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集资诈骗犯罪不仅严重扰乱金融监管秩序,危害国家和国民的财产权益,也是加剧、触发潜在金融风险的诱因,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酿成金融风潮,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吴英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过程中浙江省司法机关对集资诈骗罪犯罪构成的社会公众的认定、诈骗故意的认定、非法占有的认定、立功表现的认定等方面有较多异于我们通常认识之处,应予反思。  相似文献   

2.
集资诈骗罪主观构成条件必须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相关司法解释中推定依据存在不足。吴英的行为不属于"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或"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情形,不能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司法实践中,推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把是否存在逃避返还资金的行为作为推定的前置条件,还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资金用途、集资方法。  相似文献   

3.
杨丽芳 《新东方》2015,(2):71-74
《刑法》第192条规定的集资诈骗罪是我国现阶段与"非法集资"有关的五种罪名之一;涉案金额大、诱惑性较强的犯罪方式是此类犯罪的特点。2012年5月21日,浙江省高院对吴英集资诈骗案被告人吴英作出了"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判决,使这起备受社会关注、历时5年的刑事案件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然而,法院在审理吴英诈骗一案中对于集资诈骗罪三个主要特征的认定上,有较多异于我们通常对集资诈骗罪的认识,由该案所折射的这些法律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4.
黄埔老照片     
《黄埔》2014,(2):F0002-F0002
正蔡光举蔡光举烈士,军校第一期学生,任教导团三营党代表,在攻打淡水中英勇牺牲。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称之为黄埔军校牺牲的第一人。左:蔡光举烈士遗书《青年军人》第二期刊载的"蔡光举烈士遗书二通"右:《蔡光举烈士殉党详情及其事略》蔡光举烈士的事迹,在军校的刊物中广为宣传。这是《蔡光举烈士殉党详情及其事略》。  相似文献   

5.
《海国图志》(下称《图志》)与《瀛环志略》(下称《志略》),是清朝鸦片战争失败后未几写成的地理志,寓有警世之意。兹将两者的内容加以比较,以探讨其共通点与相异点。 (一)两著作的刊行与有关东南亚的原始资料 《图志》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在扬州刊行,其原本系《四洲志》。与此书发刊同期,王蕴香1842年出版了《域外丛书》。收入《域外丛书》的文献,有:《海录》《海岛凌志》《高厚蒙求摘略》《番社采风图考摘略》《红毛番英吉利考略》《三  相似文献   

6.
关于"回回"一词起源问题,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是源自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二是出自元代《黑鞑事略》。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是均认为"回回"一词源自"回纥"、"回鹘"的音转。本文作者认为研究"回回"一词起源问题,不仅要参考文献资料,还要把这一名词的出现与当时大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去分析、推理。作者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提出"回回"一词的出现与唐代粟特人有关的试探性论题。  相似文献   

7.
1979年春天,新中国名将张爱萍来到泸定。在重过泸定铁索桥之后,他欣然命笔,写就《浪淘沙·重过泸定桥》一首。张将军《浪淘沙》词开头的锦句是这样写的:“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  相似文献   

8.
鱼豢述著《魏略》、《典略》(下文合称“二略”),是陈寿三国史《魏志》撰写的主要依据。“二略”今已不存,是一书,抑或二书,诸家征引、议者,尚存歧异。首先是诸家征引的剪截,“二略”互出兼录。《三国志》裴松之注、《世说》刘孝标注、《文选》李善注、《后汉书》李贤注,以至《通鉴》胡注等,既引《魏略》,又引《典略》。又类书如《北堂书钞》、《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的史事编纂,亦广为摭采。其中《御览经史图书纲目》有鱼豢《魏略》、《典略》、《魏典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8,(5)
正早在数年前,笔者曾见到一篇描写参加过台儿庄大战的乜子彬将军的文章。一气读完,即被将军英勇杀敌的事迹所感动,同时也为将军后来的遭遇而叹息,更为将军壮年早逝而扼腕。文章最后说道:由于种种原因,其家人至今连一张乜将军的照片都没有。于是,笔者开始查找和整理有关乜将军的历史资料。2015年5月,笔者从河南驻马店文史作家杨保森先生(著有《西北军人物志》等)所珍藏的几本《黄埔同学通讯录》中,偶然发现一  相似文献   

10.
叶辉  马跃明 《今日浙江》2013,(18):54-56
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历时19年完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在诸暨市,一个非史学专业的年轻人,穷十年之功,七易其稿,用文言文完成了400余万字的《资治通鉴续纪》。8月15日,来自中国社科院、北大复旦、浙大、浙江省社科界的十多位史学专家来到浙江诸暨,参加了《资治通鉴续纪》研讨会。在散发着油墨芳香的三大册《资治通鉴续纪》前,专家们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在世风浮躁的今天,10年业余时间足不出户,潜心写作,完成了中国史学上这样一部奇书,有几个人  相似文献   

11.
八.一前夕,记者怀着敬意之情,穿过一条僻静的瓦灰色胡同,来到了萧克将军的家。走进萧老将军的简朴的客厅时,他正在修改着一篇稿子。记者知道,萧老将军是驰名中外的军中儒将,他在198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至今在军内外有很大影响。他在《解放军文艺》今年第1期撰写的革命回忆录《从“铁军”到井冈山》,又吸引了无数读者。作为健在的我军高级将  相似文献   

12.
陈第、沈有容与《东番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番记》是台湾早期历史,特别是原住民文化习俗史的重要文献之一。它是明万历三十年冬陈第随浯屿将军沈有容前往东番(即台湾)剿倭之后,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地采访记录下来的。如果没有沈有容东番剿倭,陈第就不可能有这一段亲履台湾的经历;同样,如果没有陈第随军前往,也不会有《东番记》的产生。所以,陈、沈二人与《东番记》有直接的关系。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对陈第及沈有容的生平、两人之间的交往、东番剿倭的经过以及《东番记》的历史价值等若干问题作一些探讨,以就正于专家学者。一、陈第、沈有容之生平事迹陈第,字季立,号…  相似文献   

13.
文史简讯     
《春秋》2011,(2):64
《即墨文史资料》第十三辑编辑出版日前,即墨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纂的《即墨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即墨文史资料》的系列丛书,经过搜集、整理、编辑,收录各类文稿36篇、15万字,主要记录了即墨悠久的历史文化、著名人物事略、重大历史事件等。(王广武)  相似文献   

14.
《汉书·艺文志·六艺略》中的"六艺"之名,学术界多有讨论,但其解释并不全面,亦没有揭示出"六艺"与"六经"之间的内在联系。"六艺"的词义经历了"六种技能—六经之术—六经或六经经传"的发展过程,就实质而言,则体现出技能—学术—文本的演进;"六艺略"中的"六艺"包括"六经"、"六经之传"以及"六经之术"等内涵;"六艺略"中的《论语》《孝经》在汉代属于"六经之传";"六艺"以礼乐为核心,孔子继承这一点,开设《诗》《书》《礼》《乐》四门课程,在这之后扩大了教学内容,增设《易》《春秋》两门,因而有与"六艺"之名相仿的"六经"之称。由于两者之间存在这种内在的逻辑关系,汉儒常用"六艺"指代"六经之术"、"六经"或者"六经"经传。刘歆采用"六艺"之名,不仅可以全面概括六经及其传注,又能凸显当时儒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茶之源     
尚道 《台声》2008,(11)
中国是茶的故多。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 纪的神农时代,唐代茶人陆羽所著《茶经》中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百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所述的荼经考证即为今丑的茶。与祖国大陆的茶史相比,台湾茶史虽短,却也有200余年。台湾诗人吴德亮在《台湾找茶》一书中写遒,早在300多年前(1645年)台湾就有野生茶树的记载,不过真正发展茶树栽培管理制造,则是近200年前由先民自大陆福建所引进,包括茶种及种植技术等。民间常言遒: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早已深入民间的日常生活。小小的茶叶饱含着两岸中国人的文化与智慧,在品茶的过程中,茶人追求着一茶一人生的哲理境界,享受的是茶所带来的宁静与平和。  相似文献   

16.
“将军诗人”是对陈毅的美称。这一美称最早出自郭沫若1955年5月《赠陈毅同志》的诗:“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陈毅既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元帅,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一生写了大量诗词,现尚存700余首,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陈毅诗词选集》  相似文献   

17.
形而上学最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中译名。这个词的希腊文原字为“ta meta ta Physica”,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这部著作是公元一世纪安德罗尼克根据亚里士多德的遗稿编纂而成的。之所以起这样一个书名,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在此以前曾写过一部《物理学》,它是研究宇宙中具体事物运动规律的。而安德罗尼克在编纂过程中把亚里士多德专讲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等抽象问题的内容放在《物理学》之后,起名就叫做“在物理学之后。”中世纪时有人把“在物理学之后”合成一个词,如果直译成汉语,应该是“后物理学”。此书在明朝时传入我  相似文献   

18.
有关蒙古军攻陷大理城一事的具体时间,在明代以后修撰的史籍中均有明确记载。此事,《元史·宪宗纪》及《世祖纪》系于元宪宗(蒙哥)三年,《续资治通鉴》则系于南宋理宗宝祐元年(癸丑),元宪宗三年亦即理宗宝祐元年,二史记载相同。《元史·世祖纪》云:“十二月丙辰,(蒙古)军薄大理城。初,大理主段氏微弱,国事皆决于高祥、高和兄弟。是夜祥率众遁去,(忽必烈)命大将也古及拔突儿追之。帝既入大理,……”。目前,有关书籍在述及这一史事时,均将其断在公元1253年。其实,在中国纪年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从《青少年修养》课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必须引导学生及时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逐步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根据学生特点,把讲授的道理寓于具体生动的事例之中。 1.择编名人故事。如讲“培养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一节时,我们选编了《吉将军书“我是中国人”》、《徐老断指血书》、《华罗庚弃“洋”回国》、《徐悲鸿比画》、《遇静去港又离港》、《战俘营里的游行》等故事。在讲《热爱中国共产党》一课时,我们选编了《革命低潮徐老入党》、《邹韬奋临终立遗嘱》、《陶将军九十高龄入党》等故事。又如在讲《尊敬老师》  相似文献   

20.
滇国及其境内外的民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史记·西南夷列传》的记载,公元前339年至公元前329年的楚威王时,使将军在将兵入滇国。这是滇国首见于文字记录。但滇国的建立不可能始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的楚威王时,且建立之后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