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监狱行刑方式重点强调"惩罚与改造服刑人员"。作为以关押老年、残疾和一般类型疾病的服刑人员(以下简称老病残服刑人员)为特色的北京市延庆监狱,在当前"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和预防重新犯罪"的新任务目标下,需要对监狱进行新的定位。什么是康复型监狱社会上的康复机构的功能是:为因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导致个人在劳动、生活和学习方面存在严重障碍的  相似文献   

2.
社区矫正是对社区服刑人员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在引导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生活上起积极作用,但没有围墙的监狱监管难度大,如何管理成为待实践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监狱服刑人员的符号,即指监狱服刑人员区别于其他人员所具有的显著特征,监狱的历史和现实实践表明,称谓、服装以及发型等都是监狱服刑人员符号的组成部分,能够鲜明表达出监狱服刑人员的特征,监狱服刑人员的符号与文明治监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监狱服刑人员称谓、服装及发型的演进探析,以管窥文明治监的发展轨迹以及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为文明治监的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4.
各地案讯     
服刑人员捐款50万元援建"春蕾小学"6月19日,北京市监狱局清河分局清园监狱在综合教学楼里举办了"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接收服刑人员援建灾区‘春蕾小学’仪式"。清园监狱服刑人员郭冬在其80岁高龄的老母亲及姐姐的陪同下,通过监狱将自己犯罪前合法经营所得50万元积蓄捐献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用于给四川地震灾区援建一所"春蕾小学"。在捐款接收仪式上,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秘书长助理任女士、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春蕾计划办公室主任胡  相似文献   

5.
图片报道     
正9月2日下午,省女子监狱与宿州监狱在女监会见室联合举办了"牵手大墙,共话心声"亲情帮教活动。亲情帮教让服刑人员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亲情的温暖,以引导他们知恩、感恩,加快改造。不仅缓解了服刑人员的中秋思乡之情,更体现了监狱对服刑人员的人文关怀,提升了教育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把"六无"监区创建工作和纪律作风整顿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强法治化监狱建设,伊金霍洛监狱深入推行监区一日工作规范,并将规范制作成流程图下发到各押犯监区,便于监区民警对照执行。此次经修改完善的一日工作规范包括服刑人员一日生活管理规范、服刑人员一日教育改造管理规范、服刑人员一日狱政管理规范、服刑人员一  相似文献   

7.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监狱服刑人员的人权保障是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狱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保障服刑人员人权十分必要且势在必行。本文对我国监狱服刑人员人权的构成、保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服刑人员人权保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监狱管理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主要实现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功能;第二层面主要解决罪犯这一特殊群体与社会割舍不断的婚姻家庭及罪犯社会化、再社会化管理等问题。目前,全国监狱年均押犯160万名。这些押犯的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仅靠监狱无法解决,刑释人员出狱后与社会对接及预防再犯罪、社会化等问题,亦不是监狱所能独立承担的,都涉及罪犯第二层面的管理问题。借鉴社区管理模式,建立专门"监狱社区",社区成员是监狱里的服刑人员,监狱主要负责对服刑人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是获得过司法部表彰的先进监狱管理机关,管辖五座花园式现代化文明监狱。这里的2000名干警正在扎扎实实地践行着习近平主席的指示:传递"正能量",实现"中国梦"。这里的服刑人员成分复杂,沿袭传统教育方法是无法奏效的。清河分局在各个监狱开展了"感化教育"活动,监狱干警们从"感化教育"入手,挽救了许多看不到光明的服刑人员,使他们回到了正常的人生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0.
最近,吉林镇赉七监狱开展了以“走进高墙、感受阳光下的监狱”为主题的监狱开放日活动。57名服刑人员家属参加了开放日活动,并与服刑人员进行亲情会见。  相似文献   

11.
监狱开展职业指导是一项引导监狱工作重大变革的意义深远的工作,我国监狱开展职业指导应适当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刑人员职业指导之路。监狱开展服刑人员职业指导工作,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前提,职业设计和加强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是关键,信息采集与处理的技术是桥梁,帮助实施是保障。  相似文献   

12.
法律对公民通信自由通信秘密的限制应符合宪法规定及宪法精神。《监狱法》中关于服刑人员信件检查的规定与宪法相抵触,宪法并未授予监狱机关检查信件的权力,监狱机关以"有碍改造"作为扣留信件与宪法目的不符、理由也不充分,且所采取的检查手段缺乏合理依据,侵犯了服刑人员的通信自由与通信秘密受保护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自由刑对于在押服刑人员权利剥夺和限制的应有的必要限度,究竟在哪里?对于监狱在押服刑人员人身权的具体内容,究竟哪些应该保障,究竞应该如何保障?如何在在押服刑人员人身权保障和合理监禁与惩罚两者之间形成有效平衡?对此,很多人的认识并不够清晰;而观念的模糊以及制度、体制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了在押服刑人员人身权在监狱行刑实践中的缺损。由此,就我国监狱在押服刑人员人身权保障的应然限度进行深入探讨,对于进一步澄清模糊观念,进一步强化监狱工作者们对于在押服刑人员的权利保障意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监狱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监狱在对服刑人员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在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对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和处遇工作要不断发展完善,同时在监禁场所分类、改造力量分类上进行创新,实现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这一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服刑人员司法救济权的缺失已不能适应法治社会的要求。法律道德化传统、义务本位思维、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和监狱行刑权司法性质的认识,阻碍着我国服刑人员权利司法救济制度的建立。另一方面,监狱管理行为的行政性质、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修正、权力控制和权利保障的要求、司法干预监狱管理的发展趋势又为确立我国服刑人员权利司法救济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因此,应修改我国的《监狱法》,确立司法对监狱管理的审查,健全服刑人员与律师接触制度以及完善服刑人员与法院的通信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司法》2013,(9):F0004-F0004
掌握服刑人员的心理、生理状态,甄别服刑人员危险等级和危险类别,是科学管控和矫治服刑人员的前提。为了适应赣州监狱高度、中度、低度层级明显、处遇对应的新要求,2010年4月,赣州监狱开始服刑人员改造等级评估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尤其是对重点服刑人员改造评估和矫正工作做了大量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背景:1998年,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推行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延庆监狱被确定为主要专门关押男性老年、残疾和精神病服刑人员的监狱。在近15年的实践中,他们提炼和开创了一系列先进的理念、制度和方法。他们让年老和身患残疾的服刑人员走出监舍,通过认养动物、参与植物种植等方法促进他们康复;也通过机制把专家请进监狱,使病犯得到高水准的医疗保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延庆监狱的老病残服刑人员监管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这所监狱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有一群尊重服刑人员权益的监狱人民警察。  相似文献   

18.
“首要标准”在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监狱工作在服务和谐社会中的职责及任务,对新时期监狱工作意义深远。就“首要标准”层面的监狱工作体制而言,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是基础,创新教育改造方法是动力,将服刑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是关键,完善接茬帮教的相关机制是保证。  相似文献   

19.
信息广角     
《中国司法》2011,(11):112
保定监狱积极推进监狱工作与社会的有效对接河北省保定监狱认真落实"首要标准",积极推进监狱工作与社会的有效对接,取得成效。一是习艺劳动与刑释新生对接。为帮助服刑人员掌握一技之长,该监成立"自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刑释就业帮扶中心",开设机床加工、缝纫、烹饪、电脑等多门类的技术培训,主动联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外聘专业教师,组织技能等级考试,实现监狱  相似文献   

20.
监狱服刑人员作为特殊的公民群体,其应有的人权如何得到有效保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检察机关作为法定的监督机构,如何针对当前我国监狱服刑人员人权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对于提升服刑人员人权保障质量与水平、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促进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