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王闻扬 《法制与社会》2011,(30):137-138
近几年来,拉美政坛掀起了一股左翼“旋风”,左翼政党纷纷登上了拉美各国的执政舞台,这些左翼势力掌握各自国家的政权后,大多采取了一些针对美国霸权的对抗政策。这不但影响了拉丁美洲各国的国内政治环境,而且也有力地冲击了美国对拉美各国的控制,本文将具体地分析这一政治现象,探讨其根源以及对该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及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及其对中国发展空间的打压,使得东亚地区秩序的建立与维持更加复杂.该文从有关霸权的国际关系理论出发,分析霸权与国际秩序、地区秩序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影响,并反思大国崛起对维持国际秩序及地区秩序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9月10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在就职后首次公开讲话中明言,如果海牙国际刑事法院胆敢当真调查美国侵犯人权的事务,那么美国就将制裁这个法院法官和检察官。一个国家对一个有100多国家参与的多边国际机制威胁发动制裁,这可是从1648年现代国际关系史开端以来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4.
邵科 《法学研究》2021,43(6):149-169
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不是比较法或私法视角能够完整洞照的领域,而是社会学及国际关系学视角下理念、框定、行动论的真切投影.唯有从细节上呈现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冲突、变革、造法的内在原理,方能开辟中国方案平视西方、会通而超胜的建构式超越之路.肇建以中国文化之深层话语构造为本源的、直指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变革根本困境的中国范式和中国路径,能够推动国际法律规范的重构.它符合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普遍诉求,也是对海外知识产权主流学派期待"新路径"、消解西方"一元轴心"的充分回应.在当前大国竞争的形势下,它可以成为包容产业创新与世界均衡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从而进一步颠覆美国全球知识霸权的"合法性",并取得"义利兼顾、万物并育"之至诚公理在世界范围内的深层共鸣.  相似文献   

5.
均势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中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传统理论,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对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最为显著。"大国均势"是国际战略,在新的核时代的国际环境下,续写了均势理论的新篇章。本文试图分析"大国均势"战略及其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二战的胜利冷战的结束,让美国成为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都无可企及的超级大国,一些学者认为,"美国治下的和平"时代来临了。"美国治下的和平"观点以霸权稳定论及单极稳定论作为理论基础,认为只有单极的霸权才能带来稳定;美国是当今世界体系中的霸权国;主张美国应该通过追求其超强实力实现国家安全和世界稳定。本文认为,此观点的理论基础是薄弱的,是站在美国立场上,为美国利益而服务的。  相似文献   

7.
杨卓明 《知识产权》2006,16(3):83-85
国际金融的扩张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金融全球化毕竟是一把利益与风险并存的"双刃剑",伴随金融开放的金融霸权便是这样一种显著的风险.#目前,美国的金融霸权正以更为多样和隐蔽的形式实现着其霸权的目的,设置金融专利壁垒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对金融专利壁垒这一美国金融霸权新形式予以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我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李建勇 《检察风云》2004,(17):38-39
一向以实施无罪推定原则而自豪、而自封的美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上何时才能成为一个尊重他国公民人权、对别国实施无罪推定的法治国家呢?看来,美国要成为一个真正尊重人权的法治国家,路途还相当遥远。  相似文献   

9.
北报 《法治纵横》2014,(1):53-53
70年前的今天,一个重要事件载入国际关系史册。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时刻,中国、美国、英国三大盟国首脑及其随行人员齐聚开罗协调作战方略,会后三国于1943年12月1日发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开罗宣言》。  相似文献   

10.
从国际关系学的发展来看,总的来说,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外交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外交理论不能等同于国际关系理论。在频繁的外交实践活动中,人们在不断地总结探索国与国之间互动关系的本质的同时,也在探索国家关系其他行为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催生了国际关系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1.
"均势理论是国际政治理论中最古老、最持久、最有争议的理论之一。"早在古代,国际关系中就出现均势局面和均势外交。近代民族国家兴起后,国际关系中的均势状态和均势原则受到了普遍重视。到本世纪,随着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学派的兴起,均势概念得到了系统的阐述和发挥,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具体了解了均势的作用之后,会使我们相信均势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反科学主义、方法论上的"怎么都行"的无政府主义等似乎已构成费耶阿本德哲学思想的基本标志,但其思想中"权力知识"的主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突出和重视.费耶阿本德的权力知识论突出表现在:国家权力支配了科学划界的标准;理性霸权垄断了知识生产的路径;唯科学独尊的科学知识妨碍了社会的民主和自由;在国际领域则是科学知识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这些论述可以为提升中国学术自主性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英国学派是独立于美国主流学派之外的一个学术特色较为鲜明的学者群体。马丁·怀特是英国学派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对英国学派的建立及其学术传统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的怀特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思想,虽然后期选择理性主义的中间道路,但是其思想中的现实主义成分一直存在,现实主义思想与美国学派的现实主义观点相似,但是又不同于后者。怀特坚持使用历史的、哲学的和社会的方法来理解国际政治,深刻地影响着在其之后的英国学派学者的研究,成为英国学派方法论的重要特色,也是与美国学派最大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逐步上升。伊拉克战争后,美国的软实力有所下降,而硬实力则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美国的将继续保持其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5.
《现代法学》2019,(5):182-194
特朗普上台执政以来,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开始从以往对"制度霸权模式"的偏好,转向现在对"权力霸权模式"的偏好,将对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制度化程度的选择,从"规则倾向性"降至"契约倾向性",从而为谋取自身现时利益最大化释放了美国权力优势运用的空间,构成对现行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全面反动,并投下了最大的变数。然则,脱离霸权统治,回归治理本位,以"制度导向"为模式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仍将得以存续和发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立基于国家间合作伙伴关系及互利共赢原则而创建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为此提供了良好的方案,以"一带一路"建设对国际经济治理新体制的探索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6.
崔浪 《法制与社会》2014,(13):182+186
《大国政治的悲剧》是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学家米尔斯海默的作品,在其著作中最著名的当属此书。这本书首次提出了"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关系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在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体系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大国受结构的影响会不自觉的具有进攻性,其次便是因水域的阻隔而延伸出的"离岸平衡手"的角色,最后便是对核威慑的疯狂追逐。总之,米尔斯海默不仅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内核,更在原有的基础上开辟出新的视角,启发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美国霸权导致大多数人丧失权力苏联的解体对于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福音。有人说,苏联同样有称霸世界的野心。这种说法也许对,但没有说到点子上.问题不在于苏联比美国更好或更坏,而在于,与两极或多极世界相比,单极世界是不是人类的福音?在美国的单极霸权之下,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显然是丧失了权利。事实也已证明;苏联解体后不久,美国已开始非常轻易地在世界各地大打出手,不受任何制约。可怕的不受制约的强制垄断者西方人说,美国的几次大打出手,都是为了制止暴行;如果没有美国去制止暴行;如果没有美国去制止那些暴行,受暴行…  相似文献   

18.
广告话语霸权是以经济资本自我扩张为内在动力的,广告话语编码者通过对企业或产品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等进行加工,完成承载了特定"知识"的广告话语.广告话语本身就是一种"温和的暴力",再通过与大众媒体结成"合法化一权威",经过对简单断语的重复灌输,最后建立起广告话语霸权.实际上,广告话语只是媒介和资本所借用的"躯壳",其所显露的霸权本质上是媒介和资本的霸权.媒介和资本通过广告话语霸权这一形式获取并分享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并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9.
朱文奇 《法学家》2006,58(1):106-109
国际法是法学一个部门,也是国际关系学在宏观意义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一个部门.国际法作为对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进行规范的规则的总体,它对维持国际秩序、国际政治力量相互之间的重新组合以及国家在政治、军事、经济和贸易等各方面的发展,始终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在世界上的角色和定位、美国是否衰落及衰落后世界的模样等关于美国国际地位的问题一直是政策界、学术圈讨论争论的焦点。罗伯特·卡根作为第二代新保守主义阵营的代表人物,其霸权思想从一种美国主义的角度界定美国的世界地位及美国和其他大国的关系,强调意识形态和自由主义世界秩序对维持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作用,为美国霸权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造势。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其霸权思想有其合理之处,亦有其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