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50年前,雷锋牺牲。50年来,雷锋不死。今天,雷锋在更大程度上复活了。生活上富裕起来但精神上仍然不无迷茫的国人,越来越怀念雷锋,呼唤雷锋。今天,重温雷锋事迹,解读雷锋精神,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共识:雷锋是一个中国式典型,但具有世界性影响;雷锋是一个过去年代  相似文献   

2.
石平 《当代贵州》2013,(8):29-29
50年来,雷锋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战士,始终成为我们爱戴和敬仰的人物;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耸立的灯塔,始终绽放着璀璨的光芒。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解决好雷锋精神时代化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问题,把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今天我们所提倡的雷锋精神,既是对雷锋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总结,又是雷锋和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崇高思想  相似文献   

3.
白杉  子荫 《党史纵览》2004,(3):19-22
在沈阳市光荣街的沈阳军区政治部第一干休所,住着第一个把雷锋形象搬上舞台的张玉敏、第一个写雷锋故事的陈广生、第一个说雷锋的朱光斗.几十年来,正是有了这些人不断地宣传雷锋,这个干休所也因此得名"学习雷锋教育基地".还有一个张峻,他不住在这家干休所,但他是第一个拍摄雷锋的人.他们把一生都交给了宣传雷锋的事业.雷锋精神影响如此深远,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相似文献   

4.
2012年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逝世50周年。自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雷锋在亿万人民群众心中,始终是一个光辉的榜样;雷锋精神作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深深融入时代精神之中。  相似文献   

5.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书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随之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而在毛主席题词前的一个多月,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沈阳军区抗敌剧团正紧锣密鼓地排演着一出名为《雷锋》的话剧。周恩来总理先后两次观看此剧,毛主席也在百忙之中完整地看完此剧,并对张玉敏的表演给予了肯定……自1962年8月15日雷锋去世后,张玉敏成了人们接触到的第一个“鲜活”的雷锋形象。如今,40年过去了,作为第一个在舞台上塑造雷锋形象的演员,他始终难忘扮演雷锋的前前后后。今年已经73岁的张玉敏,自1984年离休后,…  相似文献   

6.
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一个国家,需要先进典型。50年来,中华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雷锋精神却巍然屹立,并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当代中国文明进步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辽宁是雷锋的第二故乡,也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1958年9月,雷锋来到辽宁,先后在鞍钢、弓长岭焦化厂、沈阳军区某部运输连工作了4年,把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时光乃至生命,奉  相似文献   

7.
<正>洁白的雷锋雕像,红色的学雷锋文化长廊,随处可见的雷锋照片、雷锋格言,走进雷锋派出所,浓厚而独特的警营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处处体现着“雷锋精神”的深刻烙印。建所30年来,雷锋派出所始终以雷锋同志“忠于革命忠于党”的忠诚信仰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民初心铸魂育警。“新雷锋”榜样引领精神传承。  相似文献   

8.
管斌 《党建》2014,(8):54-55
正昔日雷锋学习的好榜样今天学习雷锋的好榜样50年来,全国学习雷锋好榜样;50年前,雷锋学习刘成德好榜样。这是一个薪火相传50年的感人故事。一我们第一次到山东济南长清区薛庄村刘成德家采访时,天还很冷,屋中没有值钱的家具,取暖的煤炉子为了省钱也没舍得生。刘成德,78岁,团圆脸,一脸敦厚、朴实、慈祥,退休后一直生活在村里。  相似文献   

9.
贾程秀男 《奋斗》2012,(3):29-29
今年是“人民的勤务员”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1962年的8月15日,个子不高,总是挂着春天般微笑,始终做着好事不留姓名的年仅22岁的雷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半个世纪过去了,《学习雷锋好榜样》依旧歌声嘹亮,雷锋作为共和国几代人的榜样,历经岁月的沧桑,他的精神仍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10.
永远的雷锋     
《福建党史月刊》2012,(5):1+4-5
2012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9周年。2012年8月15日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近5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我国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一、雷锋同志生平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同志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雷锋精神再次受到关注。 雷锋是和平年代所有英雄人物中生命力最强的一个,是“英雄中的英雄”。他经受舆论多元化的洗礼是必然的,但各种质疑并没有对雷锋精神中的核心元素构成伤害。雷锋是位善良的好人,待人热情,处事积极。“做好事”是几代中国人对雷锋精神最通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4,(7):36-37
2014年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1周年纪念日。上个世纪60年代,一个叫“雷锋”的工程兵战士,一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在全国家喻户晓,成为大多数人记忆里无法抹去的符号……离开雷锋的日子里,许多60后、70后至今还能对雷锋的身世事迹如数家珍。51年来,传诵雷锋故事,传唱雷锋赞歌,传承雷锋精神,一直没有停止过,始终在引领着时代主流价值,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宦萍 《学习导报》2012,(6):64-64
今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雷锋精神再次受到关注。 雷锋是和平年代所有英雄人物中生命力最强的一个,是“英雄中的英雄”。他经受舆论多元化的洗礼是必然的,但各种质疑并没有对雷锋精神中的核心元素构成伤害。雷锋是位善良的好人,待人热情,处事积极。“做好事”是几代中国人对雷锋精神最通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辽宁一直高度重视并长期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早在1960年,辽宁就大规模宣传报道了雷锋的先进事迹。50年来,不论是极左时期的影响,还是市场经济的冲击,不论是西方思想文化的侵袭,还是多元化思想的挑战,无论形势如何变幻,辽宁省学雷锋活动始终坚持,从未间断,毫不动摇。一、各级领导始终高度重视,把学雷锋活动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省市主要领导都对学雷锋活动十分重视。各市普遍成立专门机  相似文献   

15.
雷锋,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60年代亲手树立起来的典型.从60年代到90年代,雷锋的名字已经同党的形象、人民军队的形象和社会主义的形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我们伟大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时代造就了雷锋,雷锋精神又给予我们的时代和我国人民以积极、深刻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生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人们的行为方式和道德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但雷锋精神不但不会由于具体历史条件的变化而褪色,反而将更加显示出其时代价值,因为雷锋精神的生命力最根本的在于它同社会主义制度是紧密相连的,它虽然产生于60年代,却反映了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6.
50年来,学习雷锋的活动长盛不衰,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举措。在这半个世纪里,有关雷锋的事迹、通讯、故事、传记层出不穷,而以文学形式展现雷锋短暂而又不平凡一生的,首推四川文艺出版社、华夏出版社联合推出的长篇小说《雷锋》。  相似文献   

17.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中华大地迅速掀起学习雷锋、争当雷锋的热潮。49年来,雷锋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战士,举国上下家喻户晓,始终成为我们爱戴和敬仰的人物;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耸立的灯塔,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他崇  相似文献   

18.
忠诚于党是雷锋精神最本质、最深刻的内涵。雷锋出生在黑暗的旧社会,从小受尽磨难,是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无论是当学生、当农民、当工人,还是当战士,都能始终保持对党的无限忠诚。学习弘扬雷锋精神,首要的就是像雷锋同志那样始终听党话、铁心跟党走、永远不动摇。  相似文献   

19.
正50年来,学习雷锋的活动长盛不衰,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举措。在这半个世纪里,有关雷锋的事迹、通讯、故事、传记层出不穷,而以文学形式展现雷锋短暂而又不平凡一生的,首推四川文艺出版社、华夏出版社联合推出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20.
邵维正 《求是》2012,(9):54-55
50年来,学习雷锋的活动,跨越时空,长盛不衰,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举措。在这半个世纪里,有关雷锋的事迹、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