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寂静的海边,有一簇烟火,一个人的背影渐渐清晰,在初升的太阳下,一个声音发问:“我是谁?”一组生活中最平凡的人,声音带着暖意,作了解答:“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我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我是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  相似文献   

2.
漫画与幽默     
原来如此妻:“你简直讨厌死了!”夫:“那你当初为什么要跟我结婚?”妻:“你那时候不是说要是我不嫁给你,你就去死吗?”夫:“那你就让我去死好啦!”妻:“那可不行!那时候我还不是你遗产的合法继承人呢!”金色的马桶一群小孩在马路边玩耍,有一个小男孩尿急,跑...  相似文献   

3.
长这么大,我记忆最深的是妈妈的那对手镯,那还是外婆送给她的结婚嫁礼。每只手镯上都有一对精致的小坠子,手一动,两只小坠子碰在一起,便发出“叮铃”“叮铃”有节奏的声音。 小时候,每个夜晚都是那“叮铃”、“叮铃”声件我进入梦乡,每个清晨又是那“叮铃”、“叮铃”声把我从梦中唤醒。白天,我依在奶奶的怀里却总是  相似文献   

4.
1993年春天,在一次朋友们的聚会上,一位来自西北的作家张锐半开玩笑地问我:“如果你的生命一共还只有三个月,你打算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干点什么?”我没太认真。我简单地想了想,跟他说:“我想在我酝酿时间比较长的几个剧本中挑两个最重要的,写出来。”他又问:“如果只有一个月了呢?”“那就挑一个。”“如果只有三天呢?”“那,那就对着录音机,把那一个最重要的剧本,叙述出来。”大伙谁也没再说话。  相似文献   

5.
幽默五则     
要爸爸有啥用 丽丽:“妈妈,我是你生的吗?” 妈妈:“是的,孩子!” 丽丽:“那我哥哥是谁生的呢?” 妈妈:“傻孩子,你哥哥当然也是我生的啊!” 丽丽:“连男孩也是妈妈生的,那要爸爸有啥用呢?”  相似文献   

6.
<正>你可以不看中国级“博事后”的“博书”,但应该看看这本地方级“博事后”的新书《我的生死记忆》。——其实我没有写“错别字”。可是当我键入“博事后”,搜索网站果然就弱智地问我“您要找的是不是:博士后”。早就“泛博客化”时代啦,你还念念不忘“博士后”呢!“博事后”是在博客上忙着“博文博事”、点击率居高难下的人。如果博主为女性,那就是更标准的“博事后”啦!譬如那美女徐静蕾,折腾“老徐的博客”,搞成“中国第一博”,还出书,封她为中国第一“博事后”,博友没意见的。可我只进入徐博客一次,博主无非小情小调,在生活流水线上过日子,那幸福生活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7.
夫妻对白     
《传承》2006,(3)
●老婆对老公说:“我真不明白,追求我的所有人里,哪个都比你有钱,可是我为什么偏偏鬼迷心窍喜欢你呢?”老公说:“那是因为富人比穷人更会关心女人,至少更关心女人的身材,跟着我,你永远都用不着为腰围发愁。”“要是哪一天我发胖了呢?”“那我就当是进入了时间隧道,回到了以胖为美的唐朝啦。”●老公跟老婆说:“以前我觉得自己是大力水手,而爱情是菠菜,一吃菠菜就力大无穷。现在我才发现,当初看走了眼,爱情只是棵空心菜而已。”“然而空心菜看着跟菠菜差不多,味道一点也不比菠菜差。”老婆说。●“你的长相也太惨了点儿。”“那正是我比帅哥…  相似文献   

8.
我称呼人,常常是随意的即兴的灵感似的,一般都直呼其名。有人来电自称老李老王,我偏去掉那“李”那“王”,再去掉那“老”,只叫名字。我觉得人与人之间都叫名字最亲近最轻松最开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独独管漫画家李滨声叫滨声大哥。其实,我只是在一些会上见到他。10年前第一次看见他,觉得他就像从漫画上走下来的。他少言行少表  相似文献   

9.
漫画与幽默     
纠正 老师:“沃尔持,你为什么不洗脸?我看得出今天早饭你吃了什么。” 沃尔持:“吃的什么?” 老师:“鸡蛋。” 沃尔特:“您错了,老师,鸡蛋是昨天吃的。” 时机 孩子:“快!警察,我爸爸和邻居打起来了,打了一个小时了。” 警察:“那你为什么不早来叫我?” 孩子:“本来一直是我爸爸占便宜,可现在他有点不行了。” 夸耀 两个孩子各自夸耀自己的父亲。 “我爸爸是一个工程师,他什么都会造。你知道阿尔卑斯山吗?”一个小孩问。 “知道。”另一个说。 “那就是我爸爸造的。” 另一个小孩说: “你知道死海吗?” “知道。” “那…  相似文献   

10.
“其实我做了很多没人尝试过的事情,我知道什么是焦虑。” 张朝阳语气平静地叙述过去十年的点滴,仿佛那是别人的故事。 那也真就是“别人”的故事。十年,足以改变太多东西。张朝阳向记者如此描述他如今的状态:“对过去没有记忆,对未来没有奢望,我只活在当下”  相似文献   

11.
精彩岁月     
张自云 《人民公安》2014,(18):66-67
在《人民公安》杂志上看到《我的“公宣”岁月》征稿启事,不由得回想起那让我一生值得骄傲的日日夜夜。那一件件“公宣”往事记忆犹新。“公宣”让我想起了那一枚枚八分钱的邮票,让我想起了深夜伏案爬格子,让我想起了真枪实弹的现场,也让我想起了自学“公宣”时闹的一个个笑话,还有三次捧起三等功勋章时的荣耀。  相似文献   

12.
几年爸爸当下来,感到不容易。爸爸得兼有教师的知识和技巧,二者缺一教子难。我不知别人的小孩是怎样“刁难”父亲的。但我深受自己四岁的儿子“那为什么呢?”“那干什么呢?”的不断追问之苦。见到江河里的水,他会说:“爸爸,这水是干什么的呢?”我说:“水形成江河。”“江河是干什么的呢?”“滋润大地山川。”“滋润大地山川干什么呢?”……这样的追问可至无穷多,世上的爸爸有几个不被问倒!毕竟比儿子多吃几十年饭,多吃几十年盐和醋,想来想去,找到了应对“那为什么的呢?”的万全之策。这就是在他“那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记得那年的十月,我跨进了一个绿色的世界:绿装、绿被、绿色的大山。春天里,我们爬上了山顶那座孤零零的哨所。尽管艰辛,却迎来了春天,花儿开了,漫山遍野。这里没有村庄,没有人烟;只有老班长和我,还有那只叫“阿虎”的大黑狗。一天天,除了巡线,便是查电缆,唯一高兴的事就是对着大山喊,任凭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四年服役期满,我“解甲归田”。山道弯弯,一次次回眸凝视。我轻轻地问那绿色的哨所:“我走后你可孤单?”我轻轻地和“阿虎”道别,硬咽着嗓子喊:“大山──再见!我爱你──绿色的世界!”更难忘老班长送我的那句远非…  相似文献   

14.
婴雄 《协商论坛》2006,(10):43-45
广义而言,“土地”并不局限于物质层面。“我确定我就是那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而你是我的猎物是我嘴里的羔羊”,仿佛变成了这个转型时代的背景音乐。  相似文献   

15.
观点看法     
《观察与思考》2011,(10):8-9
你逼我捐钱,那不是跟“强奸”我一样吗?  相似文献   

16.
“基”情燃烧的岁月2006年大多数基金投资者都如沐春风般享受到财富快速增长的快乐。这一年里,北京电视台《天下财富》栏目主持人董丽经常被朋友逮住询问的话题是:“买那只基金好?”她说,“有些人根本没有耐心听我的分析,对我说,不用跟我讲那么多,直接告诉我哪只基金业绩好,分红多,就买那只基金好了。”  相似文献   

17.
开心乐园     
一误再误青年:“我的信……你有没有交给你姐姐?”孩子:”我姐姐不在家……我交给爸爸了。”青年:“哇!那你爸爸怎么说呢?”孩子:“我爸爸很生气……叫我退还给你。”青年:“那信呢?”孩子:“昨天你不在家……又交给你爸爸了。”我决定去买汽车的那天下着很大的雪,想到这样糟糕的天气里,销售商一定认为不会有顾客上门,我便信心百倍准备大肆杀价。正如我所料,当我进入展厅时,我是惟一的顾客。但销售商一开口,我准备狠狠杀价的希望便立即落空。“小伙子,”他快快活活地说,“你肯定想新车想坏了,这么糟的天气都跑出来买车。”一个盲人在人行横…  相似文献   

18.
开心岛     
寄信“你把那封信寄出去了吗﹖”女主人问有点愚笨的女仆。“寄出去了,”女仆回答道。“那你怎么把我给你买邮票的钱拿回来了﹖”“我没必要去买邮票,”女仆很自信地说:“我趁没人注意就把信投进邮筒了。”回电高中女学生发现我的儿子蒂姆具有不可抵抗的诱惑力。由于我的丈夫上早班,每天下午很早回家,经常接到蒂姆的女同学打来的电话并记录在我家的记事板上,如:蒂姆请回电话给苏珊、塞莉、珍等等。就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我回到家发现记事板上我那认真的丈夫用粗体字写着:“蒂姆,请给高中部的全体女生回电话。”有…  相似文献   

19.
老公的进步     
沈雪 《人民公安》2006,(17):53-53
今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忙着,突然接到老公的电话,有些神秘和期艾的语调让我感觉到了与往常的不同,还以为他遇上了什么大事。迟疑了半天,他跟我说:“我跟你说过的事,你千万别声张哟!”“什么事?那么神秘?”我还以为他在街上捡到了别人的钱包.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刚才从医院采访出来.看到警察在对面在追一个人,我想那肯定是个坏人,于是便追了上去,追了两条街,我把那人给逮住了。”“就你那小样,还能抓住人,少唬我一点。”“真的,我差不多追了千把米远才追上把他摔倒在地的。”“是一个瘦小个吧?”我有些不相信。“比我高,比我壮。”“你跟警察一起追的?”  相似文献   

20.
追求     
粉面桃花、出水芙蓉、梨花带雨、梅枝独俏不是我的追求;败柳残枝、枯藤老树、流水落花、地衣红皱更不是我的追求。寻觅着,我的追求……追求是“晨星奔教室,带月宿舍归”的“充实”吗?追求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致”吗?追求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悔”吗?青春的我感到有些迷茫。看那沙滩上破碎的细沙,什么样的人都能将它踩在脚下。面对宽广的大海,它甘心做那沧海一粟。终于有一天,创造了珍珠藏贝的奇迹。再看那水中沉静的鲤鱼,殊不知生来就要遭受被吃的厄运。抛开鱼肚时,人们才惊奇地发现沉静的背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