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凯 《时事报告》2010,(6):42-43
4月27日,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在此之前,胡锦涛总书记也多次提出要实现“体面劳动”。一时间.“体面劳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体面劳动离不开合理报酬,而体面劳动的实现也不能止于“加薪”,“体面劳动”必须成为企业价值观。近来。一些企业不约而同地给职工加薪,引起普遍关注。在呼吁和推动关爱生命、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大环境下,提高职工的劳动报酬,不仅是对职工劳动强度和精神压力的一种缓解,同时也是对体面劳动理念与潮流的积极顺应。  相似文献   

3.
"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的重要精神,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确证劳动者主人地位的根本体现,是实现劳动群众追求体面劳动和幸福生活的现实要求。社会主义劳动修复是我国劳动分配制度的重要补充,是确保劳动者权益和提升劳动者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机制,是促进劳动和谐、推动全体劳动者体面劳动、幸福生活、自由发展的根本路径。社会主义劳动修复与"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具有一脉相承的逻辑贯通,在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性劳动和积极劳动情怀方面具有异曲同工的社会价值;社会主义劳动修复对于提升劳动者崇尚劳动理念、激发劳动者价值创造伟力、防止和纠正劳动歧视、营造公平正义的劳动环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人民勤奋劳动的多元性价值创造与劳动者多样性合理需求的完美结合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冰涛 《前沿》2024,(1):127-135
体面劳动概念的提出旨在维护和保障广大劳动群体的基本权益,与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理念相契合,是社会公平公正的精神诉求。本文基于体面劳动概念,结合国际劳工组织编排的体面劳动量化指标体系,从就业、工作权利、社会保护、社会对话以及体面劳动的经济社会背景5个维度,遵循明确性、可衡量性、可获得性、相关性以及时效性原则,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以及32个三级指标在内的体面劳动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重点阐述该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提出体面劳动水平的测度方法,并对所构建指标进行应用场景分析,以期为测度中国体面劳动水平以及后续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在全球就业大会上作主旨发言时讲到,中国从自身的经验中体会到,实现体面劳动的关键、是改善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劳动者群体的就业环境和劳动条件。 据了解“体面劳动”这一概念,是国际劳工组织在1999年第87届国际劳动大会上提出的,旨在促进男女在自由、公  相似文献   

6.
去年“五一”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提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我国政府提出“体面劳动”,旨在通过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以及开展协商对话,来保证广大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进而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  相似文献   

7.
体面劳动     
《创造》2010,(5):12-12
事件:五一劳动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提出,要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非正规就业女性这一弱势群体规模在不断扩大,保证她们共享体面劳动权利对社会和谐发展、妇女解放等具有重要价值。目前,非正规就业女性体面劳动权利尚存在诸多缺失,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系统推进,以逐步提高她们共享体面劳动权利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9.
章璐璐  张林方 《人民论坛》2012,(26):166-167
深层关切和改善民生的首要问题就是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要实现体面劳动就要解决就业岗位不足、就业歧视等问题。提升体面劳动,政府应努力扩大就业,相关部门应依法全面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劳动者需要提升自身素质,注重自身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五一劳动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出席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致辞时提出,要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他们在总体上仍处于“不体面”或“欠体面”的劳动状态中。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体现了让每个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的社会价值目标,它既是尊重和保护劳动者人权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正对待劳动者的题中应有之义;既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性条件,也是经济发展方式顺利转型的必然要求。同时,农民工群体的新变化使得“实现体面劳动”具有现实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与劳动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国际劳工组织在1998年提出了“体面劳动”的口号。所谓“体面劳动”,主要是指“在自由、公正、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工作机会的权利”。“体面劳动”作为一种战略目标,主要包括“促进工作中的权利、就业、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四个方面的内容。目前这一口号不仅已经成为世界劳工运动的基本目标,也成为各国政府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从文字的一般意义上去理解,"体面"就是荣耀、有身份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王希 《前沿》2011,(10)
体面劳动的内涵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它是对劳动质与量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以法律制度来保障劳动者的人格尊严,是实现体面劳动的重要条件。我国已初步形成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但与国际劳工组织的要求还有差距。我国应从多方面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建立起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李小波 《前沿》2010,(3):164-166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剧,中国政府对"体面劳动"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体面劳动的概念、维度及指标的构建问题进行探讨,并利用数据说明这些结构维度及指标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填补国内在体面劳动的维度及指标研究方面的缺失。本文还旨在通过此研究,引起国内学者、政府以及企业对体面劳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法政录     
《民主与法制》2013,(14):3-3
习近平: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4月28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来到全国总工会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习近平强调,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要坚持衬会公平正义,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钮友宁 《人权》2010,(6):52-54
2010年4月27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大会致辞中再次对“体面劳动”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着重强调指出,要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组织职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广大劳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保障。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18.
浅析体面劳动与职业福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面劳动不仅是一种劳动要求,而且与职业福利密切相关,体面劳动的要求也是职业福利的一个重要内容。体面劳动作为一种职业福利,对于现阶段中国底层劳动者群体而言,可以改善他们的工作、生存状况;而对于社会其他职业群体而言,可以吸引、激励劳动者。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体面劳动应成为一种普遍福利,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福利。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春节团拜会上首倡“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五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又提出“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体面”和“尊严”旋即成为国人热议的词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从上世纪80年代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20.
曹根记 《桂海论丛》2011,27(3):56-58
体面劳动与尊严生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新阐释,是我们党和政府对广大劳动者道德关爱和道德责任的重要体现。体面劳动与尊严生活是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统一、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统一以及道德人格与道德责任的统一。对体面劳动与尊严生活的伦理学解读,有助于从伦理层面正确认识党的执政为民理念,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