查活动的延续,讯问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流过程,以问答对话为主要方式。讯问言语交流的实质就是所谓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理论主张,人的言语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当人们说出一串话语时,他就在完成一种行为,即所谓的"所说就所做"。为了便于讯问言语交流的顺利进行,成功实现讯问的目的,言语交流双方必须遵循所谓的合作原则。对于问题及其回答中的隐含、预设等会话含义,必须借助于语用推理来完成。  相似文献   

11.
张程锋厅长在“全省县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成员第一期执法培训班”上的讲话是我省公安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行动指南。公安工作要服务服从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中心工作,公安民警既是小康社会建设的保障者,也是建设者。“三基三化”是警务工作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安工作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2.
社区警务战略是以社区为依托,立足于服务社区、管理社区和保障社区的安全,优化警力配置,规范警务运作,加强情报主导警务在社区警务中的应用。建设在我国固有警务模式的背景下的社区警务情报汇集平台,适应情报主导警务的警务潮流是信息化社会和情报主导警务的客观要求,也是做好当前形势下的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社区和农村警务既是一种新型的警务理念或思想,也是一种警务战略。党的十七大就推进社区警务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实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贯彻十七大精神,做好社区警务和农村警务工作,一要提高认识,科学把握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内涵,二要明确社区民警和驻村民警的职责,三要科学实施警务战略。  相似文献   

14.
科技介入警务活动越来越广泛、深入,警务科技的自主性及警务科技的专业化统筹越来越重要和紧迫。在部、省、市三级公安机关普遍设立"警务科技总工程师",以此建立警务科技专业统筹机制,并明确"科技警"作为一个新的重要警种的独特地位,是现代警务建设一个重要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子警务的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电子警务的体系结构和工作模式基本形成。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政府政务流程再造的背景下,警务流程再造是电子警务发展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社区电子警务是公安机关以社区公众为导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科学重组警务流程、拓展便民服务路径,从而实现警察与社区居民的良性互动,以求共同解决社区问题、维护社区公共安全,进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警务理念、警务模式和警务方法体系的总称。社区电子警务的体系包括内部管理体系和对外执法服务体系。当前我国社区电子警务建设还存在一些问...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区警务的实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证全社会的安定有序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在农村社区警务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部分民警对社区警务工作重视不够:二是公安机关用于农村社区警务的经费和警力保障不足;三是警民关系不够和谐,农村社区警务工作没有形成警民合力。因此,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的重点是:一、完善法律法规;二、警力资源的科学配置;三、民警素质的有效增强。  相似文献   

18.
当代西方警务模式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导向型警务模式、问题导向型警务模式以及情报导向型警务模式是当代西方警务工作从被动反应型向主动前摄型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三套彼此独立、但又互相联系的关于警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策略和方法手段.它们在产生背景、基本原理、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异,但却殊途同归,最终目标都是减少犯罪、建立并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正确认识三种警务模式,必须将其联系起来,放在警务工作整体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研究,必须充分认识到,它们彼此之间不是新与旧的更替关系,而是长期共存、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作为外来词,"社区警务"是意涵丰富的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它既是一种警察哲学、警务理念、警务战略,又是警务运行模式和操作方法.新中国的警务具有"社区警务"的所有属性,是一种典型的社区警务形式,不能因不具其"名"而抹杀其"实".新中国的警务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国体和政体所决定的一种理性的历史选择.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社区警务的母体;群众路线是社区警务的依据和灵魂;单位制度和单位社会形态是社区警务的适宜土壤;社区警务符合中国的文化历史传统;社区警务是物质资源相对匮乏条件下最为经济的警务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20.
民意导向警务是公安部门通过特定手段收集和选择社会大众对治安秩序需求以及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争议性问题的共同意见,以此为根据作出警务决策、配置警务资源和运行警务机制的一种警务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渠道和方式广纳民意,把握公众的治安需求和关注领域;二是构建警务民主决策机制,根据民意决定警务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