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0月下旬以来,德清县把钟管镇作为试点,围绕“争当创业新农民,共建和谐新农村”主题,以培育创业新农民为重点,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落脚点,扎实推进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活动试点工作。明确教育重点。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走访农户等形式,摸清了当前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真正发挥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培育创业新农民。针对农民创业意识不强、技能不高、政策不熟,农民培训的阵地薄弱、形式单一,扶持、鼓励农民创业的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制定了实施方案。把如何激发农民…  相似文献   

2.
赵中社 《今日海南》2006,(10):32-3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不仅是一个看得见的物质形态村庄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农民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农民迅速富裕起来,在物质、精神、政治上同时有收获,既见“物”又见“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许多客观条件都已经具备,真正欠缺的是承担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新农民。培育高素质的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也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把培育新农民这项伟大工程抓紧抓好。——探索建立长期有效的新农民培育机制。新农民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培育新农民需要新的培…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阜宁县紧紧围绕“富民文明”这一主题.大力实施新文化平台、新农民培育、新风尚引领“三新”文明工程,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新农村的水平.使得全县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云涛 《世纪行》2007,(8):115-115
“有为才有威”,这是任政协主席职11年之久的宜昌市政协主席李泉常讲的一句非常质朴的话。在新形势新下,如何进一步转变政协的工作方式来适应新的任务,如何使政协“顺势而变”变被动为“主动而为”,宜昌市政协提出了建设“责任政协、效能政协、亲民政协”的工作定位,使政协工作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主题结合的更紧密,与人民的要求贴得更近。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县级政协,与基层联系紧密.更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奋发有为,建功立业。一、引导农民群众不断解放思想。只有农民群众思想的解放和更新,才有建设新农村的大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具一定社会影响的优势.带动和影响农民群众不断解放思想.引领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具体要做到“四破除四做到”:破除思想懒惰、安于现状的观念.做到穷则思变、艰苦创业、奋力发展;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观念.做到永不停顿地突破、永无止境地创新、永远持续地发展;破除封闭保守、目光短浅的观念.做到算大账、算长远发展账、借力发展:破除畏难怵硬、束手无策的观念.做到致富靠自己、一心一意谋发展。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对了头,农民群众有干头,就一定能够闯出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培育一代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本文从“明天谁来当农民?”的问题切入,研究了当代农村青年的职业分布、从业意向以及青年农民队伍迅速萎缩的原因,探索了指导帮助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培育新农民的思路与方法,认为培育新农民是共青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佳发力点。  相似文献   

7.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其实质是繁荣城乡文化,核心是培育新型农民,关键是塑造具有农民特征、时代特点和区域特色的农村新风尚。联系当前农村建设实际,关键要在“繁荣农村文化、激发农民热情、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方式和强化农民政治素质”5个方面下功夫,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先进文化来支撑,繁荣农村群众文化作为乡风文明的最直观内容,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先进文化来哺育和支撑,没有繁荣的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目标就难以实现。解决当前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内…  相似文献   

8.
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次“战略提升”。就行唐而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在“新”字上下功夫,必须在“构建新农业、发展新工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上求突破。构建新农业新型农业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北省当阳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以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以“一户三化”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湖北省文明新村创建工作现场会在当阳召开,推广了当阳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一、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抓手。确立乡风文明建设新思路当阳市经过认真探索,深刻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根本在于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相似文献   

10.
《江苏政协》2024,(1):53-54
<正>政协委员是政协履职的主体,政协作用发挥在委员、活力展现看委员、事业发展靠委员。2023年以来,宝应县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全县政协委员中实施“安心”“同心”“暖心”主题行动,立足委员特长优势,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提升委员履职水平,不断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在总结近年来组织开展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城乡共建文明村等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富裕、知识、新风、娱乐“四进农户”活动,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设新文化,培育了一大批典型。他们领着农民学、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导农民变。受到农民欢迎。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沈宣 《今日浙江》2007,(13):60-61
浙江省从去年冬季开始,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围绕"培育新农民、弘扬新风尚、建设和谐新农村"主题,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把教育、活动、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武警赣州市支队大力弘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坚持把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课堂.着眼“五新一好”(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目标,积极支援赣州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援建的瑞金市沙洲坝村党支部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赣县茅店镇洋塘村被评为江西省“十佳和谐魅力乡村”.  相似文献   

14.
孟法明 《今日浙江》2005,(24):34-35
新农村的新,新在农村的发展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从学习和实践看,我们认为,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应以发展为基础,以统筹为手段,以和谐为目标,结合诸暨实际,把“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生态良好、村风文明、民主管理”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具体地说应包括6个方面内容:即新村庄、新环境、新经济、新农民、新风尚和强班子。新村庄是前提,新环境是核心,新经济是基础,新农民是根本,新风尚是灵魂,强班子是保障,“一强五新”共同建设现代“新农村”。一、分批实施,建设“新村庄”。直观地讲,一个村庄破破…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惠及全国广大农民的一项民心工程.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系重大。铜山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精神,求真务实,强化措施,在“培育新农民,打造新产业、建设新村庄”,建设“民富、村美、风正”的新农村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这里,主要谈谈新农村建设实践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民群众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因此应当强调自谋发展、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倡新风,构筑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新框架。自谋发展,就是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项目,扩大经济总量和规模,着力培育当地产业支撑,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建好新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千方百计做大龙头企…  相似文献   

17.
如何培育新农民?不少人认为:给一个项目,拨一笔资金,建一座桥梁,修一条道路,立竿见影,“疗效”较快。其实,目光稍微看远一点儿,培育新农民对于建设新农村,犹如“磨刀不误砍柴工”,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给予农民一把致富的金钥匙,他们即可芝麻开门,财源滚滚。  相似文献   

18.
张春山 《群众》2007,(2):57-5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当今时代农民中有不少人站出来、走出去,到外面去闯荡,到市场上去竞争,因此有的农民成了“老板”。一个“老板”的形成,致富了一个家庭,同时他的亲戚、朋友、邻居等也可能在他的带动下聚合在一起创业致富,这就是一  相似文献   

19.
《湖北宣传》2007,(4):25-25
近年来,安陆市坚持围绕“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设新农村”的主题,树立“文化事业社会办,农村文化农民办”的新思路,把文化事业当作产业来抓,通过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典型示范,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良好局面,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张华华 《当代广西》2006,(19):39-40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新型农民”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崭新认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完成建设新农村的各项任务。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实质上是指“现代农民”,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的。中国“传统农民”在经济上的特点是自给自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