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2 毫秒
1.
(一) 近年来,在广州市部分青年中出现了一个“自费赴澳留学热”。据了解,这个“热”形成于去年,高潮在今年。有如下几个特点: 1.人数持续增长。据广州市区几个赴澳咨询中心提供的情况表明,办理赴澳留学登记手续和准备办理的青年以广州市的青年为主,并且逐月增加。广东省智力开发中心开设的赴  相似文献   

2.
到目前,我国公民出境人数已达到1212万人次,比1997年翻了一番,因私出境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因公出境,因私出境总量也逐步超过因公出境,其中,包含了大量出国旅游人数的增长。 由于自费出国旅游的快速发展,具体运作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组织前往未经批准的目的地国家旅游、虚假广告宣传、组团过程中的“零团费”(甚至“负团费”)、国外接待社强迫或欺骗购物、强迫或诱导旅游者参加自费项目或不健康项目等,直接损害了出国旅游者的利益,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也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形象,因此迫切需要强化法制化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3.
出国留学又升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在连续两年超过两万人的基础上又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了25万人;出国、回国留学人数比达到47:1,与1994年的最高比持平。有关人士预测,今后两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将继续增长。在刚刚结束的1998年,我国有几则关于人才的信...  相似文献   

4.
正张卓娅是上海一家金融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她说,三四年前,收100份简历只有五六个海归,现在100份简历中可能有约20份是海归投送的。200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为14.4万人,海归人数为4.4万人,当年留学归国与出国留学人数占比为30.5%;到2011年,这一比例达54.8%。去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增至52.37万人,海归则达40.91万人,归国与出国人数比提高至78.1%。看好国内发展环境与机遇是"海归潮"兴起的重要因素。一些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工作  相似文献   

5.
据2005年的中国高教状况统计,当时出国留学的中国海外学生已总计有30万余人,近年平均每年出国留学人数达到2.5万多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他们也开始形成一股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不少自费留学人员出国后将个人档案转到户籍所在城镇街道办事处或学生原籍,由此,他们成了无业人员。留学人员即使取得了博士学位,回国后也必须按无业人员的就业办法办理招工就业手续,从而影响了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的择业和派遣。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醒广大自费留学人员,出国留学千万莫忘存档。  相似文献   

7.
吴韦材 《党政论坛》2008,(18):25-25
据2005年的中国高教状况统计,当时出国留学的中国海外学生己总计有30万余人,近年平均每年出国留学人数达到2.5万多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他们也开始形成一股中国国外知识分子的团队力量。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中后期,中国出现出国留学热。近二三年,不时地有人说,出国留学在降温。我们还没有看清其温度降了有多少的时候,反倒看见又兴起了一股中学生出国留学风,此风迅速吹遍全国。目前有多少中学生已经出国留学,我们还没有见到权威的统计数字,但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确实已经不少,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比如在沈阳,截止到去年4月,每所省重点中学都有10名左右的学生出国留学;省实验中学从1996年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6,(15)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17年前邓小平关于“增大向外派遣留学人员数量”的高瞻远瞩,就绝不会有今天全国留学工作的显著效益。不久前,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对此作了如下概括:从1978年12月至1995年12月,中国已有近25万人出国留学(包括国家派4万多人,单位派8万多人,自费留学近12万人),其中8万多人学成回国(包括国家派3.3万多人,单位派4.6万多人,自费留学3000多人)。这来来往往的留学人数之多,被一些发达国家的舆论界称为“历史性的突破”。 开放留学新天地,进出国门任去来。纵观这股17年奔涌不息的时代潮流,人们会发现一个双向流动正在加快的明显特征:前12年,出国留学8万多人,回国服务近3万人。而最近5年,出国留学净增了16万多人,回国服务也净增了5万多人。特别是1991年以来,回国服务人数一直以年均13%的速度攀升。其中1995年的回国人数,已达到1989年的3.4倍。 在我们这样一个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的发展中国家,17年没有改变、尤其近5年又日趋完善的外派留学人员的方针,是怎样顺应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出国深造的意愿,从而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出国潮?较之于出国更为敏感的回国,经历过一段起伏不大的过渡,又是怎样出现了今天如此大比率的留学人员回国潮呢?  相似文献   

10.
冉启明 《团结》2000,(4):17-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急剧增加,已成为亟待进一步开发的智力资源。在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感召下,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越来越多,回到国内高校工作的人也逐年增加,高校侨务工作已成为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重要环节。高校侨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有资料显示,在美国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师12万人中,华人占  相似文献   

11.
柳梆 《瞭望》1986,(11)
没想到,“留学热”的浪潮也波及到我的家庭。在大学读书的小女儿有一天忽然带着愤愤不平的神情告诉我:她的一个同窗挚友不久前获得自费赴美留学的机会,手续全办妥了,不料一夜之间风云突变,又暂时不能去了。这件事本来和小女儿风马牛不相及,但她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切:“爸爸呀!你说,究竟出国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长假期的实行,出国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人度假休闲的一种主要方式。据统计,2003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达2020万人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出境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2005年前10个月的出境旅游人数已达2575.55万人次, 而且自费旅游占绝对比例。许多外国政府和旅游商也看准了中国出境游市场所蕴涵的巨大商机,纷纷来华与我签订旅游合作协议。截止到2005年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3)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多元化发展,出国留学的学生所占比例日益增大,通过分析学生出国的原因及发展趋势,能够对学生在面临出国抉择时给予指导。分析当前出国留学现状中暴露出的问题并对留学准备工作给出合理化建议,使学生能够避免被蒙蔽并通过正确方法实现出国留学梦想。  相似文献   

14.
据介绍,2005年以前,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主要还是去读研究生,读本科比例比较小,但到了2009年高考,国内弃考人数大概有八九万人,基本上都是走了留学这条路。但究竟什么时候出国比较好,很多家长仍感到迷茫。他们担心,孩子年龄太小,自理能力不强;年龄大了,学语言又会吃力。  相似文献   

15.
庄严  申甬 《瞭望》1988,(12)
随着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我国向国外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留学人员,同时又有相当数量的青年自费出国留学,学习各国的先进知识和技术。自1978年以来的十年之中,我国的留学人员工作做得如何呢?这些留学人员的学习情况、回归的情况和回国后发挥作用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依据国家教委提供的情况,我们向读者作些介绍。 五万出国留学人员已有二万学成回国 国家教委外事局局长于富增介绍说:我国大批向国外派留学人员是从1978年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先后向世界70多个国家派出公派留学人员4万多人。加上自费留学人员,共5万多人。其中,已经学成回国的有2万人。实际上现在国外的留学人员是3万人,2万是公派,1万是自费。 公派留学人员的大多数是访问学者和进修人员。公派访问学者和进修人员的90%以上都能按期学成回  相似文献   

16.
去年8月4日,胡耀邦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立下愚公志,开拓大西北”的号召后,我市广大青年立即掀起了一股“青海热”。青年们纷纷向团市委来电来信来访,踊跃报名,表示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奔赴青海,开发大西北。从8月4日至24日,我市及邻近几个县便有三千五百多名青年报名,高峰时,团市委一天接待来访者七百多人,来信五十多件。要求赴青海参加建设的青年,人数之多,热情之高,心情之切,在我市近年来是空前的;爱国之情,建国之志,也是非常感人的。“青海热”引起了社会上各界人士广泛的关心和议论。为了正确认识和评价青年们的这种热情和行动,摸清楚他们决心赴青海的思想动机,从而确切地了解当今青年的真实思想,我们对株州青年踊跃报名赴青海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 一个时期以来,出国留学的 中介市场存在着不小的问 题:一些“中介机构”单纯以营利为目的,在收取一些留学者钱财后,承诺给留学者在国外的学习生活条件得不到兑现,致使一些留学者在国外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些“中介机构”在骗走留学者大量钱财后,还开具假学历证明,致使一些留学者在不知违法的情况下到国外后,被当地警方驱逐出境。 尽管俯拾即是“代办自费出国留学手续”的诱人广告,然而真正合法的外国教育机构,却又苦于找不到合作对象来做正当的出国留学中介业务;而为了手中那笔积攒多年的教育费用不至付之东流,更多的尚未…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03,(2):24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46万余人,回国者接近14万人,回国者中大部分是公派,自费留学生回国率只有4%左右,而北大清华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靠奖学金自费留  相似文献   

19.
江荫  文慧 《瞭望》1989,(29)
当今社会,诸“热”颇多,“文凭热”、“西装热”、“出国热”等,不一而足。“一条街热”也在诸“热”之列。七大古都就兴建、再建了好几条古代文化商业街,成败得失之间,几多教益,几多感慨。  相似文献   

20.
1983年,中国的改革开放环境为曲建本创造了自费出国留学的机会。他在奥地利留学、创业,有所成就后,最终选择了回到国内继续创业。为免做中奥之间的“飞人”,一心投入到在国内的事业中,他举家回国。只是为了处理商务之事,才偶尔飞回一次欧洲。曲建本是1966年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在家乡辽宁丹东市运输公司作生产管理工作。谈起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