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焕文  杨岱庆 《前沿》2011,(22):142-144
伊斯兰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民族和人口、广袤的传播地域,在人类文明史中有过非凡的建树和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对话、交流、融合历经千年,使回族穆斯林即保持了伊斯兰文明独特而鲜明的文化属性,又接受和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念,最终形成独特的中国回族二元一体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2.
王丹丹 《前沿》2009,(6):92-95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是新疆各民族历史的产物,它以独特的民族地域特色的“活”的形态深刻表现了它的时代印记,因此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价值,对它的保护将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我国和谐社会的和谐文化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对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新疆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作为新疆主体民族之一的维吾尔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到了多种宗教、多种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维吾尔族独特的文化特征。维吾尔族首饰文化作为中国服饰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别具一格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4.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不同的经济发展、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民族的特殊性格,使得各个民族形成了不同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历史地凝固了的文化,体现着民族的文明。文化传统是内化为民族个性的文化,反映着民族的个性。文化传统是在长期的历  相似文献   

5.
辽宁是一个文化大省,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辽宁地区民族众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所拥有的满族、锡伯族等特色民族文化都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此外,辽宁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前列。面对众多的文化资源,我们更有理由、有条件实现辽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  相似文献   

6.
云南虽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尤其是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其地域的隔离和封闭的自然环境在技术手段等条件落后的过去制约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这些因素恰恰造就了云南文化的丰厚积淀,从人类早期开始到现代社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文化形态得以较完好地保存下来,孕育了古老而充满生气的独特历史文化。近年来民间投资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鼓励和发展民间投资是未来经济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另一途径。而云南民间投资无疑对发展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地区的经济有重要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播、保护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刘伟 《乡音》2013,(3):15-1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在融合过程中也各具特色,形成了众多的文化区域。晋冀鲁豫黄河流域就形成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文化展示最好的平台之一就是博物馆展览。构建冀鲁豫区域特色博物馆不仅能够促进区域博物馆间各种资源的优势互补,发展和建立区域特色的地方博物馆,而且能够解决当下我国普遍存在的中小型博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甘肃省庆阳市旅游发展的重头戏。庆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时代、民族和地域类别特征,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品质上更是独特和珍贵,具有较别处更为特殊的特点,但也有相应的开发与持续发展难度。  相似文献   

9.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工艺地方特色鲜明、呈现方式独特。古代东西方文明以这里为桥梁相互传递,由于受到地域、气候和周边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有选择地吸取东西方不同文化的营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俗。同时,各个地方民间工艺也表现为不同的特点,其民间工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并成熟起来的。它们共同丰富了维吾尔族民间工艺的种类内容。在此,通过对维吾尔族各地民间工艺不同特色的成因分析,挖掘其民间工艺的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贵州地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尤其是民族文化更是异彩纷 纷。这是极其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科学地保持好和运用好贵州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将对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巨 大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木子 《今日民族》2016,(1):14-23
正云南是民族文化的富矿,是创意文化的天堂,是生态文化的故乡。提到云南,人们的联想会有很多,优美的景色、丰富的民俗、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民族歌舞表演,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方面建  相似文献   

12.
《春秋》2016,(4)
正伴随着中原龙山文化的崛起以及夏民族成为部落联盟共主、建立早期文明国家,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在此之后的商周两代到秦汉至最后的明清,中国整个封建历史时期的政治活动、文化发展中心就一直保持在了中原地区,再也没有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全部,或是孕育了全部的中华文明。一、从文明要素看文化到文明的转变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发现的众多  相似文献   

13.
松花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产鱼区之一,这里不仅鱼类资源丰富,而且渔业历史悠久,围绕着"鱼"逐渐形成了极具东北风情的渔文化。渔文化是伴随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文化形式之一,松花江流域渔文化在历史的更迭中不断发展,呈现出民族性、鱼崇拜以及地域特色,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于宏建  崔思朋 《前沿》2023,(5):51-62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了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建议。北疆文化作为一个现代概念,所指地域范围以今内蒙古地区为主但又不止于此,历史时期北疆文化涵盖地域范围随着历朝各代疆域变迁呈现出波动性的地域分布特征。在这里,我们将其概括为北部边疆地区。历史上,北部边疆地区十分辽阔,出现过众多民族,尤其是以游牧见长的草原民族及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北疆文化的基本内核,也是其重要特色。北疆文化内涵丰富,包罗万象,远非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能够讲述清楚。以内蒙古黄河流域及黄河文化为考察对象,阐释内蒙古黄河历史文化,对于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花 《前沿》2014,(17):224-225
青藏高原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及历史传统文化的不断积淀是构成青藏高原文化的根本源泉,也是青藏高原特产包装设计要素中的丰富源泉。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历史文化在特产包装的运用分析、研究,认为只有更好地利用设计中的民族本土文化元素以及市场需求,才能对地方特色产品作进一步的推广和宣传,更是弘扬人文精神,同样也是对本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村落,主要是指晚清、民国时期建村,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居住的村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精神家园。但是,近些年来,有些传统村落  相似文献   

17.
吐鲁番地区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的山间盆地上,地处北纬40°12′-43°40′,东经87°16′-91°55′之间,东西长300公里,南北宽约240公里,总面积6.97万平方公里。辖吐鲁番市、鄯善县和托克逊县,总人口54.6万人,居住着维吾尔族、汉族、回族等30个民族。吐鲁番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气候独特,物产众多,资源丰富,知名度很高,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地方。吐鲁番地处新疆中部,距首府乌鲁木齐仅182公里。铁路、公路交通四通八达,联接欧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疆互联网发展十分迅速。新疆经济报系继2000年成功创建中亚信息专业网络平台亚心网后,如今再次以报系新闻资源强大优势创建大型新闻综合门户网站——亚心网。新疆,占中国六分之一国土面积,居亚洲地理中心,民族众多,历史文化丰富;新疆,正  相似文献   

19.
斯日古楞 《前沿》2014,(1):226-228
搏克起源于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是蒙古族那达慕传统竞技活动。搏克蕴涵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呼伦贝尔"陶力亚"民俗艺术是呼伦贝尔地区独特的搏克文化的体现,是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创造,是民族智慧和审美观念的重要体现。呼伦贝尔传统民间"陶力亚"艺术古朴厚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充分地反映了这一地区特殊的历史社会形成的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它是在漫长历史阶段和独特社会生活中逐渐沉淀的一种民族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20.
德国人类学家赫尔德说:“文化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民族所处的物理环境所决定的,其中自然制造了山脉、河流,并且影响和塑造着民族的整个历史。大地、山川、河流不仅是天然的地域划分,而且对民族、风俗习惯、语言和国家来说也是如此。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民族的差异。通过历史的流变,这些差异逐渐演化为独特的民族单元,形成特殊的民族结构,具有了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