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开局半年态势良好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实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全面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大力度、加快节奏、突出转变、突出重点,经济运行态势良好。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3个12%”同步增长的预期目标可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贵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能否取得预期成效,关键在于“五个统筹”能否结合贵州实际得以充分贯彻。而“五个统筹”的实践,必须立足于突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一)统筹城乡发展要立足于重点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1956年,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建立的城乡分治、城市利益偏向的二元体制,虽历经改革,但至今仍未打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尤其在贵州这样的落后地区表现得更加突出。2000至2003年,贵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高2!2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速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民人均收入占城…  相似文献   

3.
桂龙 《世纪风采》2006,(8):40-42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是知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近几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发展经济、善待百姓”的和谐发展之路,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实到发展经济、造福百姓的具体实践中,泰州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快又好地发展。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822.3亿元,年均增长13.1%,是“九五”期末的2倍;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14亿元,是“九五”期末的3.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02元,同比分别增长14.7%和11.5%,分别是“九五”期末的1.6倍和1.4倍。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与中国农民非农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非农化是农民从第一产业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并且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待遇,具有和城镇居民相呼应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对中国农民的非农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领导中国改革开放为中国农民实现非农化找到动力;他大力倡导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国农民非农化提供物质基础、营造社会环境;在实践中农民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实现非农化。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报告提到.要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这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了更大的希望.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是农民和城镇居民的聚居地,是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和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加快小城镇建设与管理不仅是改善农民和城镇居民生活环境,加快农民奔小康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步骤,同时还是建设经济强区、创建文明新区的客观要求.如何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我们认为当前主要应抓好如下三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失去土地后的农民如何解决就业和生活问题?古蔺县古蔺镇崇文社区党总支通过帮助失地农民转变观念、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等措施,让失地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并找到了新的增收致富渠道。  相似文献   

8.
数字看宁夏     
《共产党人》2012,(3):26
1.7万元2011年,宁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14.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7%,双双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受宏观经济发展和增资政策、最低工资标准和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等政策性因素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78.9元,比2010年增加2234.4元,增长14.6%,是200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相似文献   

9.
王恒平 《求实》2006,(Z1):160-161
一、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比分析首先,西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从我市城乡居民收入状况看,2000年到200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299元、6041元、6724元、7025元、76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12元、1671元、1839元、2054元、2321元,两者差距分别为3736元、4370元、4885元、4971元、3305元,从2000年至2004年五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累计增加2327元,平均增速9.29%,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累计增加809元,平均增速11.3%,按此速度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赶上目前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水平还需11年左右的时间。其次,造…  相似文献   

10.
小城镇是农民和城镇居民的聚居地,是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和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加快小城镇建设与管理不仅是改善农民和城镇居民生活环境,加快农民奔小康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步骤,同时还是建设经济强区、创建文明新区的客观要求。如何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我们认为当前主要应抓好如下三项措施: 第一,合理布局,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在规划小城镇建设时,要坚持为经济服务,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突出地方特色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坚持“高起点一步…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党员》2007,(12):17-17
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统筹试点改革的成都,今年年底前将会有4000多农民进城变为市民,他们不但拥有崭新的住房,而且还能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2.
杨荣 《先锋队》2011,(17):5-7,1
高层声音栏目刊发了《让农民兄弟生活得更幸福体面》,这是王君省长与记者谈如何解决农民的民生问题的一篇文章。王君省长说:"我们一刻也没有忘记贫困农民兄弟。竭尽全力做好‘三农’工作,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群众的新期待,就是我们努力的新方向。我们一定要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省长的拳拳之心,言辞凿凿,更让三晋父老增添了憧憬。  相似文献   

13.
李枫 《当代贵州》2011,(34):10-11
11月23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等的陪同下,先后深入黔南州、黔东南州、贵阳市等地的街道、社区、村寨以及农户家中,考察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情况,并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  相似文献   

14.
财经热读     
《共产党人》2012,(4):35
农民收入增幅连续3年超城镇居民2月10日从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2011年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10元,同比增长15.7%,连续3年增幅高于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近5年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速达14.4%,连续4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粮食产量保持在330万吨以上,实现八连增。人均GDP达到5062美元,居全国第16位国务院下属的中国网2月7日公布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相似文献   

15.
省外发展潮     
北京市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市郊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68.6元,同比增加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96.7元,同比增长9.2%。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今年一季度北京农民收入增长快,亮点多。一是生产性增收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家庭经营增长突出。一季度农民人均生产性收入达2160元,同比增加222元,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79%。二是农产品价格上升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家庭经营中第一产业收入达219元,人均增收27元。三是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人均家庭经营第二产业收入58元,同比增长12.8%;家庭经营第…  相似文献   

16.
《江淮》2011,(2):1
◎安徽"十二五"总的目标是实现"六个翻番",到2015年,力争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  相似文献   

17.
韩世杰 《共产党人》2004,(20):36-36
我是盐池县惠安堡镇隰宁堡村人,出生在一个贫穷农民家庭。贫困的生活曾在我幼小的心灵上刻下深深的烙印,也铸就了我同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在“农业学大寨”的年代,我曾被评为自治区级先进劳动生产者。作为大队队长,我汗没少流,苦没少受,带领群众土里刨食,也没能解决温饱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有了党的好政策,我带领全大队群众务实苦十,兴办羊场、商店、机耕队,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从1981年开始,已经包产到户的隰宁堡村农民的各项提留税费全部由大队承担。  相似文献   

18.
一、健康活跃的农村牧区市场是实现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农村牧区市场的容量和潜量巨大,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农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低。据近期统计数据显示,每百户农民拥有耐用消费品量:彩电27.32台,电冰箱8.49台,收录机32.02台。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量:彩电100.48台,电冰箱72.98台,摩托车11.6辆,洗衣机89.12台,当城镇居民向电脑、空调器、摄像机等高档、新一代电器的消费与普及方向发展时,农村居民冰箱、彩电、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仅相当于城镇居民80年代后期水平,…  相似文献   

19.
冯学娟 《共产党人》2008,(13):47-50
“健康教育有人教,四病防治有人包,农民身体有人检,环境卫生有人管”,宁夏“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正在全区各地扎实开展。这是继“新农合”之后,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全区农民办的又一件实事、好事。它的深入推进,为幸福宁夏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7,(4)
<正>2016年,卓资县牢牢把握"奔腾大黑河、秀美绿长廊、休闲养生地、文化卓资山"四个发展定位,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工程惠及千家,社会事业造福万户,各项工作取得全面进步,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卓资建设更加体现为宜居、宜游、宜业的休闲旅游城镇。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5.8亿元,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98万元,增长8.2%;农民人均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