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开平碉楼的文化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也是国际移民文化的第一个世界遗产项目“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2007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惟一项目,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表决通过,成为中国第35项载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  相似文献   

2.
桂娟 《瞭望》2006,(29)
殷墟已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文化遗产,商代遗迹和甲骨、青铜器在保护展示中“亮相”7月13日,在立陶宛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传来消息,著名的甲骨文发现地安阳殷墟,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文化遗产。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表示,申遗以来,文物部门已在破解保护与展示土遗迹的难题上作了种种尝试,努力留给子孙后代一个完整、真实的殷墟。  相似文献   

3.
柳永平  王清茗 《民主》2011,(5):34-36
1997年12月3日,山西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平遥古城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并称其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人类文明的瑰宝”。  相似文献   

4.
《求知》2001,(6):39-39
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美学、考古、科学、文化人类学或人类学价值的古迹、建筑群和遗址;自然遗产是指突出的自然、生态和地理结构,濒危动植物品种的生态环境,以及具有科学、保存或美学价值的地区。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第十七届大会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目前全世界已有152个国家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共有552项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主要包括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其中文化遗产又分三类,即(1)文物古迹;(2)古建筑群(古城、历史街区、历史村落等);(3)古遗址(考古遗址)。目前,世界上加入公约的国家共有152个,分布在世界五大洲12个国家的世界遗产包括文化和自然遗产554处,文化遗产420项、自然遗产114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项。按列入世界遗产多少,目前排在前五名的国家分别是:一、西班牙、意大利:26处;二、法国:22处;三、中国、印度:21处;四、德国、美国:19处…  相似文献   

6.
徐晓 《民主》2007,(9):43-43
当地时间6月28日上午,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广东的开平碉楼与村落顺利通过表决,成为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的政府官员与研究碉楼的专家紧紧相拥,庆祝这一时刻(2007年6月29日《深圳商报》)。  相似文献   

7.
洛阳龙门石窟、青城山和都江堰、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和清西陵)、安徽西递及宏村古村落等四个申报项目,在2000年12月通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考察,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已增至27项,居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之后,列世界第四位。专家指出,我国有资格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至少在100处以上,遗产数量应该占世界首位。2000年底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在天坛公园南门内甬路东侧,一通落在须弥座上的青白石石碑,引来众多宾客的关注。伴随一阵掌声,“红盖头”脱落,石碑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碑身上圆…  相似文献   

8.
壹·天下     
《侨园》2014,(1):16-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宣布,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三十项非遗项目,历时5年申遗成功。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珠算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最古老的计算机”。珠算在中国10年前退出小学教材,专家称不排除重回课堂。  相似文献   

9.
李奋起 《民主》2012,(1):40-42
中国的长城是举世无双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它气势磅礴,雄视古今,堪称中华瑰宝、世界奇观。长城早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1987年,当之无愧地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又经全球5000万人“海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成为世界人民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相似文献   

10.
周园 《民主》2012,(11):36-38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传来喜讯.包括“福建南音”在内的22个中国申报的项目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音,作为福建省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其丰富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11.
古镇名城     
《瞭望》2005,(52)
千年古镇西塘 西塘古镇位于江浙沪三省市交 界,她原汁原味地保留着上千年的古 老建筑文化和人文习俗,而且已列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预 备清单。2003年12月,西塘又获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03年 度世界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春秋战国时西塘就是吴越相争的 交战处,故又有“吴根越角”之称。 唐开元年间西塘就有了村落,宋代形 成集镇,明清时期西塘成为一个热闹 繁华的商品集散地。  相似文献   

12.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后,对其保护与利用重新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分析"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与利用的对策。从健全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管理体制法制化;运用科学手段加强保护,利用数字化进行遗产管理;拓展"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外延,丰富文化遗产的旅游内涵;加强与学校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高校优势资源;用现代传播媒介,加强对"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宣传力度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世界遗产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界定的新概念。“二战”后,现代化进程迅猛如潮,给人类居住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和变化。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谐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公约”要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应具有以下任何一种特质: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能为一种现实的或为一种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  相似文献   

14.
吕继祥  王玉文 《民主》2011,(1):43-46,58
泰山是中华名山,自古有“五岳独尊”的美誉,“国泰民安”的意蕴,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人选中国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于事松浦晃一郎到泰山考察时题词称赞:“泰山,世界遗产瑰宝!”泰山位于神州大陆的东方,山脉历史之悠久,宏观形象之雄伟,文化积淀之深厚,赋含精神之崇高,这在国内名山峻岳中是绝无仅有的.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极为罕见的。  相似文献   

15.
开罗专电 开罗是一座集世界建筑艺术大成的国际城市。这里各种几何图形的高层建筑群林立,不久以后,这里将增添一座具有中国建筑艺术特色和埃及建筑风格、象征中埃友谊的现代化建筑群。它就是由我国援助、设计和承建的“开罗国际会议中心”。李先念主席三月中旬作为第一个访问埃及的中国  相似文献   

16.
张军善 《民主》2011,(11):18-20
2011年1月,在河南省十届四次政协大会上,省政府参事、省政协委员、民进会员张树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建立“中国红枣综合产业园区聚集区”的建议》的提案.被河南省十届四次大会编发成第790号提案,并被列为省政协年度重点提案、主席督办提案。  相似文献   

17.
日本广岛市原子弹爆炸遗址于1996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申遗进程中的成功经验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与广岛原爆遗址同为二战时期重要历史遗迹,对于警示世人珍爱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七三一部队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科研成果丰硕,特别是2010年确立了从国家层面推进七三一部队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更是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目前已具备申遗基本要素,但整体条件距离国际标准仍有一定差距。本文旨在对广岛原爆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的历程进行分析,从而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七三一”遗址的保护利用及中遗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使各项工作的开展少走弯路、更为高效。  相似文献   

18.
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层次●王景慧在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历史街区占有很大的比重,截止到1997年5月,共有世界遗产508项,其中380项文化遗产,据粗略统计约有1/3以上不是单项的文物古迹,而是一座古城、一片历史中心区、一个小镇、一个村落等。...  相似文献   

19.
张军善 《民主》2012,(10):39-40
2011年6月11日晚,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结果揭晓.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街榜上有名,成为迄今四届入选的40条街道中唯一的工业遗产街.也是河南省唯一一条荣膺此项殊荣的老街。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12,(1):47-47
高建在2011年第3期《政治学研究》撰文认为,“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它有机地结合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在世界发展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开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道路。一是党的领导是“中国模式”的根本保证;二是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模式”的核心: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模式”的基本手段,是区别于西方模式和其他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