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话剧艺术中,曹禺的《雷雨》和老舍的《茶馆》都是杰出的现实主义力作,无论就其深刻的思想性,还是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而言,堪称典范。两者的艺术魅力,早已通过舞台实践显示出来。这两部话剧艺术精品,先后被搬上了银幕。比较之下,《雷雨》还是“太象戏”;而《茶馆》是比较“电影化”的,但还不是充分电影的。究其所以,结构观念的相异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人说:“剧作家的问题不是如何写作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如何结构的问题。”(哈密尔顿)演出时间和舞台空间的严格限制这一特性,使戏剧的结构问题往往超出一般形式论的意义。戏剧的力量在于结构。同样是反映已经过去的旧时代,创作于一九三三  相似文献   

2.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十五”计划《纲要》无论从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还是新任务,无论从形式、内容还是整个要求上,都与过去的九个五年计划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计划”的制订工作要有新思路、新方法。这一思路和方法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  首先,在计划制订前期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过去搞规划,主要是算账、定项目,而现在主要是理清思路,抓住主要矛盾。过去的规划主要是保证供给,而现在是既…  相似文献   

3.
电影《暖》是导演霍建起根据作家莫言的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而成的。先后获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获中国2003年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编剧奖。 2004年3月中旬,《暖》在国内公映,正如导演霍建起所预言的“我们心里最柔软的部分被触摸”,无论男人女人都有其感动和感言……  相似文献   

4.
曹禺的《雷雨》与奥尼尔的《天边外》确实有诸多相似之处,在主题、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等方面,显现得尤为明显、突出。这种巧合绝非偶然,似说明《雷雨》对《天边外》有所借鉴与承袭。不过,曹禺在创作《雷雨》时,已对此进行了妥善处置,即根据创作主旨,把我国传统戏剧的传奇性与国外戏剧中的一切有益成分,诸如人物命运的偶然性与巧合性等予以很好地融合。这种对国外戏剧成功的借鉴、吸收与本土化,最终成为助推《雷雨》成为我国现代戏剧奠基之作的合力之一。  相似文献   

5.
杨经建 《求索》2015,(1):143-147
曹禺早期曾受存在主义影响并创作了象征剧《雷雨》。《雷雨》的"存在"之"思(诗)"首先呈现为生命"苦闷的象征",作者从"情欲"角度对人的存在状态进行把握,体现的是"诗"(象征之艺)中蕴涵的"思"(生命之惑)。其次,《雷雨》在诗学层面建构了超现实的梦幻形态——"梦幻的象征",既表现了生命存在感与艺术创作观的内在统一性,又以有限的存在方式指向无限的存在意义。其三,作为"悲剧的象征",《雷雨》的悲剧性象征的能指层面由"周公馆"和"雷雨"组合为象征性时空秩序体,从中体察人类的悲剧性处境以及生存性焦虑,将自我的存在体验上升为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6.
罗屿 《小康》2012,(10):106-109
1992年陈忠实把50万字的《白鹿原》书稿交给了《当代》编辑。1993年6月《白鹿原》出版,几年后获第四届茅盾@学奖。2012年9月15日,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全国公映。走过近20年,无论小说最初的删节,还是电影在银幕重生《,白鹿原》一直与争议相伴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剧坛上,对戏剧结构的分析方法,种类多样。本文不揣浅陋,试图站在比较文学平行比较的视点上,用轮状分析法,对《雷雨》(1934年)与《大雷雨》(1859年)这两部东西方名剧的艺术结构的相共性与相异性,作一些新探索。 1 《雷雨》与《大雷雨》都是家庭悲剧。 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主题的特殊 性,决定(了)作品的结构的特殊性”。由于线索的多层次,两剧都有意无意地采取了轮状戏剧结构。  相似文献   

8.
贾樟柯曾是中国著名的“地下导演”,至今的作品只有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和《任逍遥》,虽然数量不多,且都是“地下电影”,却也在国际电影节上拿了不少奖项。相比过去十年来其他数名“地下导演”,贾樟柯可谓幸运。2004年7月底,他的电影《世界》通过了中国广电总局的审批,正式代表华语电影参展威尼斯电影节,并初步决定将于年底在中国国内公映,这标志着这位“地下导演”已经“走出地面”。  相似文献   

9.
赵曰茂 《春秋》2014,(6):47-48
正老一辈戏剧电影艺术家洪深,除了在戏剧方面的卓越成就外,在中国电影领域也是一位先驱者。他一生共创作和改编了30多部电影剧本,其中绝大部分摄成影片,还导演了9部影片。他在清华学校毕业后,曾赴美学习陶瓷工程,后入哈佛大学改学戏剧,归国后即于1924年取材冯梦龙《情史》中的一篇故事加进《水浒传》人物,创作发表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化结构的电影剧本《申屠氏》。他还是1925年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的作者。而发表在上海《文学》1934年第一、二两期,并于  相似文献   

10.
看过陈红在电影《都市刑警》中扮演的“顾影”,在电视剧《三国演又》中扮演的“貂婵”,在电影《红楼梦》中扮演的“紫娟”,在台湾电视剧《梅花三弄》中扮演的“汪子漩”,在电影《在那遥远的地方》中扮演的“江雪”,在电影《雾宅》中扮演的“格格”等众多角色后,人们不得不为陈红的“天才”演技和天生丽质所叹服。台湾一位专栏作家在看过她主演的影视后以陈红的名字作文章,发表了  相似文献   

11.
茨威格般的忧郁弥漫开来。徐静蕾的气质是适合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成中文电影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样的人性情感,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距离多大,都是不会有落差的;而《异端的权利》则是“一部陌生男人的来书”,当今小资一代恐怕知之甚少。卡斯特利奥反对加尔文———这是《异端的权利》这一思想性标题后面纪实性的副标题。公元1553年10月27日,塞尔维特被加尔文送上日内瓦的火刑堆。仅仅因为他是“异端”,仅仅因为他持不同“圣”见。于是,“异端”只剩下了“死亡的权利”。茨威格在《异端的权利》中以令人发怵的笔触,描述…  相似文献   

12.
暑期强档《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席卷中国,影片时长166分钟,其中三分之一的场景都在讲“中国”。 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电影市场早就让导演迈克尔·贝团队尝到了甜头。早在2011年,迈克尔·贝执导《变3》时,中国内地的票房已达到了10.9亿元人民币。为了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取得更佳的中国票房战绩,轮到这次《变4》上马,电影制作团队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中国,而不是像之前很多大片那样等到拍完电影再撒些“中国特色”的浇头上去。  相似文献   

13.
耿军  徐长安 《台声》2006,(5):77-77
台湾海基会已故董事长辜振甫的长女辜怀群,正在做一件将悲壮的史诗与悠扬的皮黄结合在一起的事——今年五月,辜公亮文教基金会将在台北隆重公演新编大型京剧《原野》。身着蓝灰色T恤,一头短发的辜怀群,在中山北路台泥大楼三楼的“台湾戏棚”接受本社记者的采访。剧场的休息厅里悬挂着辜振甫先生生前着古装的剧照。“为什么选择曹禺先生的《原野》改编为京剧呢?”记者问。身为英国文学博士、曾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执教的辜怀群,尊敬地称曹禺先生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她说:“今年是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先生逝世十周年。《原野》是曹先生的颠峰…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握手》看似一部“爱情小说”,实际上也是一部“爱情小说”,而且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本质上看还都是一部“三角恋爱小说”;但是,它却成功地实现了一种“颠覆”,一种严肃、重大的政治“颠覆”。《握手》原作的四种“颠覆”《握手》初稿写于1963年2月,是个短篇,题为《浪花》。第二稿写于1964年,是个中篇,书名《香山叶正红》,并且从此“定型”:其书名在后来的年代里还有过变化(1970年稿改作《归来》;1970 ̄1978年间以手抄本形式流传时的书名更是五花八门;1979年出版时改作《第二次握手》),但其主题和框架在后来的40多年中再未发生过变化,…  相似文献   

15.
1933年夏天,一位目光炯炯的圆脸青年将他的处女作《雷雨》交给《文学季刊》发表。文学泰斗郭沫若看后,盛赞《雷雨》是一部难得的力作,并说作者在中国作家中应该是杰出的一个。这位作者就是当代著名戏剧家曹禺。伴随着这部力作的问世,此时的曹禺,在爱情上也有收获。  相似文献   

16.
借《雷雨》的人物设置和故事框架,张艺谋试图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表现他自己的“思”:权力、阴谋和贪欲。虽然大场面和大制作能带来票房,但是在投资与回报的轮回之中,电影的“主脑”丢失了,电影对人心的感动和人生的关爱,对人性的探索也随之丢失了。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三月中旬,北京召开了為期兩天的‘曹禺劇作改編學術討論會’。這是一次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所属的專業性理論刊物《電影藝術》主办的,在京的四十位电影工作者、藝術家和老一代話劇藝術家出席了會議。討論會自始至終洋溢着暢所欲言、實事求是的更好氣氛,體現了評論自由的新風尚。三十年代的話劇名著——曹禺劇作‘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曾給中國話劇運動以及廣大文藝青年帶來了巨大影響。如果說,當年巴金先生的巨著《家》、《春》、《秋》(被稱為激流‘三部曲’)曾經推動過一代人為反对封建制度和舊禮教、舊意識,爭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这个时代更多的是风花雪月的故事,已经很少有人愿意掏腰包买《抉择》这样的书了。但,将它改编为电影(《生死抉择》)放映后,这部小说畅销了。人们被银幕上李高成的生死抉择感动得落泪——有一种激情在我的心里涌动。不觉得想起了宋人王令的一句诗:“子归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对《抉择》的作者张平的采访使我加深了这种感受。  相似文献   

19.
<正>电影《功夫熊猫2》以续集的形式再度"光临",照样又引起了关注电影的和不关注电影的人们的热议。关注的焦点,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文艺手段中的传播与应用问题。面对观众对《功夫熊猫》的不少叫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从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到《南京1937》有感郑晨迎1994年美国电影扛鼎之作《辛德勒的名单》是“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导演拍摄的一部洋溢人道主义气息的电影”(国际影评界赞语)。影片根据纪实小说改编,叙述了纳粹工业家奥斯卡·辛德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