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在二战的废墟上获得了飞速发展,美国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对日本企业管理实践的研究,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中有“文化”,“文化”中存在“力量”,“文化力”不但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而且还能驱动“经济力”。这个理论的发现在国际企业界引发了一场根本性的革命。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新构想。当我们透过滚滚热浪,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冷静审视和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现在成功的个案背后,无不是“个性文化”在熠熠闪光。比如,宁波雅格尔、青岛…  相似文献   

2.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从诚信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的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人提出来的,但最早把它作为管理方法的自觉实践者却是日本人。 日本的企业家把日本传统的“忠”与“和”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经营哲学中,形成“产业报国、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和睦相处,上下一致”等思想。在大多数日本企业的经营哲学中,绝对不会将“赚取利润”这个任何企业都必须达到的目标放在首位,相反,他们更多的是强调企业的责任,强调企业对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所负的责任。 著名管理学家克拉伦斯·沃尔顿提出,企业经理人应该用一种全局观来看待企业的责任,应把企业看成是讲信  相似文献   

3.
现在,对于我国有没有真正的志愿者文化很多人存在疑问,认为我们还不具有真正的志愿者文化。或许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结论是从志愿者文化外延的角度思考得出的。志愿者精神虽然是舶来品,但中国的志愿者文化同样具有“自愿”、“无偿”、“奉献”、“有利于社会发展”等核心内涵,只是从现代公民文化建设、现代社会文化构建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体现上来看,目前我国志愿者文化建设确实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发源于日本,发展于美国,现在又迅速传入中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企业文化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它不仅使那些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焕发青春,还给那些正在发展的企业注入了活力,使他们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这种文化功能,迫使企业家们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企业的内涵。于是发现,企业行为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现象。铁通公司作为新的电信运营商,如何遵照“三个代表”中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的发展,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认识与定位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80年代兴于美国。企业文化引入我国20多年来.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形成了新一轮的“企业文化热”。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及其意义.准确把握企业文化的定位.是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取得成效的前提。我觉得,推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要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企业文化是一种舶来品。它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产生于80年代前期,80年代后期开始翻译介绍到我国,逐渐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的热潮。但是,当作为舶来品的企业文化,置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这个大背景下,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这块广懋肥沃的土壤之上,便在中华民族文化乳汁的滋润催化下,不断发生嬗变和升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和竞争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作为一个新课题,也越来越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将在阐述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特性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关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八十年代初期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斯坦利·M·戴利首先提出的。它的核心内容是吸取传统文化精神,结合当代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理论,为企业职工树立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工作态度、行为规范,推进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在社会主义企业中,这个“舶来品”的定义和内涵又是怎…  相似文献   

8.
《研究与实践》2002,(4):15-17
近年来,市委工业工委着力于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融为一体的有效途径,紧紧抓住企业文化建设这个载体,逐步形成了培育典型、推进建设、“滚雪球”式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经过几年的打造,企业文化力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9.
掀起你的盖头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掀起你的盖头来○理言在《辞海》里,我们找不到“情人”这个条目,它是20世纪末中国引进的舶来品,在西方,它的英语单词是mylover。尽管是刚刚引进的舶来品,但却丝毫没有初来乍到的那种势单力孤的雏形,出手就让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第三者”这个中国词汇相形见...  相似文献   

10.
日本企业文化的“群体意识”特色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企业文化的“群体意识”特色及其启示陈百强建设社会主义企业文化,要求我们敢于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企业文化的优点。日本作为成功地实现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同欧美各国的企业文化相比,具有明显的东方特征。日本与我国近邻,其社会文化传统与我国有着一脉相承的共性...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岚 《新东方》2009,(1):60-62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与结构 企业文化是文化领域的一个分支,其概念的产生缘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企业的崛起。当时,由于日本经济的日益强大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威胁,美国开始注意对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进行研究。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日本企业的迅速崛起并非由于技术、资源、设备等原因,  相似文献   

12.
谈《市场营销学》的教与学市场营销学是“舶来品”,本世纪初在美国问世,改革开放后才传入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市场营销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市场营销学自然成为所谓“热门”课程,那么,如何搞好这一学科的教与学,笔者从以下...  相似文献   

13.
李建勇 《中国保安》2012,(16):27-30
从1988年开始,美国的哈佛商学院把“当代影响企业发展业绩的重要因素”作为重点研究课题,通过对世界各国企业的长期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企业本身特定的管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影响企业本身业绩的深层次重要原因。”也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被我国企业接受。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形象,在波涛汹涌的市场大潮中乘风破浪。作为新兴行业,保安服务业在多年的发展中也进行着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如加大物质投入、开展丰富的活动、设计企业标识及提炼企业价值观等。一些大型保安服务公司已经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4.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文化的根基,就没有自己内在的优秀品质和外在的良好形象。“文化塑企”既是企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济南铁路局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文化塑企”,精心打造具有铁路特色的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品牌文化和群众文化,在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上取得明显成效。 一、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塑造“人尽其行、货畅其流”的良好社会形象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能否确保旅客货主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关系铁路形象。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  相似文献   

15.
一位朋友问我:日本有没有像“3·15”这样的日子?我自认到日本的时间较长,比较了解日本,便根据自己的记忆回答说:“没有!”结果我错了,一查资料,像中国“3·15”这样的日子,日本是确定在5月30日的。这一天,被称为“消费者之日”。但我要说,日本每年的这一天并没有像中国的“3·15”那样搞得声势浩大,没有各种媒体的集中曝光,也没有那种企业面临此日时的危机感,而是平稳和谐,与往日依然。从这种静谧之中,可以感受日本消费者已经不必为权益去大声疾呼了。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在企业竞争力中的地位。自1980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管理学院开展对各国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国内经济实力”、“企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建设”、“国民素质”、“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水平”、“金融体系”八大领域的状况来评定并排序。企业管理竞争力与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相关程度最大,在一定的意义上,企业的竞争力就是一国的国际竞争力。而企业竞争力子系统包含生产率、劳动力成本、公司绩效、管理效率、企业文化等具体指标。其中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系数最大,依次为企业文化、管理效率、公司业绩、生产率、劳动成本。  相似文献   

17.
无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政府称中小企业是“美国经济的脊梁”,日本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高没有日本的繁荣”。实践还证明,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采用单一发展模式。二战以来,中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建国初期已经起步,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发展一直不快。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在迈向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大批中小企业已成为有力的市场竞争主体,得到了较大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使中小企业的问题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中小企业固有的地位、作用和优势,决定了进一步搞活中小企业已忧为振兴国民经济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细胞”,社会主义中国是这样,发达国家的企业也是这样。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发达国家企业经营机制的特点、模式进行系统的比较,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提供一些借鉴。 一、日本、欧美企业经营机制的特点 (一)日本企业经营机制的特点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日本的经济与欧美发达资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自从1996年发表《论普遍有闲的社会》以来,一直从事休闲问题的研究,并将“休闲”这个论题提到学科建设的高度;日本著名学者大前研一以“我的休闲生活”为题向世界著名企业家进言企业管理和个人事业的双修要义,其“休闲之中定输赢,长使对手泪满襟”已经成为世界职场高层的至理名言;在消费主义至上的美国,休闲研究炙手可热,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杰弗瑞·戈比教授撰写的(《你生命中的休闲》,成为美国学术界罕见的畅销书;在竞争激烈、充满了紧张感的时下中国,  相似文献   

20.
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珩 《群众》2011,(10):32-3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把“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在“十二五”时期“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江苏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和正在建设中的文化强省,理应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