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菊 《瞭望》1990,(39)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今年4月18日,李鹏总理在上海向海内外宣布中央同意上海开发、开放浦东,揭开了建设这一历史性工程的序幕。9月10日,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又专程来沪发布了一批经  相似文献   

2.
1990年2月中旬,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国家计委副主任兼生产委员会主任叶青带领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前来上海现场办公,实地考察了浦东,听取了上海市领导人关于开发浦东前期准备工作的汇报. 4月18日,李鹏总理亲自来到上海向国内外宣布:"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要加快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是我们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我们欢迎外国的企业家以及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投资参加浦东的开发,我们将为此提供优惠的合作条件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 "开发浦东、开放浦东,这对于上海和全国都是一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事情.我希望上海的同志们把开发浦东的事情办好,使上海焕发出  相似文献   

3.
最近,李鹏总理视察上海工作期间,宣布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开发浦东、开放浦东,对于上海和全国都是一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事情.把开发浦东的事情办好,这是我们上海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里,笔者就开发浦东的目标和构想,谈一些初步的看法. 一、开发浦东的基本目标开发浦东地区是上海人、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夙愿.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就提出过浦东、浦西统一规划建设东方大港的设想.最近五十年来,上海的城市规  相似文献   

4.
浩荡东流的黄浦江,象一条银色的绸带,将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一分为二:浦西、浦东。在上海开埠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这座城市的发展始终局处一隅,隔江相望的两岸,差别竟如此悬殊:浦西,高楼林立,市井繁荣;浦东,“农田连阡陌,江海空自流。” 时光流逝。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亲临上海,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郑重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重大决策,浦东一下成了世人瞩目的热点地区。而今,500天过去了。人们自然要问:浦东变得怎样了?  相似文献   

5.
一自1990年4月李鹏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以来,已经有三年的时问过去了.三年来,特别是去年年初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发表以后,浦东开发区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南浦大桥和杨高路的建成通车,极大地方便了浦江两岸的交通联系;杨浦大桥正在抓紧施工,内环线浦东段年内可全线贯通.三年内,共有近800家外资企业,1400多家内资企业来浦东落户,基本建设搞得热火朝天,一大批企业已建成投产.这三年内,整个浦东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预计今  相似文献   

6.
今年四月,李鹏同志在上海视察工作时,郑重向世界宣布: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随及,在上海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委领导朱镕基、黄菊等同志又谈了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设想.本着"面向世界,面向二十一世纪,面向现代化"的战略思想,把浦东建成一个设施配套比较齐全、现代化的外向型的工业基地. 现在,摆在上海人民面前的是怎样编制好浦东开发的总体规划?怎样实施新区的建设?带着这个问题,我又重温了经典著作.我深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来源于实践,又对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浦东开发中,充分运用这个  相似文献   

7.
上海正进人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巨大转变上海正面临加快发展的极好机遇上海率先注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抓好四个环节一、上海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九十年代上海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自李鹏总理1990年4月18日在上海大众汽车厂向全世界宣告开发开放浦东至今已经3年多了。这3年来上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八十年代里,由于背着历史的包袱加上传统的计划体制的影响,上海的GNP增长率还不到全国的平均数。在八十年代全国出现过的几次经济波动中,每一次上海都比全国经济先跌到谷底,而…  相似文献   

8.
浦东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实行特殊政策、先行改革的开发区,面积为522平方公里。浦东成陆不过700多年,设置川沙县才80多年,属于上海的一块‘“新大陆”。在浦东开发开放之前,熟悉浦东的人并不多,就连本市居民也很少到过这块大上海的“乡下”。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90年4月18日,李鹏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上海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新区之后,浦东一夜之间成为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经过八年多的开发,如今浦东新区作为特定的区域概念而名扬四海。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历…  相似文献   

9.
我们已经入20世纪90年代的最后一年,即将迎来新世纪的灿烂曙光。中国的改革,进行的是区域性推进的战略设计。邓小平在80年代初领导打响广东战役。90年代,他老人家在刚峻工不久的南浦大桥上感叹地说,没想到上海人这么聪明能干,给上海的优惠政策晚了五年。1991年4月李鹏总理在上海宣布浦东开发开放作为上海强劲发展的信号,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如强劲的东风,上海的发展获得百年未遇的良机。十四大、十五大报告,作为中央文献,写入地方的只有上海。上海成了全国改革大局上的重要棋子。著名学者刘国光说…  相似文献   

10.
陈联 《瞭望》1988,(17)
4月9日,七届人大一次会议表决决定,李鹏任国务院总理。59岁的李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四位总理。 在此以前,去年11月24日,六届人大常委会二十三次会议作出决定,同意赵紫阳辞去国务院总理,由国务院副总理李鹏任国务院代总理。12月1日,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赵紫阳、李鹏正式交接工作。从那天算起,到今年  相似文献   

11.
李鹏总理于6月29日至7月12日相继访问奥地利、德国和罗马尼亚。李岚清副总理等高级政府官员和30多位大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随访,体现了经贸关系是李鹏总理这次访问的重要内容和一大特色。 李鹏总理访问的第一站是奥地利。去年4月弗拉尼茨基总理访华,是历史上奥地利总理首次访问中国。这次李鹏总理访奥也是两国历史上第一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是中国走向未来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上海振兴、腾飞,迎接挑战的关键时刻.1990年4月18日,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加快开发浦东,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一项跨世纪的宏大工程开始了. 一、浦东开发是中国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占地350平方公里的浦东新区,地处我国海岸线的中点,又是长江黄金水道的终端,紧靠基础雄厚的上海老市区,背倚物阜人丰的长江三角洲,面对太平洋及东南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开发这块黄金宝地意义极其重大. 一是重振上海金融贸易中心的雄风,更好地发挥对内、对外两个辐射面的作  相似文献   

13.
进入1990年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揭开了新的一页. 其表现之一,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频繁前往经济特区和开放地区考察,运筹开放大计: 1月28日至30日,李瑞环同志视察深圳,后又视察福建;1月31日至2月7日,宋平同志考察海南;2月7日至11日,李鹏同志考察深圳、惠州,2月24日至27日又考察厦门;2月23日至26日,乔石同志考察上海;3月28日至4月8日,姚依林同志率有关部委负责人视察上海,专题研究浦东开发工作;5月12日至17日,江泽民同志考察海南,6月19日至27日,又考察广东. 江总书记在海南谈到洋浦开发问题时说,引进外资成片开发,纯属商业性行为,不存在损害中国主权问题.这番话彻底澄清了所谓"开发区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1,(46)
中国 李鹏总理在山东考察农业 10月26日至11月4日,李鹏总理在山东考察农业时说,中央即将集中研究农业问题,全面总结农村工作,以进一步提高全党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推动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使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五年来,浦东的开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开始进入由基础性建设向功能性建设转变的新阶段.作为一项重大的科学决策的产生,不但包括了由政府组成的专家咨询班子长达数年的多方面论证,而且在进入政府操作运行的程序之前,还包括了许多有识之士从学者层面提出的呼吁、进言和建议.就后者而言,早在80年代前期,就有较为系统完整倡议开发浦东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专家金瓯卜同志.  相似文献   

16.
注重市场,热心证券,是当今我国经济生活中两大新景观。 6月10日至29日,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公告天下,宣布它将在代理发行33亿元中央企业投资债券时,扔掉用惯了的“行政分配”手段,采纳国际市场规则,向社会招标,通过市场竞标,组织承销团来承购包销这些债券。这在我国还是首次,在金融界引起热烈反响。 筹资方式一大革新 消息传出,5天内便有全国35  相似文献   

17.
一、浦东新区政策的定位与导向浦东是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凝结着老一辈革命家对上海振兴的重托和期望,倾注着新一代中央领导人的深切关怀和支持,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浦东新区的政策定位,对于浦东的发展和上海的振兴极为有利.浦东新区政策归纳起来共二十四条,它不仅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条政策、特区九条政策,还有浦东新区新有的五条政策.可以说中央给上海的政策是集各地城市改革优惠政策之大成,并另给了一些特殊的政策.浦东新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1,(44)
中国 新华社播发江泽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0月21日,新华社播发了江泽民1991年9月27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日,首都各大报纸均刊登了这一重要讲话。 老挝总理坎代·西潘敦访华 应李鹏总理的邀请,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总理坎代·西潘敦10月22日到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1,(31)
中国 李鹏主持召开皖苏浙沪抗灾救灾会议 国务院总理李鹏在21日晚结束对安徽、江苏、浙江三省灾区的考查后,22日到上海主持召开了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三省一市负责人会议,贯彻7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研究如何进一步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和怎样进一步治理淮河、太湖等问题。会上李鹏对抗洪救灾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首批捐款拨往灾区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2,(16)
中国 李鹏会见亚太安全问题研讨会代表 李鹏总理4月6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中、美、日、俄“关于亚太安全问题”四边研讨会的代表。李鹏在会见中强调,中国处理国家关系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线。他说,中国愿为东北亚、乃至整个亚洲和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