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信用卡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利用信用卡犯罪的活动也越来越猖撅。而在涉及信用卡刑事案件法律适用方面,刑法学界长期以来则莫衷一是,争议颇多;司法实践中,由于涉及信用卡的刑事案件表现形式各异,不同办案部门之间的观点经常存在较大分歧,从而导致处理结果各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司法活动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本文指出加强信用卡刑事案件中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对完善涉及信用卡刑事案件相关立法,准确、有力打击处理信用卡犯罪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金融制度的发展,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型的金融支付工具。信用卡已成为犯罪分子的重点攻击目标,极大地损害了信用卡的信用度,也严重地破坏了金融秩序。本文通过对信用卡诈骗罪在法律实践中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如:借记卡诈骗行为的定性问题、单位能否成为犯罪主体、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问题、骗领信用卡并使用的等,提出对信用卡诈骗罪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支付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信用卡广泛的用于人们的交易中,尤其在年轻人中成为了支付方式的首选。但是这也引起了诸多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信用卡诈骗犯罪率也逐年提高。尤其是一些持卡人因为种种原因违反信用卡管理规定将自己的信用卡借与他人使用,最后造成借卡人无法偿还透支款项的案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司法实践中。因此本文想就实务中逐渐增多的这类新型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信用卡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卡诈骗,罪主要存在信用卡范围、恶意透支认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定性等问题。信用卡的范围应该保持与其他部门法一致以保持法律的协调统一;恶意透支的持卡人应该采程序合法的标准,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应综合主客观因素;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也应区分具体情况加以定性。  相似文献   

5.
连文嵩 《法制与社会》2013,(30):289-290
因信用卡本身之特性,导致了在学术层面对于信用卡诈骗罪与其他罪认定问题上存在许多争议,本文从2009年最高检与最高法联合颁布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发,尝试对司法实践过程中遇到信用卡诈骗与其他罪名之间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区别定性问题作出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信用卡行业在近十年间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与我国信用卡市场的迅速发展相反的是我国的信用卡风险管理法律制度建设的滞后。因此,本文深入研究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制度的立法现状与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信用卡风险法律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出台,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规定进一步细化.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作为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一类高发犯罪,本文就笔者办理的此类案件的处理,兼顾法律规定及司法效率,对已决案件中出现的难点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法律答疑     
《广西检察》2014,(11):48-48
信用卡恶意透支构成诈骗罪的法律标准 编辑同志: 我的表姐阿铃最近被警方抓了起来,姨妈说是因为一张信用卡的问题。阿铃为了方便消费,去年办了一张银行信用卡,我知道的是,她每次使用后都能够按时往卡里还钱,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蓬勃发展,如何有效防控信用卡业务风险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国内信用卡业务风险主要表现为持卡人的信用风险和发卡行、受理商户的操作风险。通过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本文探讨了防范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相关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信用卡消费在我国居民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信用卡作为一项高风险的业务,本身具有诸多风险.本文希望通过分析信用卡的风险及产生的原因、我国信用卡风险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信用卡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符敏 《法制与社会》2013,(30):270-272
信用卡进入我国经济领域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信用卡功能不断完善,信用卡活动领域不断扩大。但总体上看,我国信用卡尚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诸如整体规划不够,法规建设滞后,产业扶持政策缺位,市场不规范等问题,这就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2.
张建  陈邑岭 《犯罪研究》2006,1(2):62-66
根据现行立法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没有单位犯罪主体。然而,从司法部门审理的案件来看,涉及各家专业银行的信用卡犯罪,单位均已涉足。本文就增设信用卡诈骗罪单位犯罪主体的法律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以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韩国、新加坡信用卡的监督管理体制、非金融机构从事信用卡的收单业务、扶持信用卡产业和防范信用风险中的有关法律问题,并封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信用卡诈骗犯罪及其刑事立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信用卡诈骗犯罪是新产生的一类犯罪 ,具有高技术化、跨国化、形式多样性和隐蔽性等特征 ,严重威胁着网络经济的正常发展。为了遏制这一跨国性犯罪 ,国际社会制定了若干刑事法律文件 ,但对网络信用卡诈骗的法律性质 ,各国还存在不同看法。网络信用卡诈骗犯罪给我国刑事立法也带来了新问题 ,主要表现为使用信用卡后拒付的犯罪化问题、信用卡诈骗的信息化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是指行为人采取秘密窃取的方法,获得他人的信用卡,并假冒该持卡人使用以骗取财物的行为.理论界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的定性问题提出了"区分说".但是现行立法却认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应以盗窃罪一罪定罪处罚.基于理论和立法上的差异,界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中'使用"的含义及范围,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准确理解具有重要作用.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使用"只能是实现信用卡取现消费转账透支的信用功用能而进行的行为.传统观点认为机器不能成为诈骗的对象也受到了新时代的挑战,并针对传统观点提出机器可以作为诈骗罪的对象.为防止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我们应该否定区分说,而将盗窃信用卡的并使用的行为统一定罪盗窃罪.  相似文献   

16.
李小倩 《法制与社会》2011,(23):103-104
当前,在信用卡经济繁荣的背后却呈现出信用卡犯罪数量的成倍增长,其中又以恶意透支最常见。该类犯罪存在基础法律关系,社会危害性和嫌疑人的主观恶性比其他类型的信用卡诈骗罪均小,并且由于大多数案件存在被害人的过错,且未造成被害人的实际损失,故对该类犯罪应该谨慎地认定和处理,尽量缩小该类犯罪的打击范围。  相似文献   

17.
我国信用卡发展的起步比较晚,信用卡的规模比较低,但我国的信用卡法律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如今随着信用卡的大量使用和高速发展,尽快的完善我国的信用卡立法制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伴随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信用卡在消费中带来的便利,向银行申领信用卡的人数不断增多,与此同时持卡人滥用银行信用的犯罪也呈上升趋势。为便于实务中更好地惩治犯罪,日前,本刊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共邀法学专家及银行、实务部门代表,对信用卡诈骗犯罪中若干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两高”)颁行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开始施行,新的司法解释改变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与传统信用卡诈骗罪定罪数额标准的规定,新的司法解释对其分别作了不同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信用卡诈骗罪 ,是指使用伪造的信用卡 ,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冒用他人的信用卡 ,或者恶意透支 ,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 ,数额较大的行为。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的具体数额标准我国现行《刑法》未作明文规定 ,而《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利用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所规定的数额标准并不完全一致 ,这无疑影响了司法解释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恶意透支”与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其他三种行为方式相比 ,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后果和所反映的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均不完全相同 ,因此 ,应对“恶意透支”行为规定较“使用伪造的信用卡 ,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冒用他人信用卡”行为更高的数额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