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0余年前,辣椒已成为不产食盐的贵州省域大部分世居民族的“代盐之物”,每食不离之品。真正把贵州辣椒从物种做成产业的。是从路边小摊成长为“中国名牌”的“老干妈”——一个奇迹般壮大的“草根”企业。  相似文献   

2.
编读交流     
《当代贵州》使我“发现”贵州2006年最后一期有《我的2006,我们的多彩贵州》,这个策划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阅读了这些文章,我才晓得贵州有这么多人才,他们在各行各业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付出的努力令人敬佩,有许多人在全国甚至世界上都很有知名度。比如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李春燕,上胡润榜的老干妈、世界业余拳击赛的冠军邹市明……身为贵州人,我为他们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3.
正企业的发展壮大,没有别的方法,只有抛弃"不重品质走流量"的路径依赖,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品牌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体现。"老干妈"是贵州最著名的品牌之一,1997年建厂以来,"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老干妈")产值从1998年的4549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41亿元,增长89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5%。短短20年时间,"老干妈"在世界范围内铸造了一个辣椒制品的  相似文献   

4.
唐福敬 《当代贵州》2006,(15):55-56
登机以前,把亲友送过来的“老干妈”豆豉辣酱细心放入行囊,无论目的地是北京、上海、广州,还是巴黎、科威特、约翰内斯堡……这样的场景,一次次在送别远行的贵州游子时出现。在互联网上,中国学生交流留学海外生活心得的部分文章中,“老干妈”屡屡被提及。一项海外生活征文活动的入围作品中,一篇文章的标题赫然就是《想念“老干妈”》。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贵州制造向贵州创造转变、贵州速度向贵州质量转变、贵州产品向贵州品牌转变。贵州茅台、老干妈等10家自主品牌企业及货车帮等3家创新型企业参加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贵州公路集团参与建设的"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在第35届国际桥梁大会上获得桥梁界"诺贝尔奖"——古斯塔夫斯金奖……截至目前,贵州省共有品牌产品6966个,其中贵  相似文献   

6.
从街边小摊到销售额十几亿的民营企业,从“草根作坊”到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知名品牌,“老干妈”陶华碧的传奇经历和老干妈公司的成功嬗变,演绎出贵州民营经济、黔商群体30年来发轫、起伏、;I士大的成长历程,谱写了一曲贵州民营企业思变图强、惠农兴黔的奋进篇章。  相似文献   

7.
据《贵州商报》10月14日报道,在贵阳南明老干妈食品有限公司和贵州老干爹食品有限公司内控标准基础上起草的《油辣椒国家标准》,将于2006年12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该标准是贵州独立承担起草,并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辣椒制品第一个国家标准。2006年我省重点发展民族特色食品工业,以振兴壮大烟酒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果汁饮料和调味品为主要目标,依托名牌产品及骨干企业,加快地方和民族特色食品工业发展。鼓励一批地、市、县,依托当地农产品和山林资源优势,把特色食品工业作为龙头产业带动“三农”发展。启动白酒、精制红糖等5至10个食品贵…  相似文献   

8.
晏青 《当代贵州》2009,(14):18-18
从最初的麻辣酱到今天的数十种辣椒制品;从街边小摊到年销售额几十亿元,从"草根作坊"到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知名品牌,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创造了贵州民营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同时为贵州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唐福敬 《当代贵州》2010,(18):129-129
目前全国辣椒制品市场份额中,“老干妈”占有60%以上。今后几年,老干妈公司将提速向50亿元年产值冲刺,并力争早日建成百亿元企业。  相似文献   

10.
正7月底,记者来到位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机场路旁的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但见这里灯火通明、车来车往,全国各地供应商、销售代理商的货车络绎不绝。据了解,2019年上半年"老干妈"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69%。说起"老干妈"辣椒酱,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广大消费者几乎无人不晓。从30年前的路边小摊到眼下的全球知名企业,"老干妈"书写了一个非凡的商界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1.
和全国的其它城市相若,在贵阳的我们发现,仿佛在一夜间,生活与非公有制经济已是须臾不可分. 早上给孩子喝的"好一多牛奶",中午请外地朋友品尝本土小吃花溪牛肉粉",下班后到"星力百货 "采购 ,随手买几瓶 "老干妈辣椒",回到家--你所住的商品房也许就来自"贵州龙"旗下的房地产公司……引号之处,皆是贵阳人耳熟能详的几家非公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12.
正1979年,张芝庭先是向所在的制药厂提出承包一个车间,后来干脆自主创业。1987年,他以21元钱和一包赊来的水泥,自己办起了日化厂。三年后,"贵州神奇"诞生;1989年,陶华碧在路边开了个小吃店,她做的辣椒酱让小店生意红火。1996年,她办起了辣椒食品加工厂,"老干妈"品牌逐渐风靡起来;1999年,王伟创立贵州  相似文献   

13.
2006年8月,公司推荐我参加贵州省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我获了一等奖,并获得“贵州五一劳动奖章”。9月,又代表贵州代表团参加全国建筑职业技能大赛,获得镶贴技能竞赛二等奖,是贵州建筑装饰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我学手艺15年,这几个奖,算是对我学艺生涯的一个总结吧。我是四川人,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3,(24):9-9
人民网:贵州百位民企老总东部“取经” 贵州省服务企业效能大提升专项行动办公室透露,百位民营企业家“东行取经”活动吸引宏立城、老干妈、神奇集团等150余家民营企业的董事长、总裁报名参加,大大超出原定100家企业名额。  相似文献   

15.
梁圣 《当代贵州》2023,(48):66-67
<正>作为贵州辣椒的重点产区,遵义凭一己之力占据全省辣椒的三分江山,并开辟了全国最大辣椒专业批发市场赛道,形成了“全国辣椒遵义定价”的格局,获得“世界辣椒之都”的美誉。贵州,食辣大省,吃辣不重样,作为全国最早有食用辣椒文字记载的地方,贵州有着先行者的敏锐洞察力,将这个“舶来品”扎根在黔贵土地,由此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6.
调查显示:贵州最具公众知名度的名优特产品品牌前10位是“茅台酒”、“老干妈风味食品系列”、“贵州神奇药品系列”、“凯里芦笙”、“青酒”、“习酒”、“都匀毛尖茶”、“贵定云雾贡茶”、“蜡染”、“董酒”。  相似文献   

17.
我叫陈云莲,今年43岁,1991年7月入党,是榆树市太安乡太安村前二号屯的农民。 不怕大家笑话,别看我人不起眼,外号就有仨:一个是“陈辣椒”;一个是“陈调度”;还有一个是“陈民政”。 群众管我叫“陈辣椒”,是因为我这几年一直鼓捣辣椒。靠种辣椒,先富了自个家,又富了我们屯,还富了我们乡和其他乡镇的100多户农民。 提起种辣椒,小孩没娘——说来话长。1983年,农村实行了大包干,我种地收入了几千块钱,家里人都知足得没法。可我觉着光靠种粮食富不哪去,总琢磨种点来钱的。1985年底,电视里播了一条广告:黑龙江省望奎县青椒大王蔡景学,种青椒收入好几十万元,现在办班传技术。我一听,就到望奎学习了6天。回来以后,我就开始  相似文献   

18.
正通过大力实施"做强品牌、提升品质、优化品种"三品工程,贵州特色食品产业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山地特色生态型产业,成为贵州工业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特色产业、朝阳产业。"不辣,很好吃。"4月6日下午,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在访问贵州期间来到贵阳市南明区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车间里品尝了6种不同口味的辣椒酱后,诗琳通表示自己是"老干妈"辣  相似文献   

19.
辣椒产业是我省的优势产业之一。贵州辣椒产业产品包括干制辣椒(简称干椒)、鲜食辣椒(简称鲜椒)和辣椒制品三大类。其中:干椒和辣椒制品是贵州辣椒产业的主要产品,而鲜椒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贵州目前有辣椒加工企业近70家,辣椒制品产值近5亿元。辣椒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油辣椒、发酵辣椒和辣椒风味食品等辣椒制品,已具有较强的优势,形成了加工企业群,油辣椒加工产品市场占有  相似文献   

20.
谢念  肖露 《当代贵州》2007,(2):20-24
在主要经济指标连续8年跨越式增长,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的同时,2006年底,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市值更进入中国股市1000多家上市公司前10位左右。前10位上市公司几乎都是带有垄断性或国家重点投资的“巨无霸”,茅台是惟一一家西部企业与轻工类企业,地处偏远山区小镇,所在行业又是完全竞争和国家限制的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