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怎样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特别是资本主义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成败的重大理论问题。二十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在认识资本主义过程中经历了艰难曲折的七个阶段,取得了两大理论成果: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实现是一个进步;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回顾二十世纪中国共产党人认识资本主义的历程,对我们今天合理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2.
能否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是事关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进一步解决认识资本主义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认识资本主义问题上有以下五条经验:要用辩证的观点认识资本主义;要用历史的观点认识资本主义;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资本主义;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来认识资本主义;要大胆地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3.
浅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养料,又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原则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90个春秋,大体分为三个“30年”。这期间,无论胜利和挫折,都与有否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息息相关。在党领导革命的头30年,党探索作为现代化前提的革命时期经历了困惑与解惑;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党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时由比较清醒再走向困惑;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党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实现了新的顿悟与跨越。历史经验表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三个关系最为重要,即继承和借鉴、共存和补充、辨析和吸纳。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学术界对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的不足,从邓小平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益政治建设经验完善我国政治制度这个新视角,研究了邓小平关于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建设的有益方式方法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策略和思想.进一步填补了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 ,如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 ,一直是一个复杂和充满矛盾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面前表现得更加突出。中国共产党不但为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奋斗 ,而且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奋斗。因此 ,党的资本主义政策往往成为一切政策的焦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 ,是在同中国的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 ;中国的经济建设是在同民族资本的复杂关联中发展的。发挥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优越性 ,同时利用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性 ,过去和未来都是不可偏废的正确的方针  相似文献   

7.
列宁具体分析了俄国的国情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引进和利用资本主义。这一政策为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也为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进一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论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程中,始终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正是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实践,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参政党建设在生动的多党合作实践中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主要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确保参政党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全面系统统筹推进参政党建设,进一步加强参政党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坚持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国外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进行了诸多角度各异、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认识,这对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无疑具有借鉴意义。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人在冷战后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