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丽 《求索》2007,(12):192-193
媒体的飞速发展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也毫不例外受到其深刻影响。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媒体的影响力不容置疑。本文通过对语言实际生活的考察,从媒体对语言规范、词汇发展变化和语言流行趋势的影响三方面对媒体的语言影响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曹凤霞 《人民论坛》2010,(10):198-199
语言是动态系统,词汇是最活跃的部分,对社会发展变化也最敏感,是观察社会生活变化的窗口。当代新词语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能够反映新时期新观念、新事物,跳动着时代的脉搏。通过对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新词语的考察,探讨新时期语言变异的类型及其成因,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共变规律。  相似文献   

3.
赵冬丽  司汉武 《前沿》2012,(13):171-173
语言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不同历史时期都具有当下时代特质。大众语言,这一特定的语言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有着新的变化。本文试图通过文化社会学的新角度探究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进而明确新时代下大众语言的变化与中国社会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更客观地认识大众语言的社会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4.
张向真 《求索》2014,(8):81-85
中国当代语言哲学理论维度的嬗变思潮与西方社会的发展变革、语言学思想和语言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契合。当代哲学因其固有的神学——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论性质,陷入逻各斯中心主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困境,然而,语言作为社会生活的产物,社会的快速发展,必定会带来语言的急剧变化。因此,对中国当代语言哲学范式转换机制及其构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媒体的飞速发展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也毫不例外受到其深刻影响。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媒体的影响力不容置疑。本文通过对语言实际生活的考察,从媒体对语言规范、词汇发展变化和语言流行趋势的影响三方面对媒体的语言影响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11,(1):60-60
国家语委近期发布了2009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396条新词语是从2009年全年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出现的10亿多字次的语料中找到的。  相似文献   

7.
曹凤霞 《求索》2012,(1):110-112
21世纪以来,中国语言生活颇为活跃,新词新语层出不穷,它们不仅显示了汉语用词的特点和规律,还能及时地反映汉民族动态的语言生活,并通过这些新词新语展现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以及人们的精神风貌。文章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考察2000年以来产生的新词新语与汉民族动态的语言生活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法律外围不良的语言环境对法律语言具有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力,是法律语言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影响人们的语言和思维而不被人们注意的各种不规范的语言现象,也就是法律外围的语言病毒。  相似文献   

9.
高秋萍 《人民论坛》2013,(7):152-153
从语言的“网络外部性”角度分析,中国商务区工作语言应该是“国际语言”英语。在汉语环境下,国际语言的推广虽然受到一定的阻碍,但研究西方语言理论有助于解决交际话语背后的因素冲突。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揭示了语言使用及人类生活的对话性本质,并且揭示了平等对话的重要性,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社会建设领域,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11.
符平  郭经宇 《探索与争鸣》2023,(1):122-134+179-180
在三重语言市场中,内部和本地语言市场扩张同外部语言市场反蚀形成的双重运动是语言多样性式微的机制。现代社会不断增强的流动性和开放性提供了内部语言市场和本地语言市场弱扩散的机会,同时也使外部语言市场迅速蚕蚀内部和本地语言市场。其中,三大机制形塑了这一双重运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分别是作为经济机制的生计模式、作为社会机制的语言功能和作为权力机制的语言政策。随着人的生计模式由传统转向现代,语言功能从以生活需求满足为主转向生活、生产和发展需求满足并重,旨在统一语言以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的语言政策赋予了外部语言市场的强反蚀能力。而弱扩散和强反蚀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内部和本地语言市场逐渐被稀释。京族聚居区语言变迁的典型个案说明了三重语言市场在民族地区语言变迁现象中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在民族地区迈向共同富裕的社会景观和统一语言市场的进程中,需要更多创新的政策工具和社会行动来维系多样化的语言景观。  相似文献   

12.
字母词在中文媒体语言中的渗透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语言现象,是当今社会发展变化在语言领域的一个反映.这一现象既是英汉语言大规模接触的语言结果之一,又与社会经济全球化、英语国际化、英语具有较高市场价值有关,还与我国宽松的社会语言环境、宽容的社会语言态度、较强的外来语言文化认同感密不可分.主流媒体应担当起引导社会语言生活的职责,理性规范使用字母词,营造利于媒体语言应用和汉语健康发展的良好语言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陌生化”理论与小说创作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技巧上说 ,文学就是用不平常的手段表现平常的生活 ,以获得“陌生化”效果。“陌生化”理论被运用于小说创作中 ,首先表现在将惯常的生活变形 ,把“故事”变为“情节” ,表现在对叙述的组织和表达上 ,更突出地还表现在语言的运用上 ,通过非常规语言 ,使语言奇异化 ,“陌生化”理论可以使我们站在新视点上重新观察生活、审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新和奇 ,提高小说创作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4.
周宝芯 《前沿》2013,(4):163-164
通过语码转换和新马华语的使用,新马华语电影向世人展示了新马两国的语言混杂现象。语言混杂现象是多种语言接触与融合的社会自然产物,是一种无法避免的语言常态。只有在变化与规范中找到平衡点,一种语言才能具备完善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5.
孙妙  陆文军 《今日广西》2008,(19):39-40
“囧还没走,槑又来了……”这是网络上一位大学生的MSN签名。“囧”和“槑”,这两个绝大多数中国人可能都不会念的古汉字,如今却在网络的各大BBS、个人博客、聊天对话中频频出现,成为众多新生代网民的新宠。这些“怪字”在花样不断翻新的网络语言中并不稀奇,各种符号、数字、字母、字符都被网友们不断演绎成各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语言进入网络世界,并广为流传。而且,这种“创新”语言也在不断地向我们的现实生活渗透,成为年轻人中的流行语。那么,这种新语言方式会否冲击我们的正常语言规范?会不会让正在学习语言的学生产生某种迷惑?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当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形态亦出现了新样式、新格局、新品质。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很多从未遇到的问题困扰着人们。然而,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显得生机盎然、活力四射、丰富多彩、昂扬向上。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说,这种生活变化就是: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了,更有奔头了,更有动力了。借助“动力”这个比喻,可以说,当代中国人生活形态变化的表象背后有着强大的生活动力。作为社会发展的社会心理资源,生活动力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和社会心态的风貌。那么,当代中国人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中国语言生活健康多彩,反映着发展进步中的中国.《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语言文字规划纲要》)描绘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蓝图;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蔚然成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和规范迈上新台阶;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取得新成就;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成为社会共识;热词新词不断丰富语言生活;语言热点问题广受关注;媒体用字用语稳中有变;语言文字合作与交流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族群组成的客观条件之有形特色之一,具有与他者最容易区分的特征。语言背后隐藏着各族群不同的文化习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任何语言政策的拟定与执行深刻反映着政治角力与权力较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以及语言权概念的提出,各英语国家的语言政策也作出相应调整,从英语独尊到尊重少数族群的语言和文化,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我们选择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既有原住民,又主要是移民的英语国家,从语言权的角度,对其语言政策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使用母语作为一种基本人权,通过法制和草根运动将母语和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加以保护,有效维护语言的生态平衡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这些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语言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玉屏 《求索》2010,(8):74-75,97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伴随城市化而出现的一个新兴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着既不同于城市居民又不同于留乡农民独特的群体特征。语言行为是农民工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农民工为适应城市生活环境所做出的语言行为调整及其进城务工期间语言行为上的种种表现,既是传统中国乡土文化的彰显,又是城市现代文明的映射。联系农民工社会行为的多方面表现,对农民工语言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不仅可以认知农民工语言行为的特点,还可以揭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变革深层次的历史文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思想工作》2009,(7):23-23
毛力群、周伟红在《文化学刊》2009年第3期撰文指出,根据媒介环境学的理论,得出了语言是一种媒介环境的观点。主动性的角色、人的延伸的认识也将促使语言的研究方向或者焦点发生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对语言研究的丰富和拓展,是研究范围和领域的扩大。在新的研究取向上,以下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加大比较研究,在注重语言共性研究的同时更注重语言的差异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