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内的资源整合、联动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会大大减少经济增长的成本,增强区域经济的活力。随着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国际产业、资本大举向长三角转移,以及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和经济一体化面临着重大机遇。启东将牢牢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区域联动,接轨大上海,融入大上海,实现大发展、大跨越。我们策应跨江开发,全面接轨上海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扩大开放为突破口,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策应跨江开发,整…  相似文献   

2.
正吴江作为江苏省唯一一个全域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地区,承担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窗口的历史使命。吴江政协坚持以高站位、高视角、高"言值",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为吴江坚定走在示范区建设最前列注入"政协动能"。  相似文献   

3.
王明辉 《群众》2022,(10):43-44
<正>吴江地处江苏省最南端,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苏州主城区,是费孝通先生笔下乡土中国的实践基地,是如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地理中心,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不仅带动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也形成了江南韵、小镇味、现代风交织共鸣的独特水乡风貌。近年来,吴江在打响“中国·江村”品牌的新语境下,围绕“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总体愿景,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的重要举措,在全面完成农村户厕高标准改造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车辆“一卡通行长三角”将成为现实。2006年,长三角高速公路将实行联网收费。实现联网收费后,车辆在长三角高速公路网中只需一次停车缴费,就可网内畅通无阻。这将大大加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也是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基础。今后长三角联网收费区域将包括上海市高速公路整个路网、浙江省高速公路整个路网以及江苏省高速公路长江以南路网。据了解,截止2003年底,上海共有高速公路240公里,收费站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0,(17)
正面对疫情影响,长三角地区化被动为主动,用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三省一市通过更紧密的协同、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更高质量的发展,释放一体化的红利,保持经济"主引擎"全速运转。近期,全国各省市区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出炉。长三角三省一市中,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一季度GDP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不过,按照中央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三省一市正在抓紧施工,通过更紧密的协同、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更高质量的发展,释放一体化的红利,保持经济"主引擎"全速运转。  相似文献   

6.
三月下旬,在举世瞩目的中国新一轮宪政架构高层在北京答中外记者会的第三天,从欧美到亚太,从港台到大陆,中外多国经济专家和数百家媒体几乎在关注伊拉克战局的同时,都将视野投向了中国东部的长江三角洲,投向了上海西郊宾馆,“睦如居”前一批批频频穿梭往来的沪、浙、苏高层官员。 “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融入长三角,实现新跨越”,愈来愈多的迹象表明——中国“长三角”,这个声名日隆的区域正开始了她在新世纪的新一轮重整与组合,她的融合与共赢,不仅可能为中国经济巨轮的新航线领航,而且还极有可能驱动世界经济的下一轮复苏。 那么,作为第一时间就驱步与上海、江苏握手的浙江省的党政领导,又将如何描绘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美好蓝图的第一笔呢?本刊记者通过现场跟踪采访,将他们对此重大战略决策的思考及对新一轮长三角合作热潮兴起后的打算择要整理,以飨中外读者。  相似文献   

7.
目前江苏省吴江市累积利用外资已达20亿美元,其中台资占90%。是什么“秘密武器”使吴江利用台资在短短两三年间翻了两番多,改变了其外向型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王庆华 《群众》2020,(3):25-26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吹响了奋进的号角,点燃了党员干部投身高质量发展的火热激情。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讲话中强调,要更大力度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吴江全域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对此,我们明确提出“勇当先遣队、勇做领头羊、快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勇当先遣队,就是要对照示范区打造世界著名湖区的目标要求,保持“归零心态”和“奋斗姿态”,做到站在新起点,确立新目标,开拓新领域,勇攀新高峰,实现新作为。勇做领头羊,就是要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更加鲜明的导向,推进民营经济再次腾飞、再攀高峰。乘势推动吴江高质量发展快上新台阶,就是要聚焦示范区、聚力一体化,以战略思维、国际视野、一流标准打造“创新湖区”,建设“乐居之城”,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推动吴江高质量发展快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从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和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出发,全力打造环杭州湾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这是嘉兴实施“工业立市”战略、推进经济新一轮增长的重大部署。围绕打造“浙江省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的前沿区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点区,长三角临港型工业的新兴区和区域物流中心区,全国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和都市型农业的示范区”这一产业发展总目标,嘉兴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战略步骤为:抓住一个环节。即抓住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这一中心环节,在建设省级开发区(园区)、乡镇工业功能区,推…  相似文献   

10.
吴江,素有“丝绸之府”美誉,是苏州智能工业的主要承载区。在这片民营经济发达的沃土上,一项项发展政策落地生效,一个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脱颖而出,一批批优质项目崭露头角,吴江工业互联网产业正蓄势崛起。近年来,吴江始终保持奋勇争先、勇往直前的劲头,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以“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为契机,瞄准工业互联网“风口”,抢滩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精细描绘“吴江制造”的生动图景。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7月,中央明确在江苏苏州吴江、浙江嘉兴嘉善和上海青浦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长三角示范区所在的各行政区域相继从环境准入方面出台文件,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区域整体水环境质量整体改善明显。但作为整体规划的区域,长三角仍面临区域资源消耗加速、环境污染控制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准入标准不同带来"污染转移"。二、标准规范的地区差异较大。三、跨行政区的环境矛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由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率领的上海市代表团,赴浙江省嘉兴、杭州、义乌、宁波和江苏省南京、无锡、苏州等地,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学习考察。这次学习考察,是贯彻中央精神、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城市精神的具体体现。在学习考察过程中,代表团强烈感受到两省干部群众勇于创新、率先探索的胆识与魄力,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主动接轨上海、共同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协调发展的诚意与胸襟,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学到了经验。两省一市的领导还就“长三角”的协调发展、互惠共赢达成了许多共识。  相似文献   

13.
钱能 《现代领导》2011,(1):36-36
近年来,江苏省吴江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乐居吴江”的战略目标.积极探索一条结合苏南实际、体现吴江特点的发展新路子.增强城市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增强人才的综合实力;构筑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根本上取决于人才的战略优势。实现“乐居吴江”战略目标,需要各类人才全方位的参与;全面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创优.又能激发“乐居吴江”建设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浙江和上海地域相邻、人员相亲、文化相近、经济相融。随着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和建设“四个中心”,作为深入实施“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战略决策“前沿阵地”的驻上海办事处,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在听取我办工作汇报时作出的“要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来确定办事处的功能定位,参与长三角一体化为我所用,整合人才资源为我省服务,宣传浙江,加强对市县驻上海办事联络机构的指导,要作为办事处的重点工作,办事处要起到别的部门起不到的作用”的重要指示和吕祖善省长提出的“充分利用上海这一国际化平台,进一步推动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实现大提高”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办事处的功能定位和工作重点,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曹伟 《小康》2012,(10):55
正地处长三角中心腹地,南接浙江、北依苏州、东邻上海、西临太湖的吴江可谓是镶嵌在苏杭这两座天堂城市的一颗明珠。在撤市变区后,吴江将会有怎样的变化?9月1日被正式宣布并入苏州市区,成为吴江区后,苏州城区的各项设施和吴江全面贯通,不仅更加有利于增强苏州整体竞争力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还将进一步提高吴江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2,(10):2-F0002
太仓,长三角的一颗明珠,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之美誉,是江苏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县(市)之一,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百强县市前茅。目前,已有180多家德资企业在太仓投资,是全国唯一的“中德企业合作基地”,被誉为“中国德企之乡”。近年来,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秘密武器”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的引进和发展,给予了太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强大...  相似文献   

17.
从长三角市长联席会议,到两省一市常务副省长(市长)经济发展座谈会:从三省市地方“两会”的热议话题,到全国“两会”的极大关注。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在中国持续升温。2003年以来,浙江省明确作出了“主动接轨上海,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协作  相似文献   

18.
“大武汉”与长三角城市圈经济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人口、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我国中部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城市密集地区。长三角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区域联动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先行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综合经济实力、三大需求、经济外向度、三次产业结构以及经济所有制结构五个方面,对这两大城市圈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为“大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地理位置相对更为偏远的台州,去年,已经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第16个城市,这对我们金华,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触动。金华地理上虽处于“长三角”南翼边缘,但是国家级的重要的交通枢纽,距离上海只不过三小时的高速路程,而且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金华与上海在经济、社会、教育、人文等等方面联系都非常紧密。面对日益加快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与融合,我们要为争取早日成为继台州之后“长三角”城市群第17个城市做好扎实的基础性工作,加快接轨与融入,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不断增强我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王鹏飞  吴昀华 《群众》2022,(5):17-18
都市圈宛如一个引力场,居于不同空间,由不同能级、势差的城市通过相互作用,逐步形成一个稳定的系统和紧密相联的共同体。随着都市圈内部关联的持续加密、深化,其辐射效能进一步延展、扩散,进而带动区域实现跃迁。若要解构这一“引力场”的形成过程,关键是聚焦“通”和“融”两大驱动力。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推动上海与近沪区域及苏锡常都市圈联动发展。如今,涵盖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等“1+8”共9城的上海大都市圈,正以自身之优补区域之缺、国家之需,打造面向全球的世界级城市群、科技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共同体,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的效能,构建起由“通”向“融”的大格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从大写意走向工笔画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