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放任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是政府一市场理论中的两种主义,二者的差异和矛盾推动着政府一市场理论的发展和变迁,这两种主义一直在更替并逐渐形成“放任一干预主义”。工具理性取向和价值理性取向是公共行政的两个基本属性,二者的差异和矛盾推动着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和变迁,这两种取向一直在更替并逐渐形成公共价值管理范式。这两类更替是有关联的。对三种主义和三种取向进行阐释,并分析两类更替的关系、两类更替中的滞后现象、执政党变更与两类更替的关系等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年“穷游”现象作为近年来一股流行之风,借由网络及社会化媒介迅速演变,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文化特征的亚文化.它兴起于青年对都市喧嚣文化的抵抗,对精神家园崩溃的抵抗以及对慢生活的追求.通过“从旅行直播到生命故事”和“从穷游圈子到旅行文学”两种方式来完成青年穷游自我形象的构建及身份认同的展示.然而,集“拍摄者”、“叙述者”于一身的青年穷游一族对风景美图的过分关注,使其难掩“表演”、“自恋”的嫌疑,在消费社会里更是成为商业化收编与意识形态收编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移动终端技术的成熟和4G网络的普及,网络直播在青年人群中兴起.随着青年人群的深入参与,网络直播正改变着青年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学习习惯,甚至是价值取向.文章通过深度挖掘青年人群的网络文化实践,分析了网络直播的特点和青年受众群体的网络行为特征,对青年人群热衷的网络亚文化进行了深入反思.提出网络环境的净化不能只靠监管,应该结合青年需求特征,引导和促进青年群体创造、传播符合群体需求的优质内容,使青年群体自觉参与构建和谐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4.
2005年以来,香港地区青少年中出现的“隐蔽青年”现象,引起了大众和传媒的广泛关注。笔者从香港的“隐蔽青年”现象入手,通过分析隐蔽青年出现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构建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文化为当代青年政治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对他们在意识形态、民族国家意识、政治价值评价标准、政治价值取向等政治价值观的确立和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确立国家意识,弘扬民族精神,构建起符合现代青年特点的正确的政治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自由放任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是政府—市场理论中的两种主义,二者的差异和矛盾推动着政府—市场理论的发展和变迁,这两种主义一直在更替并逐渐形成"放任—干预主义"。工具理性取向和价值理性取向是公共行政的两个基本属性,二者的差异和矛盾推动着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和变迁,这两种取向一直在更替并逐渐形成公共价值管理范式。这两类更替是有关联的。对三种主义和三种取向进行阐释,并分析两类更替的关系、两类更替中的滞后现象、执政党变更与两类更替的关系等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超女”作为青年和整个社会都密切关注的公众文化现象,其火爆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它的风靡证明青年娱乐、成长的需求和价值取向正发生重大的转变。如何理性对待“超女”等类型的文化现象对青年工作的推动和发展,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青年科技工作者对于缔结婚姻标准的判断上呈现出情感取向的至上性;对于多种婚恋现象的认知上,表现为对传统婚恋原则的坚守之保守性、对现代婚恋现象的适应之开放性、对多元婚恋现象的感知之混合性的特征;对于离婚率攀升的思考则呈现出道德标准的宽松性。宏观上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困境、中观上科技工作者社会地位所具有的特殊性、微观上职业环境及其形成的特定职业性格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婚恋观中“混搭”倾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2005年以来,香港地区青少年中出现的“隐蔽青年”现象,引起了大众和传媒的广泛关注。笔者从香港的“隐蔽青年”现象入手,通过分析隐蔽青年出现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青年是消费欲极强的群体,青年的消费取向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反映着青年的价值取向,影响着青年健全人格的形成.青年消费价值取向的表现以及形成的原因不仅是青年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所造成的,更重要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环境的变迁而改变的.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不仅要关注青年自身,还应该重视良好社会环境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青年毛泽东人生价值观及其对青年的启示高登辉迟淑青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是形成其世界观的核心和灵魂,它通过主体作出的价值选择制约主体的立场,从而影响其人生观乃至世界观的走向。青年毛泽东正是寻着这一路径从其少年时代朴素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经过由“无我”到“...  相似文献   

12.
犯罪学尽管以犯罪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但是,最终却是以人为作用对象。因此,犯罪学比一般的社会学更具有人的属性。在犯罪学研究中主张“价值无涉”原则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因为犯罪学本身就包含着一种价值评判,从对某种犯罪的否定评价到对该种犯罪现象进行的研究,从对桌种犯罪原因的揭示到对某种预防、控制犯罪手段的采用,都不可避免地涉及价值评判的影响。对犯罪学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犯罪学发展的现在和未来,更好地实现预防犯罪和打击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和永恒主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合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今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大学时期是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确立的关键时期,也是青年人缺乏社会历练、存在较多思想困惑的时期,帮助大学生扣对扣好价值观之链的“第一粒扣子”,就是帮助他们避免在人生之路上“跑偏”和“走调”。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指引和决定着人生的方向。拥有正确牢固的核心价值观,人生就有了主心骨,就能朝着积极向上的轨迹行进发展,这样人生也更容易成功、出彩。同时,青年的价值取向又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实践中要着力培养大学生领会理解、真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精神的追求、思想的指引、价值的坐标,并引导大学生成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引领者、推动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精炼地概括了新时期我们国家、社会、公民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为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确立了根本依据。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警惕和避免“重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年亚文化在物质形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物质形式层面,“唯新”逐渐成为理念;价值观层面,呈现多元化趋势:在行为方式上,逆反心理及自我表现欲增强;在组织形式方面,非正式组织快速发展。面对着这样一些新的特点,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青年认同社会主流价值,引导流行文化健康发展,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努力促进青年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再发展,它满足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并且在党的先进性内核中,深刻表现了它的哲学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伦理价值,更加全面地体现了物质价值取向、精神价值取向、文化价值取向、民本价值取向,以及深刻体现着"以民为本"的价值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6.
执政价值观是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的一般价值的政治伦理判断,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执政活动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模式等的认识或评价。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执政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进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维护党的整体利益与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党的最高纲领与践行党的最低纲领、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重大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标准是一个具有多维量度的价值评判体系,其中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评判党的执政价值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经过执政实践的长期探索和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形成的以党的执政价值目标为取向、执政价值标准为依归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价值观是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的一般价值的政治伦理判断,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执政活动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模式等的认识或评价。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执政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进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维护党的整体利益与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党的最高纲领与践行党的最低纲领、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重大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标准是一个具有多维量度的价值评判体系,其中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评判党的执政价值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经过执政实践的长期探索和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形成的以党的执政价值目标为取向、执政价值标准为依归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8.
蔡志强 《理论前沿》2009,(22):47-49
在社会结构变迁和利益主体多元的格局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为不同价值诉求和利益取向的社会成员提供一维的导向和科学的评判标准,以形成认同。由此,建构适合变迁社会的思想整合机制,完善思想整合载体,确保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社会成员共同的标准,就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力解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正日益与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并行成为影响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文化形态之一。大众文化传播方式的科技化和媒体化使得它的传播更为迅速和便捷,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青年大学生个性的解放、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但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主导下催生出的文化形态,本身对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是有较强的消极面的,如何面对大众文化对青年价值取向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充分调动起大众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形成的积极引导作用成为当前加强大众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先秦“王道”思想是诸子百家争鸣的一个突出主题。面对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极度动乱的客观现实,除了儒家极力推崇“王道”,其他诸子各家也纷纷打着“王道”的旗号,虽然具体理论和方式有所区别,但共同点都在于重建当时的社会秩序。批判继承先秦诸子重建社会秩序的“王道”思想,对于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社会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