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美非正规就业及其应对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辨析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等概念,本文重点考察了拉美国家在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生产性吸纳和就业不足并存"以及债务危机和经济低速时期"非正规就业异常膨胀"等特征,进而说明政府在对待非正规就业问题上的态度转变.面对拉美地区非正规就业还将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文章建议公共政策应该分析非正规就业的原因并区分不同类型.测算非正规就业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以制度创新来应对挑战.应注重降低非正规就业的成本、增加正规就业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拉美多国先后出台并实施了旨在推进非正规经济向正规化转型、提高就业质量、减少非正规就业的系列政策,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长期看,这些政策的效果并不稳定和持续。目前,拉美仍是全球非正规就业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本文拟以国际劳工组织对非正规就业的定义为视角,对拉美国家促进就业正规化政策的维度、特点及其初步效果进行分析。2013年第19届国际劳工统计学家大会对非正规就业指标进行了核准,明确了非正规就业和非正规部门就业的统计口径,为世界各国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拉美各国非正规就业形成的原因虽有不同,但自营劳动者和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占比过高,是导致其就业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促进正规就业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同时也需要政府通过法律、信贷、劳动力教育培训等多种手段与途径,建立健全对非正规就业的监管系统,有效推动"体面就业",降低非正规就业率,实现社会就业公平。  相似文献   

3.
一 国外对拉美国家非正规经济的研究“非正规经济”在拉美国家是一个普遍现象。国外学者和有关机构对拉美非正规经济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 ,把非正规经济定义为低效率的边缘性活动 ,把非正规部门的就业看成是一种“就业不足现象” ,认为非正规部门属于被排斥的部门。这种认识体现在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拉美就业计划等关于发展中国家个案研究的一系列研究报告中。这种观点认为 ,非正规部门的就业具有反周期性的特点。在经济高增长时期 ,非正规部门缩小 ;在经济下降时期 ,非正规…  相似文献   

4.
拉美非正规部门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量非正规部门的存在是拉美国家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经济现象之一。本文阐述了拉美非正规部门的起源、发展及当前的一些新特点,并从社会和经济层面分析了影响非正规部门就业增长的原因。拉美的非正规部门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高城市贫困家庭收入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降低拉美城市的就业质量,加重城市的就业矛盾,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并给国家税收的征收和监管带来麻烦。参加组织和受教育程度这两个因素对非正规部门工人的政治行为有显著影响。在民众主义国家,非正规部门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尤其明显。政府有必要通过提供各种支持和优惠政策为非正规部门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将非正规部门纳入政府的社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5.
在拉美国家,非正规就业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21世纪以来,已在国际上探讨40年的非正规就业正式被纳入国际统计的范畴。21世纪拉美国家劳动力市场发生的主要变化有:经济活动人口上升,劳动参与率节节攀升,女性劳动参与率大幅提升,但总人口增速放缓,且失业和非正规就业水平居高不下;拉美国家吸纳劳动力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提升。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金融危机等众多因素导致拉美非正规部门就业长期维持在高水平上,非正规就业为拉美国家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失业问题以及缓解贫富分化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非正规经济是当前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 ,全世界约有 7.5亿~ 9亿人依靠非正规经济活动维持生活。在拉丁美洲 ,非正规经济问题日益突出。 90年代以来 ,拉美国家的非正规经济得到显著发展。它在拉美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 1 990年的 44.4%上升到 1 998年的 47.9%。所谓非正规就业 ,是指那些家庭服务者、非全日制的钟点工、临时工等 ,还指那些劳资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或有合同但没有对雇用时间和待遇做出明确规定 ,得不到法律保护的就业。国际劳工组织对非正规就业的特点有如下论述 :主要依赖本地资源 ,家庭所有制 ,…  相似文献   

7.
作为发展中国家,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或者说是"外向一内向一外向"三种"钟摆式"的发展模式,因而拉美国家的劳动力就业也呈阶段性的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来拉美劳动力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就业具有不同的特征: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口替代工业化对劳动力的吸纳;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导致就业恶化;20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政策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拉美劳动力就业出现的突出问题是:大规模、无序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造成拉美的"超前"城市化;具有反周期特征的非正规就业成为提供新增就业的主体;经济全面开放带来的贸易增长和就业变化掩盖了国家间和部门间的差异性.拉美国家在就业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就业政策选择的启示是:就业增长在长期内取决于经济发展模式而非增长速度;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契机认真研究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巴西的非正规经济与就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正规经济 ,也称灰色经济或地下经济 ,是国家经济中一种占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形式。由于非正规经济本身所产生的条件以及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在非正规经济的发展水平上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一般而言 ,发展中国家的非正规经济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解决就业问题方面的作用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据国际劳工组织 1 996年的统计 ,全世界约有 5亿人口从事非正规经济活动 ,并以此作为主要的谋生手段。非正规经济最为“发达”的是非洲国家 ,经济落后的冈比亚、加纳、马里和乌干达从事非正规经济的人口占就业…  相似文献   

9.
拉美的非正规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 2 0年来 ,非正规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 1 997年以前 ,在非正规经济部门就业的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拉美地区为 5 5 % ,亚洲地区为 45 %~ 85 % ,非洲地区为80 % ;非正规经济部门的收入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正规经济部门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比重也很高 ,约占非农业部门GDP的 45 %~ 6 0 % ① 。非正规经济部门的定义非正规经济部门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但在如何定义非正规经济部门的问题上存在许多争议。目前 ,国际劳工组织对它的定义具有较大的影响。“非正规经济部门”一词最早是由国际…  相似文献   

10.
关于非正规经济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 0 1年 7月 3 0~ 3 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和经济研究室联合召开了“拉美国家非正规经济现象问题”研讨会 ,对非正规经济的含义与界定 ,拉美地区非正规经济的起源、发展与现状 ,拉美国家对待非正规经济部门的态度与政策 ,非正规经济部门的作用及其对拉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以下刊载这次讨论会的发言及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