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山之石     
《公民导刊》2007,(7):5-5
江西人大:长期以来,协调难一直是影响立法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2006年,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协调工作规律的基础上,着手研究制定我国首个地方立法的协调制度。2007年5月29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江西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江西省制定地方性法规协调制度》,并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
《人大研究》2011,(8):50-F0004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宪法赋于地方立法权以来,我国地方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关于地方立法的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为了给地方立法研究成果提供一个发表的园地,辽宁省地方立法研究会主办了《地方立法研究》。《地方立法研究》确定每年编辑一卷,  相似文献   

3.
楚天窗外     
中国人大制度新闻协会成立中国人大制度新闻协会(简称人大记协)于1月18日在北京成立,94名经协商产生的第一届协会理事参加了第一次理事会。该协会是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群众性团体。其宗旨是团结广大新闻工作者,开展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宣传。(据《文摘报》)江西成立我国第一个省级地方立法研究会我国第一个省级地方立法研究会——江西省立法研究会于去年12月2日在南昌宣告成立。这个研究会旨在积极开展立法理论和立法实践的研究,撰写立法学术论文、专著,促进全省地方立法工作的发展和法规质量的提  相似文献   

4.
图片新闻     
钟鸣 《时代主人》2006,(7):45-45
6月19至20日.江西省立法研究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地方立法理论研讨会在南昌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立法研究会会长全文甫出席会议并讲话。副会长朱开杨、沈亚平、李锐、夏宏根、陈克林、王吉龙、余根水、陈志胜和立法研究会的理事以及论文作者计170余人参加会议。副会长朱开杨、沈亚平分别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5.
葛少芸 《人大研究》2009,(7):F0004-F0004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宪法赋于地方立法权以来,我国地方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关于地方立法的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但至今全国尚没有一个专门供地方立法研究成果发表的园地。鉴于此,辽宁省地方立法研究会决定主办《地方立法研究》。《地方立法研究》采取以书代刊的形式,初步确定每年编辑一卷,交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第一卷拟于2009年年底出版,希望广大地方立法实际工作者和理论研究人员大力支持,惠寄稿件。  相似文献   

6.
何水 《人大论坛》2009,(5):22-23
如何做好新时期我省地方立法工作,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笔者认为应着重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地方立法项目的来源和选择 从以往地方立法实践来看,立法项目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部门申报,这使得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择立法项目的视野过于狭窄,进而导致编制的立法规划和年度计划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开门立法,拓宽立法项目的来源渠道,确保编制的立法规划和年度计划能够充分反映民声、体现民意,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而明确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的合理定位以及所要选择的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明确循环经济地方立法重点,是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成功的关键。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循环经济立法的基础上,对循环经济地方立法问题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8.
立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前提,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地方立法工作的发展状况,客观分析立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力推进地方立法工作,是当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十届人大常委会产生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求开展立法工作,共制定和修改法规57件,批准南昌市人大常委会提请的法规案46件。回顾五年来地方立法工作历程,可以说,"着力提高立法质量"的思路已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地方人大常委会征集地方立法项目的渠道主要是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等。相对来说,地方立法项目的来源渠道比较狭窄,而且立法项目多是以公众利益单位形式出现,缺少直接来源于民间团体和公民个人渠道的地方立法项目和地方性法规草案。那么,怎样弥补地方立法在这方面的缺憾呢?笔者认为,进一步扩大地方立法的项目来源渠道,有偿向社会、公民和民间团体公开征集地方立法项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地方立法作为中央立法的补充,在我国立法体制中属于较低层次,存在着工作条件差、人员少、经费紧张、局限性大等先天不足,或者说劣势.这是人所共知的。而对于地方立法的优势,却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也少有专文论及。笔者以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地方立法也有自己的优势。如果只看到劣势.而不注意发现和挖掘地方立法的优势.就难以在地方立法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也就难以推进地方立法的改革.并在地方立法中有所作为,地方立法究竟有哪些优势呢?以笔者之管见,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协调难一直是影响立法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2006年,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协调工作规律的基础上,着手研究制定我国首个地方立法的协调制度。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八易其稿,这一制度终于出台。2007年5月29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江西省制定地方性法规协调制度》(以下简称《协调制度》),  相似文献   

13.
多年以来“宜粗不宜细”一直是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均采用的立法原则。地方立法承担的主要是具体执行中央立法的任务,这要求法律条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规定应当具体、明确、详尽。因此,根据地方立法的定位及其功能,地方立法应把“宜细不宜粗”作为立法原则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境立法的地方经验——以武汉和深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环境立法在具有合法性的基础上,同时以追求地方特色为价值取向,这就形成了我国环境立法的地方经验。武汉与深圳是比较研究的两个样本,在地方环境立法数量上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规章形式的灵活以及两市环境资源压力的不同;在地方环境立法修改的比较上,可以发现法律清理的周期性规律,以及透过修改内容所反映出的两市立法主体能动性的不同;在分析地方环境立法的地方性特色时剖析了两市不同特点的现实根源。通过对两市地方环境立法异同点的分析,力图反映我国环境立法地方经验之一面。  相似文献   

15.
尹保生 《云南人大》2008,(10):20-20,24
地方立法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是地方立法工作部门和立法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地方立法工作创新发展。做好新形势下的地方立法工作,要始终坚持讲党性、讲程序、讲传统。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高质量的地方立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地方立法的基本价值导向、地方立法中妨碍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表现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措施,对和谐社会建设与地方立法的关系以及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最早设立立法联系点是在2002年,这在全国尚属首创。建立地方立法联系点制度,在市、县设立地方立法联系点,是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在地方立法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整合立法资源,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探索,也是在立法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8.
发挥人大代表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作用,扩大人大代表参与地方立法工作,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指导思想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人民政坛》2011,(3):33-33
林琳在《人大研究》2011年第1期撰文《对实施性地方立法重复上位法现状的原因分析和改善设想》认为,实施性立法在地方立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实施性地方立法中大量重复上位法的情形在各地普遍存在.对地方立法造成了不小的危害?一是增加立法成本,浪费立法资源:二是助长立法者的惰性,使地方立法沦为形式主义的文本,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而降低其权威性;  相似文献   

20.
地方立法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坚持辩证立法理念,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做好地方立法工作,提升地方立法水平,对于科学调处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