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朱刚 《法律与监督》2008,(11):40-42
一、不只是为了纪念 自1988年始,检察机关开展民行检察工作(准确的说是设置专门机构恢复民行检察)已有20个年头,但从1978年检察机关恢复重建算起,民行检察应是最年轻的一项检察业务。1999年7月,当我跨进加州花园B栋(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原办公地址。—编注)14-8那套临时办公室的时候,我并不明白民行工作所谓何物,  相似文献   

2.
刘春树 《天津检察》2009,(1):63-63,73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是检察机关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近年来,我们西青区检察院民行检察部门,在加大抗诉工作力度的同时,坚持以社会效果为标准 ,本着“群众的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在疏导案件当事人息诉罢访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梅亚兵 《法制与社会》2010,(34):277-278
民事行政检察,是检察机关重要业务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民行检察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开创民行工作的新局面的机遇随之而来。然而,民行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制约当前民行检察工作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瓶颈,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深化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岗位练兵活动,发现和培养优秀民行检察人才,提高全省民行检察队伍整体素质,同时也为新民事诉讼法的正式实施作好准备.根据高检院《全国检察机关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活动指导意见》的要求和《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意见》精神,省院政治部和民行检察部门于11月1日至11月2日联合举办了“全省检察机关民行检察十佳办案能手暨优秀办案人业务竞赛及培训活动”。这次活动是全省民行检察系统的一项重大赛事,也是推动全省民行检察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民行检察监督制度自1978年恢复重建以来,一直在颇具争议中蹒跚前行,文章通过对民行检察监督发展历史的回顾提炼出三点规律性认识:理论的争论和误区导致实践的停滞或缓慢发展;检法关系的博弈影响民行检察监督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在法律制度规定不完备的情况下地方检察机关的探索性实践具有重大意义。继而透视出我国整个检察制度发展改革中应完善的路径:加强检察理论研究,重视与学界的沟通与交流,为检察改革营造出良好的理论环境;重视检察改革中的外部关系,在合作共赢中推进检察制度改革;鼓励地方检察机关的创新型实践,检察改革应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6.
任婵 《内蒙古检察》2005,(3):18-19,11
公正与效率是诉讼活动追求的目的,也是民行检察部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要求,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用检察建议的方式建议法院再审,是检察机关在民行检察监督程序立法不完善的情况下.着眼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依据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在履行民行检察监督权上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检察机关的各项业务中,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起步较晚,在检察机关恢复重建10年之后才开始试点工作,其发展过程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不断繁荣、检察实践不断发展的历程。20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8.
基层民行检察是全国民行检察监督体制中的重要部分。由于一审民事行政案件大多发生在社会最基层,而基层民行检察部门与社会接触面最广,联系群众最多。因此,能否充分发挥基层民行检察的职能作用,对于“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现行法律和监督  相似文献   

9.
汪闻锋 《法制与社会》2010,(35):291-291,302
传统相邻关系纠纷日益复杂化,造成当事人向检察机关民行检察部门提出申诉的案件也逐年增多。本文是对某基层检察院民行检察部门近三年来办理农村相邻关系纠纷申诉案件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检察机关积极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检察工作改革,先后在公诉部门、控申部门、民行部门、自侦部门和侦查监督等部门实行了(主诉、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度。这些改革无疑给检察机关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在机关机构设置上确越改越繁,以通辽市科尔沁区检察院为例,从1979年1月检察机关恢复后的内设七科一室(审查批捕科、审查起诉科、经济检察科、法纪检察科、监所检察科、控告申诉检察科、政工科、办公室)到现在十科二室。机构设置越改越多。笔者认为这与形势要求不相协调。  相似文献   

11.
王赞 《天津检察》2010,(2):26-29
在现有民事行政抗诉制度框架内,上抗模式引发了司法资源与抗诉权力资源配置的冲突,导致各级检察机关民行办案工作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倒三角”形态,反映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模式的一些制度困惑,制约了民事行政检察进一步发展。改造上抗模式并通过构建多元化的监督模式激活基层检察机关的办案优势,减轻上级检察机关的工作负担,是解决民行工作“倒三角”问题的有益思考,也代表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王理想  王昊 《法制与社会》2010,(31):217-217
民行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重要的工作,本文结合民行检察工作的实际情况,就民行检察部门如何做好民行检察工作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民行检察承担着监督法院民事行政案件审理活动的职能 ,经过十多年来的运作 ,在司法实践中 ,逐渐显现出民行检察的责任和权利极不相符 ,严重制约了民行检察的发展。为此 ,我们建议 ,从立法上明确赋予检察机关以下职权。一是提起诉讼权。即检察机关作为类似原告人的身份提起诉讼 ,并启动诉讼程序。检察机关有权提起诉讼基于检察机关在民行诉讼中的身份是国家的代表 ,它享有的诉权是国家诉权 ,检察机关基于法律监督权而提起诉讼 ,是实行国家干预和处分相结合的原则的体现。检察机关提起诉讼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民事行政检察息诉工作是检察机关重要的工作内容。开展好民行息诉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我国现存在着重抗诉轻息诉,息诉工作机制单一僵化等系列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及检察机关高效履职的需要不相适应,迫切需要重构民事行政检察息诉的机制。通过进一步整合办案力量、完善民行检察办案流程和工作机制、改革考核制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等具体途径,提高息诉工作的质量效率,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民事申诉案件检察和解的理论困境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机关内设民事行政检察部门(以下简称民行部门),负责民事审判监督,对于具有民事抗诉再审事由的案件,可以依法提起抗诉。近几年来,民行部门对于一些案件也主持当事人进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后终止抗诉审查程序,以达到息诉罢访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关于检察和解,《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6.
记:您认为,去年的民行检察工作与往年相比,有哪些突破? 杨:去年全国民行检察部门除较好地完成了正常的民行检察工作之外,我认为,主要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可以说去年是民行检察工作的丰收年;二是民行检察改革全面推开。 记:去年是民行检察工作的丰收年,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杨:首先,全国民行检察部门的办案数量有较大增长,比前年增加四千余件,突破了万件大关,达到1.2万件。就全国办案的绝对数量而言,去年是检察机关开展民行检察工作以来最多的一年。其次,全国民行检察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监督》2007,(6):74-74
重庆直辖以来.城口县院民行检察业绩稳步发展.2002年至2006年连续五年位居重庆市前列。2007年元月,民行检察科被重庆市检察院.市人事局表彰为全市检察机关第二次“双先”先进集体。几年来共(提请)抗诉民行检察案件14件,均由上级检察院抗诉.法院全部再审改变原裁判.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2件.法院采纳后启动再审悉数改变.  相似文献   

18.
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强化了检察机关民行检察监督力度,助推民行检察制度的新发展。民诉法修改后检察机关民行检察工作仍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恪守法律监督的职能定位,在多元化的法律监督格局中积极发挥基础作用,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乃民诉法修改后基层民行检察工作发展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上,曹建明检察长指出,要适应工作发展需要,健全民行检察机构,有条件的省、市级检察院可以增设机构,逐步实行民事检察部门、行政检察部门分设。  相似文献   

20.
加强举报工作发挥“窗口”作用控告申诉检察厅厅长江礼友1994年,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继续深入反腐败的一年。我们应抓住这个机遇,发挥控申举报部门的“桥梁”、“窗口”作用,使检察机关“严格执法、狠抓办案”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此,控申举报工作要着重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