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金鲁 《北京观察》2000,(10):50-51
前一个时期,偶尔有机会去山西晋中地区平遥县开会,在参观这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古城过程中,发现一座利用明清时期票号建筑原址建立的票号博物馆,它在全国众多博物馆中独具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给我们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启示。票号是我国资本主义形成早期专营汇兑银两业务的金融机构,是以后发展起来的银行的前身。目前,在全国各地建立的反映金融题材的博物馆,如现代钱币博物馆、古钱币博物馆等,并不罕见,但是反映我国金融发展史中早期的票号博物馆却不多见,把票号展览与票号建筑融为一体,办成博物馆的,更是少见。  相似文献   

2.
陈眉江 《创造》2007,(10):46-47
在中国,很多建筑师都比较喜欢具有标志性的东西,动辄就是高塔高楼,其实高是不是一定就美?至少钟训正并不觉得.他个人不大喜欢高层的建筑,认为高楼造得太多,反而没有了特色.有一次他在美国,有人问他最喜欢那里的什么建筑,在他眼里,那个地方最美的建筑是一个拱门.在很多人觉得,这个拱门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建筑.但是钟训正觉得它很美,虽然它简单,但它其实是艺术和科技的一个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沐泽 《台声》2006,(7):86-87
如果你要了解一座城市,就该到它的博物馆去。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记忆。以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为使命的博物馆,是人类文化记忆与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是地域代表性文化的汇聚,在传承文明、维护文化多样性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城市的博物馆曾是社会精英展示和传播知识的殿堂,曾是历史学家记录和展示城市发展历程的场所,曾被视为是城市记忆的载体。首都博物馆对身居北京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从1981年成立以来就“寄居”在国子监孔庙里的老首博其实更像是一个古老的建筑博物馆,在人们的印象里,孔庙恢弘…  相似文献   

4.
(六)全面驱华不断升级1991年7月7日,对在匈华人来说,无疑面临着一场新的事变。按匈牙利原来政策可以获得黄卡的中国人被通知说:他们必须回国,到匈牙利驻中国大使馆办工作签证。许多中国人信以为真,立即打道回京,岂知这是一条调虎离山之计,北京的匈牙利使馆不办工作签证。这些人没有身份和签证,根本出不了国。所有华人被告之,无论是到匈求学的还是工作的,只要持普通因私护照,都被视为旅游者,只允许在匈牙利逗留一个月,到期必须离境。大部分生意人都傻了眼,有的合同尚未落实,有的货物还在路上。9月下旬,有整列车的外国人(包括华人)被拦在匈牙利境外,对旅游者免签的政策又成了空文。这当然并非全冲着中国人来的,但华人中有很多是重返匈牙利办事的,误一天损失大了。  相似文献   

5.
郑勇 《政协天地》2008,(6):45-46
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家奥林匹克博物馆,是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博物馆联盟12家成员之一。它由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拳联主席、世界著名建筑专家吴经国先生多年筹划并设计创办。吴经国在落成典礼上表示,之所以选址厦门,缘于厦  相似文献   

6.
2002年7月19日,世界上最大的间谍博物馆开馆接待参观者。 国际间谍博物馆位于华盛顿F街800号,恰好与联邦调查局(FBI)相毗邻。整个博物馆由5座建筑组成,占据了华盛顿市中心整整一个街区的位置,总面积达5400平方米。从外观看,由灰色的方砖块砌成的博物馆颇具怀旧色彩。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知道,建筑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精神的,所以一个国家的建筑,特别是主要的建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我国的天安门,虽  相似文献   

8.
1997年两会期间 ,农工党中央提交了题为《关于尽快建立国家级自然博物馆的建议》的提案 ;2 0 0 1年两会期间 ,农工党中央又提交了题为《关于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基础上建立国家级自然博物馆的建议》的提案。在短短的几年间 ,就某一个具体问题两次作出提案 ,这在农工党参政议政的历史上是很少见的。那么 ,农工党中央为什么对这一问题如此关注呢 ?要提高全民素质 ,不能缺少国家级自然博物馆  有一幅漫画是这样画的 :在博物馆的入口 ,一队“白丁”鱼贯而入 ;而在博物馆的出口 ,鱼贯而出的却是清一色的学士、硕士和博士。这幅漫画妙就妙在它用…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市市中心,位于人民广场、上海市政府南侧,坐落着一个带着浓郁现代化气息的建筑,圆顶方体,象征着天圆地方,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落成于1996年的上海市博物馆新馆。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4,(8):57-57
<正>作为南京市青奥重点工程,位于汤山的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博物馆建设已近收尾。8月上旬,博物馆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市民朋友可前去参观。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博物馆的主体建筑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巨型的地质层剖面"活化石"。博物馆广场,还有一座红色"蛋形"单体建筑,这是一座能容纳数百名观众  相似文献   

11.
<正>"文化是很有底蕴的东西,百看不厌,就像一瓶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很多故事可以讲",说这些话的是一位身材中等、皮肤黝黑、带着浓浓闽南口音的中年人,他叫洪明章,是福建收藏家协会厦门分会名誉会长、泉州闽台缘博物馆研究员。与博物馆的不解缘200多年前,洪明章的先祖从福建南安迁居到台湾屏东。因为父亲是船长,洪明章在台湾屏东县的渔港长大,他和哥哥在钓鱼、潜水、旅行中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这造就了他开朗外向、敢闯敢拼、不拘一格的个性。因为  相似文献   

12.
勇跨第一步     
三年前去温州,听当地朋友讲过一件事:有一位温州农村妇女,40多岁了,是个文盲。她听说匈牙利卖纽扣赚钱,就带着几大袋纽扣和几千块钱跑去了她刚到匈牙利时举目无亲,语言不通,甚至连匈牙利使用什么货币、如何换算都不知道。但几年下来,她在那里买了车,购了房,开了公司,还学会用当地语言和人交流。我刚听到这事时很吃惊,但以后时常想起,倒逐步悟出个中一些道理。创业致富是人的本能和天性,人人都有创业的渴求和冲动。但在创业上我们为什么和温州人有那么大的差距?恐怕是否勇于跨出第一步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许多人在创业前,常常是思来想去,比较…  相似文献   

13.
土耳其横跨欧亚两大洲,是一个有着旖旎风光的国度。与其风光一样迷人的是它悠久灿烂的文明。满眼的博物馆、教堂、宫殿、清真寺……用一块块石头堆砌的建筑,让土耳其的历史看起来厚重而具有质感。  相似文献   

14.
张运州 《中国保安》2014,(21):54-55
“保安,是一个很普通、平凡的岗位,但这个岗位却又不平凡,肩负着维护我馆正常秩序,创建平安、和谐博物馆的职责。胡欣海就是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保安……”在河南省安阳市民间艺术博物馆院内的宣传栏里,《善行义举榜》几个隶书字格外醒目,题头下胡欣海的照片下的文字如是说。  相似文献   

15.
国庆黄金周,应友人之约,又一次去到永宁泸沽湖。在那里有幸结识了摩梭民俗博物馆馆长慈仁多吉和打史品初两位对传承摩梭民俗风情、弘扬摩梭独特文化有特殊作用和贡献的年轻一代,心里十分高兴和欣慰。在一次又一次参观、座谈交流之后,深深感到一个最基层的民办文化实体,能在短短几年之内,办出一些在大、中城市很不易见到、又十分突出典型且具民族地域性多功能鲜明特色的民俗博物馆,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至少有这样几个特点值得关注和总结。特点之一:窗口与基地的功能作用摩梭民俗博物馆,既是一个集中展示传统民俗文化的窗口,又是一个多元传承摩…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21,(6)
正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建设至今已成为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前行探索者。而最终成为这片土地的记录者与见证者,书写乡村点滴,观察乡村变迁,才是这座非比寻常的"博物馆"带给地扪村的最大意义。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地扪村,历史悠久,是一个典型的侗族聚居区。时至今日,这里仍然保存着相对完整原始的民族风俗风貌,成片的木质建筑、原始的腌鱼手艺、悠扬的侗族大歌,无不展现出侗族人民的民族信仰、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当博物馆从象牙塔中走出来,观众人数逐年增多,表明了社会对文化的崇尚与需求。但是,作为博物馆业内的人士,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些问题:博物馆观众在博物馆工作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博物馆观众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为什么大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后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来博物馆?因此,博物馆应该展开与观众面对面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陈粒 《创造》2007,(10):38-39
彭一刚院士20年以前来过大理,当时的大理古城虽然比较破旧,但对彭院士很有吸引力,因为保留了很多真的东西,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面貌.现在大理有很多老建筑不在了,虽然恢复了几个城门,看起来和原来的样子差不多,但感觉总不是真的东西.现在全国很多地方的古迹都被破坏了,丽江的古建筑保护做得很好,这是很不容易的.但彭院士告诫我们:保护难,发展更难.丽江下一步怎么发展,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永康博物馆     
《浙江人大》2012,(Z1):1
永康市博物馆又名中国百工文化博物馆,位于永康市商业经济、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的中心地带,于2006年9月挂牌成立。永康博物馆是一座以百工文化为特色的地方性综合博物馆。2006年9月12日投入使用,用地总面积640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19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943平方米。馆舍是集地方五金特色和古典元素为一体的现代建筑,分陈列展厅、文物库房、办公用房、安防中心、报告厅五大部分。陈列展厅分为基本陈列厅、临时展厅。馆藏文物较  相似文献   

20.
你能想象在一天之内,从今朝走进汉代,又从汉代跳到唐朝吗?在扬州就可以做到。这天的安排是去扬州郊外的唐城遗址文保所。唐城左近,要经过新建的汉墓博物馆,于是作了“一日两游”的计划。骑上借来的自行车,在博物馆馆长顾君引领下,从市中心的三元路绕过街口的文昌阁,经四望亭直向北驶去。穿过村庄,推上城道,前面高高的一对仿汉阙,就是天山汉墓博物馆。汉阙门上博物馆的牌匾,正是顾君的墨宝,他的字,已经镌刻在扬州城里的许多门额上了。院子很宽阔,一大片粉红的草花,招来成群的白蝴蝶,远处的布谷鸟,把天空叫得透亮透亮的。穿过速片闪耀着生命的空间,走向曾经理葬了生命的坟茔,我将实现一次跨越两千年的时空转换。这座博物馆,并不像西安的秦兵马俑坑、北京的大葆台汉墓那样,在墓葬原址上加盖保护性建筑。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