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沃森在人工智能上又迈出了令人惊叹的实质性一步。它实现了机器从"计算"到"思考",再到"创造"的飞跃。高度人工智能(AI)的问世,在未来几十年是必然的,变数是"何时",而不是"如果"——电影《机械姬》中的亿万富豪、机械姬艾娃的缔造者内森言之凿凿地告诉他的雇员——天才程序员加勒。在内森的神秘别墅内,加勒被要求对艾娃进行图灵测试。随着测试的一步步深入。  相似文献   

2.
陈晟 《新民周刊》2015,(22):48-49
如果一个人工智能,真的到了能够独立判断、独立学习的水平,它会把我们人类视为自己的同类吗?最近,随着电影《超能查派》、《复联2》隆重上映,对"怎么让AI(人工智能)理解人类的道德体系"、"AI造反了怎么办"等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人工智能"似乎一夜之间就和普通人扯上了关系。想要造出一个能够和人类智力水平相当的AI(比如查派),显然并不容易;而如果真的造出来了,这些个AI会如何看待我们,则是个更加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式微 《新民周刊》2015,(22):50-51
强大的电脑科技将重新规划人类的未来,但如何才能确保其带来的好处会多于危险呢?"世上真的有上帝吗?"科学家用颤抖的声音问道。"现在有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电脑回答。话毕,一道电光闪过它的电源插头——人们再也关不掉它了。这是斯蒂芬·霍金在出席脱口秀时阐述的一则"恐怖故事",而在前不久的伦敦"谷歌时代精神"大会上,霍金平静地描述了人类的命运:"在未来100年内,结合人工智能的计算机将会变得比人类更聪明。"  相似文献   

4.
Top 1矩阵,母体,Matrix:无论你怎么称呼它,它就是那样存在着,这是迄今为止,人工智能能够给予人类的最大噩梦,把人类圈养,最后变成人工智能的一节电池。Top2天网:《终结者》中的天网,才真正有了人工智能的感觉,无尽的痛苦与折磨。才真的能让人觉得,人工智能,终结人类的智能。  相似文献   

5.
一场展览引发如山如海的观展者,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大家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对文物意义的理解,这是好事。"在"《石渠宝笈》特展"开展前,于大多数人而言,故宫大抵是:朱门金殿,雕栏玉砌,庭院深深几如许。在"《石渠宝笈》特展"开展后,许多人开始发现,故宫还可是:金石珠玉,书画典籍,琳琅满目无重数。  相似文献   

6.
封帅 《俄罗斯学刊》2022,12(2):5-29
俄罗斯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外在形态是“一体两翼”式的政策网络,以《203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作为基本战略构想,以数字经济框架内的人工智能“路线图”和人工智能联邦项目建构发展议程,以《2024年前俄罗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监管发展构想》为核心确立监管议程。而俄罗斯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实体结构则表现为在联邦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二元平行系统运作模式,由国防部担任操盘手的军事人工智能板块已经建立了完整的闭环系统,而以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为主要操盘手的民用人工智能板块的运行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特殊的治理体系源于俄罗斯人工智能战略的底层逻辑,是俄罗斯政府面对战略目标与现实困境巨大鸿沟所做出的现实抉择,这种剑走偏锋的设计虽然取得了部分短期成果,但并未实际解决制约俄罗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问题,能否走出一条人工智能发展的“俄罗斯道路”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7.
陈冰 《新民周刊》2023,(6):10-15
<正>毫无疑问,生成式人工智能是自移动和云计算兴起以来最引人注目的突破式技术,这种具有颠覆性的变革,将会成为数十亿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说互联网引发空间革命,手机引发时间革命,那么,ChatGPT将引发“思维革命”:它改变了人类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并由此重塑世界!中国农历新年刚过,一款号称史上最强的聊天机器人Chat GPT迅速火出了圈。似乎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在玩Chat GPT,聊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8.
陈冰 《新民周刊》2015,(22):39-39
人工智能很可能像电和水一样,存在一切的地方。国际知名IT研究分析公司Gartner副总裁、研究院院士、智能机器人领域全球领衔分析师汤姆·奥斯汀接受本刊记者专访,就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话题分享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民周刊》:年初的时候,物理学家霍金还有特斯拉的CEO马斯克呼吁要遏制智能机器的发展,不然人类会灭绝。  相似文献   

9.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15,(22):91-93
何谓"公共安全产品",其与中国固有之国防战略有何异同?"公共安全产品"这一"中国制造"未来"销路"又将如何呢?"请等一等,我还有补充。"当主持人欲宣布发布会结束时,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说,"中国国防部官方微信、微博‘国防部发布’今天上线了,并对今天的发布会全程直播。希望更多的朋友成为国防部官微的粉丝。最后我说一句——‘发布’要强,国防更要强!"现场有记者对此表示:  相似文献   

10.
《结构语义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结构语义学》的作者格雷马斯,北大王东亮在98年一期的《外国文学》上有一段简介,原文如下:“我国学界总是把符号学尤其是法国符号学与罗兰·巴尔特的名字联在一起,而对巴尔特的同事兼好友、法国符号学的另一位大师、立陶宛裔的格雷马斯(A.J.Greimas,1917-1993),要么忽略不提,要么语焉不详。事实上,正是格雷马斯使符号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是格雷马斯创造了著名的符号学‘巴黎学派’:今天在法国操持符号学的多出自他的门下,而其代表作《结构语义学》(1966)、《意义论》(一、二卷,1970、1983)、《符号学与社…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博弈论研究了一超多强国际格局下的大国合作与纷争,结果发现:(1)在一超多强国际格局下,大国之间的合作与纷争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一超具有比其他强国优先结盟以及阻止其他强国相互结盟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强国要么屈从于一超,与其结盟;要么独立发展。长期来看,在和平的环境中,潜力巨大的强国的成长以及由此引发的大国之间相对实力的改变,将会给现有国际格局带来冲击。(2)中国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大国关系,主要是一超多强格局下的大国关系。在这种格局下,作为一个相对实力快速提升的新兴强国,中国首先需要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做到不冲突、不对抗;其次应与美国共同管理好与日本的关系;最后要和欧盟以及俄罗斯一道推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3)一超多强格局下的大国关系,只是众多大国关系中的一种类型。文章的研究为近来国内学术界所进行的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提供了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2.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15,(22):40-43
未来,智能型机器人的出现,将使战争所呈现的局面更复杂化。显而易见,发表在这里的这篇报道,绝非机器人记者所写。不过,假设这篇报道是机器人所写,这位机器人记者大致不会如我等肉体凡胎俩肩膀扛一脑袋,外加双手敲击键盘,它或许早已和电脑融为一体,甚至比一台智能手机还要小,因为芯片技术的发展而趋于更微型起来。  相似文献   

13.
苗炜 《新民周刊》2020,(1):93-93
2019年11月,中国有八所中医药大学被世界医药院校名录给除名了,其中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等。这条新闻背后的门道可不少。英国有一位历史学家叫罗伊·波特,他主编了《剑桥医学史》,还有一部著作叫《人类医学史》,被公认为现代医学通史中最好的一本,在这本《人类医学史》的引言中,罗伊·波特就直截了当地说,我非常抱歉,这本书专注的就是西方医学,因为西方医学所走过的路在文化上大获全胜。  相似文献   

14.
李恒阳 《美国研究》2020,34(4):94-114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前沿性、战略性技术,正在推动人类社会从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迈向智能时代,实现社会生活形态的重大变革。作为当前全球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领导者,美国将智能技术的发展视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奥巴马到特朗普,美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战略文件和行政命令来指导人工智能的发展。美国人工智能战略的重点包括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公私合作研发,推动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和强化国际合作。应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竞争、促进经济繁荣和保障国家安全,是美国关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因。当前,美国的人工智能战略还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政府与私营企业的合作存在障碍、科技人才短缺,以及人工智能军备竞赛导致安全困境。鉴于国际形势和美国实力的变化,抛弃冷战思维并加强国际合作,美国智能技术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陈云便认为毛泽东政治、军事都很好,是"中国革命的旗帜"。1981年3月,他在同《决议》起草人谈话时指出,毛泽东"培养了一代人"。同时,他在如何看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如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维护毛泽东形象等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他正确看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也给后...  相似文献   

16.
摘译自英国1981年出版的《东、西方关系和东欧的未来》一书中莫里斯·伯恩斯坦(美密执安大学经济学教授,前该校俄国和东欧研究中心主任)撰写的《苏联和东欧的经济关系》一文(小标题为原有的)  相似文献   

17.
黄芳 《法国研究》2000,(1):151-159
作家,艺术家,政治家……如此多的称呼并不能概括安德烈·马尔罗的全部天赋。这个天生爱冒险的人,二十几岁就在印度支那等地目睹了那里的革命斗争,回国后写出了《王家大道》、《征服者》、《人类状况》等一系列有关东方革命,尤其是中国革命的小说。而当时他未来过中国。这些作品在法国引起了轰动,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别出心裁地描写了中国革命,还因为他的作品中渗透着两个深刻的主题:荒诞与人道主义。一、世界的荒诞性荒诞原指音乐中的“不和谐”,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有悖情理和规矩,不合时宜,不合理性,不合逻辑。”1荒诞意识自古…  相似文献   

18.
孟渐新 《新民周刊》2022,(32):80-80
如果用粗略的方式划分科幻片,主要有三种:形式科幻、内容科幻、形式内容兼而有之。上世纪影坛名作《2001太空漫游》《星球大战》《黑客帝国》可谓三者皆有。21世纪涌现的如《人类之子》《阿凡达》《星际穿越》等,我认为是“内容科幻”的标杆——恢弘的气象里,导演们想探讨的,往往是人类深层的困境。而在厮杀如红海的“形式科幻”领域:动物怪兽、机器异形、天外来客……或人与之厮打、或另一波巨兽与之厮打、或者就是人穿上机甲与之缠斗——这类作品因为特效奇观,往往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但这块蛋糕往往被欧美片方直接划走,徒留我辈叹喟。  相似文献   

19.
主要对人工智能艺术的概念进行阐述,世界不同研究学者对其理解不同,赋有不同的意义。介绍了日本人工智能艺术的发展现状。人工智能艺术是人工智能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包括虚拟现实艺术、机器人、大数据等。日本人工智能艺术在世界的发展是领先的。通过对日本人工智能艺术的一些主要案例进行阐述,对日本人工智能艺术服务于社会不同领域进行探究,日本人工智能艺术的发展与社会服务应用的成功案例值得学习与反思,对目前中国人工智能艺术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日本人工智能艺术的社会服务探究对世界对中国人工智能艺术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手中这20分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5,(21):79-79
上海教育电视台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医学电视演讲节目《健康演说家》请我担任评委,我没多想就应承了,原因一是曾经和医学科普有缘:1986年至1994年我在医学科普杂志《康复》任职八年。二是好奇,听说参与演讲的是从全市医界遴选而出的十九名青年医生,代表上海医学界的未来和希望,平均年龄34.4岁,既有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又有90后"规培生",他们有专业、有激情、有个性、有态度,更具科学精神,有型更有腔调,我很想借此机会比较一下两代科普人,毕竟当年曾在《康复》杂志结识了许多著名的科普作家,杨秉辉、周小寒、汪宗俊、姚德鸿、姚克裘……编稿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交友的过程,后来甚至形成很深的交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