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淮安市委先后两次组织全市机关干部开展全民创业调研服务月活动,旨在动员全市更多的人投入到创业的大潮中去。实践证明,全民创业是发展内生经济的主要动力和根本途径。本文就本人在淮阴区新渡乡的调研情况,对农民的增收和创业问题谈一点想法。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确是当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我国农村的长期稳定和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长久持续发展。增收致富之心人皆有之,问题是如何去增收。目前,农民增收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土地资源稀缺。新渡乡现有分地人口21794人,耕…  相似文献   

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认真研究和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3.
《政策》2007,(2):16-19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解决农民持续增收最紧迫的问题●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紧迫的问题●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路子,解决农民发展投入最紧迫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省坚持从解决当前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起步阶段着力抓好那些投资不大、见效较快、受益面广!!!!!!!!!!!!!!!!!!!!!!的工作,以赢得民心,增强信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动力。2006年以来,全省各地着眼于抓基础、抓关键、抓根本,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从而进一步促进…  相似文献   

4.
吴光辉 《江西政报》2006,(14):47-48
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收入上不去,不仅制约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此,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增收工作,成为各级政府当前非常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国斌 《政策》2004,(9):32-33
为促进农民增收,今年初,夷陵区专门进行了研究,及时组织开展了以“抓调研助增收”为主题的“千名干部万户行”活动。我们认为,要有效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必须在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农民市场组织化、农村城镇化上下功夫,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宁夏农业和农村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流通体系不发达,加工转化能力低的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农民增收指数上移,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成为新时期宁夏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农村小康最难的一项指标。农民增收缓慢,是当前各级党政领导都在致力解决的问题。最近,南通市政协就破解农民增收难题赴如东、海门等县(市)进行了调查研究。一、农民增收中存在的问题从调研情况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三农"工作得到加强,南通市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也较快,连续两年突破两位  相似文献   

8.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怎样延伸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红安农村的深入调研,我们认为,新时期要迅速增加农民收入,较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努力实现农民增收渠道的"五个延伸"。 继续调整农业结构 将增收渠道向优势产业延伸 由于历史习惯,红安的水田主要是早晚水稻"双季"连作,旱地主要播种小麦、花生  相似文献   

9.
窦俊华 《天津人大》2005,(3):14-15,17
没有农民收入的增长,就不会有全面的小康社会,农民富、天下足;农民定、天下安.农民增收问题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监督推动政府搞好农民增收工作,是目前我县人大实施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了专题调研和视察活动,有效促进了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对农民增收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李雁红 《前进》2009,(1):35-37
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着重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为4000余元,虽较上年同期增长11%以上,但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如何解决这一难点问题,根据山西实际,我们认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民增收的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农民增收的政策性效应已得到极大的体现。但现在农民增收问题已由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核心的时期转入以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水平为核心的时期,在政策效应背后,农民增收基础薄弱、途径单一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务必将农民增收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科技水平、产、止化水平、规模化水平、市场竞争力水平,努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鲁炜 《传承》2001,(3):4-7
3月 22日,正值乍暖还寒的春耕时节,曹伯纯书记带着行李,到武鸣县最偏僻、最闭塞、 最贫困的农民群众中了解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情况, 4天时间里,他走了 6个乡镇,十几个 村屯,走访了 20多户农民,与 100多名农民座谈,演绎了一幕幕见党性、现民心的感人故 事。书记田间话增收 “农民的增收问题,是我最挂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 3月 22日下午来 到南宁市武鸣县太平镇林渌村,与市委书记、县委书记、镇党委书记、村支书围坐地头,和 正在收摘西红柿的农民共商增收。 太平镇总共 3万人,去年人均收入 2350元,镇财政收…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我国农村和农民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城镇化水平不高,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的出路只有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化转移,从而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因此,加强小城镇建设,以较快的城镇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今后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浙江》2009,(6):16-18
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最突出难题,也是r我国“三农”发展中的永恒主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加剧,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问题十分突出。我省将通过哪些途径给予重视解决?对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农办主任夏阿国。  相似文献   

15.
创造就业机会 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宏观经济形势是最近几年最好的一年,但农村的经济形势却是近几年来最严峻的一年。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受到挑战,农民增收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一、严重的问题仍是农民增收困难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67000户农村住户调查, 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2253元,比上年增加 43元,增长 1.9%,扣除物价影响,实际增长 2.1%,增速比上年回落 1.7个百分点,这是自 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连续第四年下跌。  1.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大幅度下降,来自非农产业和畜牧业的收入有所增长。  2…  相似文献   

16.
“三农”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增收,但实践已经证明,单靠种养业来实现农民增收已远远不够。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文化、科技、从业资格等方面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技能,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就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三农”问题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针对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情况,自治区农业厅从上世纪90年代就号准了农民致富脉搏,并积极通过各种形式,下大力气认真抓好农民的培训。  相似文献   

17.
促进农民增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最突出难题,也是我国"三农"发展中的永恒主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加剧,促进农民增收问题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8.
烤烟“双控”给云南省农民增收带来了巨大压力,及时调整烟区农业结构,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根据我们对昆明、曲靖、大理、保山等6个地州市的调查,本文试对云南省烟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谈一些看法。一、各地烟区调整农业结构的经验、成效第一,发展多种经营,多渠道实现农民增收。例如:大理州发动群众净套种白瓜、南瓜,山区发展泡核桃和各类芸豆,坝区开发精细蔬菜、冬早蔬菜、特色蔬菜和花卉;大力发展以黄牛和黑山羊为主的畜牧业,等等。我们对曲靖市66户烟农的调查表明,烤烟“双控”后,未发现让压缩的烟地…  相似文献   

19.
崔晨 《北京观察》2012,(6):8-11
正虽然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但农民增收的基础仍比较薄弱,增收渠道仍比较单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农民增收面临严峻形势。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既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又是今后发展的长远目标。今年市政协将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作为协商议政的重点课题,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在参与和开展这一重点工作的过程中,始终紧紧抓住促进农民增收这个关键问题,建真言、献良策。收入水  相似文献   

20.
生态修复视域下吕梁发展路径探讨——以兴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红琴 《前进》2015,(4):29-31
<正>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吕梁市调研考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吕梁是国家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推进吕梁扶贫攻坚责任重大,要把老区人民利益放在心中的第一位,千方百计帮助老区人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生态脆弱、人民生活不富裕,是山西老区面临的普遍问题,调研组结合吕梁实际,参照有关省市、相邻地县的实践经验,对其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植树造林优化生态是吕梁发展的前提发展定位对一个地区起着决定性作用。吕梁资源丰富,蕴藏着煤、铁、铝等40多种矿产资源。54%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