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犯罪学的范式是有关犯罪和犯罪研究的基本前提假设和理论基础,主要是指研究人员对犯罪本质的基本看法、他们用以描述和分析犯罪的概念选择以及分析研究所采用的策略。犯罪学的范式包含几个方面的基本观念:犯罪本体论观念和认识论方法论观念;犯罪的基本理论假设;犯罪研究领域和兴趣主题;犯罪的基本政策纲领。犯罪学中存在着古典犯罪学、犯罪生物学、犯罪心理学、新实证犯罪学、后实证犯罪学等范式,认识并研究犯罪学的范式有助于提升犯罪学研究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2.
我国犯罪学研究方法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仲兴  李波 《政法学刊》2006,23(6):52-58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任何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工具,犯罪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而且犯罪学的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目前我国犯罪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实证研究缺乏,定性与定量分析分离,研究范式单一陈旧,应整合研究方法,做到思辨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寻求多学科理论支持,重塑犯罪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3.
再论犯罪学研究的路径选择——以中国犯罪学研究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励 《法学论坛》2007,22(2):19-27
中国犯罪学的危机在于研究路径的局限性,理论犯罪学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移植的学说难以落脚生根,对策研究少有建树.中国犯罪学突围路径在于:加强本体犯罪学和实证犯罪学的研究.实现根本突破必须解决犯罪学的批判理性、问题意识、多学科知识的整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一篇关于犯罪学教学改革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犯罪学教学改革方案,即教学手段要有灵活性、在犯罪学教学中应当定期让教师深入实际工作部门参加实践锻炼、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等四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李波 《犯罪研究》2011,(2):42-48
犯罪测量是犯罪学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西方犯罪学发展缓慢,原因就在于测量量具缺乏标准化。测量量具不标准不利于犯罪学核心概念的精确,不利于实证研究的比较,不利于理论与实证互动,不利于研究成果的累积与转化。对于初学实证的我国犯罪学界,普及量具标准化意识有独特的意义。犯罪学测量量具标准化有利于西方犯罪学理论的中国化和我国本土犯罪学理论的验证。量具标准化不会影响犯罪学的多元比较,它是灵活的、发展的,不是固定的、模式化的。量具标准化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定期评估。  相似文献   

6.
在经历了早期的繁荣与发展之后,我国的犯罪原因研究一直进展缓慢,目前几乎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在:犯罪原因理论的概念范畴含糊不清;实证研究方法极为匮乏;理论基础较为薄弱;中庸思想盛行;功能性目的性不明确等五个方面.如何突破困境,厘清对犯罪原因的科学认识,是摆在我国犯罪学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重视实证研究方法,摒弃中庸思想的不良影响,恢复犯罪原因研究的科学品性,建构犯罪原因研究与犯罪控制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丛梅 《法治研究》2013,(9):76-82
我国犯罪学本土化要求将西方犯罪学的合理成分与我国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犯罪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笔者认为犯罪学本土化是我国犯罪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犯罪学本土化的研究思想,以天津犯罪调查科研数据库为实证研究基础,运用标签理论、差异交往理论等西方犯罪学理论,分析我国重新犯罪的社会成因是极为必要的,并且,这对合理而科学地解释重新犯罪的动因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8.
作为犯罪社会学的重要理论,社会失范理论为我们认识犯罪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较为深刻地提示了犯罪的社会根源。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把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引入犯罪学,形成了系统的社会失范论。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继承并发展了该理论,使之成为解释犯罪现象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9.
《当代实证犯罪学新编——犯罪规律研究》,是1995年出版的《当代实证犯罪学》一书的续篇。作为当代中国实证犯罪学专著之一,《当代实证犯罪学新编——犯罪规律研究》以“天津犯罪调查科研数据库”为资料基础,突出了对犯罪规律的研究,这不仅从本书新加的副标题可以看出,而且全书的结构也由8年前的《当代实证犯罪学》的5编24章变为本书的7编29章。  相似文献   

10.
犯罪学是专门研究犯罪事实(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人)的综合学科。基于事实反映的基本特征,实证研究是这个学科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但是,犯罪学的实证研究,又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个是主流的犯罪学理论都倾向于把自己的学说看作完整的犯罪理论体系(如盲人摸象)。另一个是当代中国的犯罪实证研究,不仅描述犯罪现象、解释犯罪原因、深入探讨犯罪人的实证作品屈指可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是严重不足。从一体化的观念出发,犯罪学亟需以整体思维协调相关学科、方法、结构、体系的关系,加强实证研究的同时,也要避免一以贯之的绝对主张(如管中窥豹),寻求犯罪治理和学科地位的整体突破。  相似文献   

11.
王彩  李高林 《法制与社会》2012,(23):168+171
刑事古典学派以意志自由的先验性假设为前提,在刑事责任上坚持道义责任论,在犯罪论领域坚持客观主义,在刑罚理论上坚持报应刑和一般预防.这些理念和制度的设置是为了限制刑法的适用,保障人权.刑事实证学派通过对犯罪原因的实证研究,否定了意志自由的存在,从而否定道义责任论,建立社会责任论;否定报应主义,基于人身危险性理论提倡刑罚个别化.刑事实证学派混淆了刑法学和犯罪学的界限,在预防犯罪上过于依赖刑罚,有侵犯人权之嫌,在刑法学中应当予以摒弃.  相似文献   

12.
白建军 《法学研究》2002,(6):113-132
刑法不典型的客观存在使刑事法治统一性、确定性的理解变得错综复杂。从犯罪学视角对 75个刑法不典型现象进行实证分析 ,可以发现我国刑法中存在“总则趋轻 ,分则趋重”、“抽象趋轻 ,具体趋重”、“适用趋轻 ,法定趋重”等关系。基于规范资源的供应也应遵循市场规律的原理 ,应使刑法不典型的测量和治理更加理性、科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从阶级分析方法的一元化开始,经历了注释研究方法的普遍化阶段,并经由比较研究方法的推广路径开始了研究方法多元化的发展。在诸多的研究方法中,实证研究方法以经验事实为出发点,具有研究范式的多样性、系统性和严格的规范性、程序性等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中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形成刑事诉讼法学的独立品格。  相似文献   

14.
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兼谈犯罪学的性质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学与刑法学互为亲缘学科 ,但二者之间并非简单的“母子关系”或派生与被派生的关系 ,而是有着一定亲缘联系的共生关系。按学科属性归类 ,犯罪学属于行为科学 ;按学科功能归类 ,犯罪学可以归于刑事科学。通过对犯罪学的实证研究 ,对犯罪可以获得本体性和规律性的认识 ,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指导意义 ,因此 ,犯罪学不是刑法学的辅助学科。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发展 ,需要二者的结盟。  相似文献   

15.
恢复性司法的各方面优势需要通过广泛的实证研究来真实展现,而各种恢复性司法的具体模式的优缺点也将在实证研究中表露无遗.维拉司法研究所基于其长期从事司法制度改革实证研究的经验,针对通过实证研究所展现出来的各种恢复性司法模式的优缺点创造了一种混合的恢复性司法模式并将之运用到恢复性司法示范项目中,对大量真实案件适用这一混合模式,并运用追踪、信息的评估等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这一混合模式的成败.  相似文献   

16.
恢复性司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性司法的各方面优势需要通过广泛的实证研究来真实展现,而各种恢复性司法的具体模式的优缺点也将在实证研究中表露无遗。维拉司法研究所基于其长期从事司法制度改革实证研究的经验,针对通过实证研究所展现出来的各种恢复性司法模式的优缺点创造了一种混合的恢复性司法模式并将之运用到恢复性司法示范项目中,对大量真实案件适用这一混合模式,并运用追踪、信息的评估等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这一混合模式的成败。  相似文献   

17.
论犯罪学的经验性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思辨研究与经验研究,均是犯罪学研究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不过,犯罪学作为一门事实科学,经验研究是其基本的手段,定量研究是其重要方法。具体而言,犯罪学的经验性研究方法分为两个层次:(1)犯罪调查的基本方法;(2)犯罪研究的基本技术。运用以上方法,经过一定的研究程序,构建犯罪学理论。  相似文献   

18.
犯罪学在澳门高等教育中属于较为新兴的学科,虽然其发展历程较短,但成长较快,形成了独具澳门特色的发展之路,是中国犯罪学研究的重要区域中心。在教学上,主要有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开设犯罪学与刑事司法相关的硕士课程。在社会服务上,澳门在犯罪学国际学术期刊、学术组织方面均有建树,并积极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学术宣传。在研究上,澳门犯罪学具有国际化视野、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并在警务、司法、比较犯罪学等方面有着一系列特色研究。澳门作为中西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其犯罪学的未来发展值得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19.
犯罪学的实证研究为犯罪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犯罪治理可从三个层面出发,合理配置资源将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一是通过治理社会而从根本上治理犯罪;二是注重微观的社会建设,给予潜在犯罪者更多的关爱和社会帮助;三是利用反向策略威慑和遏制犯罪.三位一体的策略配合能够以低成本实现犯罪治理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波 《犯罪研究》2011,(4):24-31
随着西方犯罪学理论的引进和我国本土犯罪学理论的衍生,我国犯罪学理论呈现出争奇斗妍、互相争鸣的局面。如何保证犯罪学遵循科学发展观指明的道路健康发展,对刑事司法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我们认为有必要对犯罪学理论进行验证和整合。通过对理论整合的三种观点进行讨论,我们认为对犯罪学理论既不能不整合,也不能整合过度。结合犯罪学界四种整合模型,我们提出了多层面整合模型,并论证了整合的四个原则:整合的底限是要保证理论的科学性;整合的目的是要能解释尽可能多的犯罪现象;整合的方法是多层面、有限制;整合之后的新理论仍然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