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流浪儿的家     
春 5月的一天晚上,在新城区红旗街小海螺海鲜大排挡的一个雅间里,烛光闪烁,歌声悠扬。员工们踏拍而歌,为流浪儿藏仁海举办着一场别开生面的庆祝晚会,庆祝他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   藏仁海的乳名已无人知晓,只记得三年前上小学三年级的他,父母双亡,家无亲人,每天到邻居家吃饭,回家后孤苦伶仃一个人。学校放暑假的第二天, 10岁的他丢下书包,爬上火车,在火车过道里悄悄入眠。等他醒来时,见有人下车,他便随着人流走下火车,抬头一望,已落脚塞外青城。   从故乡齐齐哈尔来到这陌生的城市,既无亲友,又无谋生手段。饥饿…  相似文献   

2.
家有读书郎     
刘银珍 《人民公安》2011,(22):62-62
我是一个粗心的妈妈。已记不起7岁的儿子是啥时起喜欢上看书的。也不知道从啥时起,只要和他一起上街,都会缠着我给他买书。  相似文献   

3.
1998年杨旧良被选为闸北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从那一刻起,他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作为人大代表和煤气行业的职工,在自己的职业范围内为老百姓做点事情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相似文献   

4.
他抢劫了自己的家,还带人欲强奸继母。他,一个14岁的少年,因父亲的再婚让他失去了家,失去了爱。四年的刑期,为了还他一份爱,为了再给他一个家,心存歉疚的继母为他买来了萨克斯,让他学的第一支曲子就是《回家》……  相似文献   

5.
我从省里调到南京市台联工作不久,一天,同事们对我说:“有一位85岁高龄的台籍老兵范天喜,居住在江宁县东山镇敬老院,他孤身一人,咱们是否去看他一下?”我欣然同意。因为对范老先生,我在省台联时就有所了解,他可算南京市最年长的老台胞了,是我们的老前辈,当然应去看望他。我们驱车到了东山镇敬老院。敬老院的领导热情接待广我们,并详细地介绍了范天喜的近况。范天喜老先生在1996年4月转入东山镇敬老院。因为他是离休干部,又是一位老台胞,镇党委和政府十分关心范老的晚年生活,要求敬老院指定专人护理,一天24小时不间断。为保…  相似文献   

6.
顾朝清 《今日浙江》2008,(13):49-49
在武警温州支队“站在前沿看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上,城区大队大队长葛关富结合自己家庭发展壮大的经历,谈起了改革开放30年来,他对党的富民政策的认识。下面是他的叙述——  相似文献   

7.
作为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民建会员,汪亮的职业如果不用通俗的方式表达,完全可能让读者感到枯燥。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童年记忆是珍贵的。他出生于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家庭,父母对长子和次子兄弟俩的名字自有一番考虑,借助于那首《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给他起名叫汪亮,弟弟则叫汪明,表达父母对新中国成长与发展的期盼。从父母的角度,希望儿子长大能为国家服务。  相似文献   

8.
萍水相逢,谱写了一段人间真情2000年初夏的一天,一夜小雨,把山东省济宁市郊野的天空洗得瓦蓝。田野里一片油绿,拔节的小麦像十月怀胎的孕妇,在微风中显得步履蹒跚。一大早李攀奇就起了床,看着远处一望无际的田野,心里有一种无比的喜悦:承包了这片土地,一年比一年收成好,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他想着今天到市农机公司买些农机配件──为麦收做准备。想到这,他向妻子打了声招呼,骑着自行车向市区驶去……出了农机公司的大门,李攀奇看了一下腕上的表,已经是12点多了。由于路两侧积有雨水,前面的路显得很窄,他想骑车过去,可是中…  相似文献   

9.
李苏章 《协商论坛》2008,(11):57-57
麦加其是我在沙特认识的第一个好朋友。一天,他热情地邀请我和翻译去他家做客。在他家的客厅里,我被墙上一幅精美的人物画吸引住了。真是太美了,画中的老人栩栩如生,像孔圣人那样威严、安详。我目不转睛地观赏着,禁不住连连夸道:“这幅画真的不错,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人物画。”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在互联网上搜索“上海最忙碌警察”,就会找这样一段文字:国庆节的南京路那是人山人海啊!当我路过南京东路和福建路的街口时,看到一名为游客热情服务的人民警察。他的嗓音已经嘶哑,不知这些天,他要为多少游客义务讲解介绍。  相似文献   

11.
西山 《今日广西》2010,(19):22-24
“这孩子唇腭裂的情况最严重,”赵国文掀开床边的帘子,略微弯腰,低头看着襁褓中的孩子说,“将来做了手术,希望他能漂漂亮亮的,所以起名叫吉俊。”他掖了掖小花被,动作非常轻。赵吉俊是赵国文第14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不到半个月大。2010年10月的早晨,不知是谁把小吉俊放在老赵家门口,“用纸箱子装着,  相似文献   

12.
家熹没走     
赵家熹和我都是北京65中的“老三届”,80年代初我在市青联机关工作,他又是青联委员,因此,很熟悉。他从乡下回来后,在景山学校任高级教师、在北师大艺术系任副教授,直到去年阳春时节去世。他生前是首都著名的中青年书法家、北京市政协委员……他出道较早却始终没有大红大紫,想是性格使然。可是,在3月23日送他的日子,八宝山人山人海,有3000多人参加了告别仪式。《北京晚报》发表了苏文洋的《家熹走了》,让读者柔肠寸断。当时我就想写《家熹没走》,写写我对老朋友的怀念和他对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写写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大》2012,(1):56-56
海尔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致力于为全球用户创造价值,成为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海尔集团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在他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海尔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相似文献   

14.
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仁哲里木镇塔拉艾里,养育出了一名赋有“人道、博爱、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蒙古族民间名医王布和。他的诊所平时每天的就诊量达到70多人(次),在高峰期超过200人(次),住院患者150多人(次)。一个草原深处的博爱救助站.哪儿来的这么大吸引力?原来,这一切都因王布和实施博爱救助和他独特的行医理念。在他的诊所,  相似文献   

15.
中国柑桔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农艺系教授沈德绪,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郊区,门岁即离家到嘉兴秀州中学读书,不久,因抗日战争爆发,在日本侵略军的炮声中逃到江西赣州基督教联中读书。此后直到1998年12月10H,已76岁的沈德结才在江南的寒风中再次回到阔别了周年的母校--嘉兴秀州中学。他为母校的师生们介绍了自己苦学成才的事迹,还为母校带来了有关果树和蔬菜有种的科技资料,以及他自己的各种奖状、奖品,并把其中6件珍贵奖品赠送给母校的6位优秀学生和教师,使全校师生受到很大鼓舞。辛勤耕耘成就傲人沈德绪于194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  相似文献   

16.
家风家魂     
正父亲十二岁那年,爷爷因为一场瘟疫离开了。长兄如父,父亲用他毅然的男人气魄,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无法想象,那些年的父亲是经历了怎样的艰辛才把他的妹妹们拉扯大并送进了学堂。如今姑姑们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和殷实的家庭。而当年的他,大字不识。  相似文献   

17.
王宏建 《春秋》2012,(1):55-55
看到雷家民的艺术作品,我不禁为之一动.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感动。雷家民的花鸟作品来源于生活.自然造化给了他无穷的灵感.南来北往的艺术写生,使他能够在感悟自然的节奏中驰骋激情.对自然的概括、变形,使他的作品既充满了生活情趣.又传达出他对自然的移情、内化后所提升出来的主观审美.具有清新灵动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刘顺 《半月谈》2003,(16):79-82
来自乡村的强权总统 1937年4月28日,萨达姆出生在巴格达北部提克里特城郊外的一个小村庄。萨达姆这个名字在伊拉克并不很常见,它的阿拉伯语原意为“坚定不移的战斗者”。谁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他成了伊拉克历史上最强有力的领袖。  相似文献   

19.
铮铮家国情     
陈斯雅 《当代广西》2014,(20):48-48
正1979年,南疆战场硝烟漫天,18岁的隆志勇参军入伍。之后连续8年,他一直战斗在边防一线做对敌侦察工作,多次与敌军特工人员面对面展开生死搏斗,先后120多次执行边境敌后侦察、边境排雷等任务。战争是残酷的,但在后方,热心人在为这位适婚边防战士的婚姻张罗。隆志勇和绝大多数军人一样,面临找对象的"老大难"问题,有热心人一连给他介绍了7个姑娘都没有成功,因为姑娘们都觉得侦察兵工作太艰苦、太危险。"那时候我们经常说,找个对象比抓敌人还难。"回忆当时的情景,隆志勇笑道。1985年春天,部队一位家属将杨红艳介绍给隆志勇,交往半年后,杨红艳和父母亲都觉得他心地好、为人正直、作风扎实。  相似文献   

20.
2000年,何烈辉24岁。那年5月,他只身前往非洲创业。如今,何烈辉已经跑遍了绝大多数非洲国家,他的梦想也从最初单纯的“赚钱”变成“与非洲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