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全面实施以来,高校贫困生现象日渐突出,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目前的扶贫工作主要集中在经济、物质层面的扶助,即"显性"扶贫。但是,高校贫困生对"显性"扶贫在心理上常常持有一个敏感态度,在这样背景下,"隐形"扶贫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在分析我国高校扶贫工作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隐形"扶贫的迫切性,最后对我国高校贫困生扶贫工作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费用的不断上升,高校贫困生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贫困生在高校的大环境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针对在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做好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工作,需要用心关爱贫困生,要正确引导和教育他们,扶贫更要扶志。同时,要培养他们理性受助、感恩社会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关于当前大学生资助体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对当前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贫困生“绿色成长方案”、“贫困生自助工程”及建立健全各种“造血”保障制度等建议,将有助于高校扶贫助学工作的开展,从而推进大学生资助体系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贫困生问题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贫困生的出现、贫困生的界定方法;分析了贫困生对待贫困的不同心态;并且提出了教育贫困生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内一个特殊群体,其思想心理问题是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音符。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面准确把握高校贫困生的思想心理特征,为高校贫困生的健康成才成长提供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为建设健康温馨和谐校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基础,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高校精准扶贫实践表明,贫困生的基本物质需求可通过保障性资助得以满足,而进一步拓展至精神、心理和能力等方面,只有发展性资助能更好弥补。高校精准扶贫也是一种精准资助,且更应是一种发展性资助,教育精准扶贫与发展性资助是内在统一的,要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进一步探讨发展性资助路径,使高校贫困生得到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贫困学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初步分析高校贫困生群体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贫困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贫困生认定是建立精准学生资助体系的基础,是实现高校资助精准化的保障。高校资助工作中,贫困生认定面临如下的难点:认定指标体系的建立、学生对公示制度的认可度、贫困生“瞒贫、忌贫”和伪贫困生骗取资助资源的行为。文中从以上角度对我国现有贫困生认定制度存在的弊病进行分析,并分别从提炼认定指标、搭建信息平台、改变资助方式、增进思想教育四个方面,对优化贫困生认定标准和资助体系、提高高校资助精准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与挑战,亟待在理论上予以创新。个案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三大方法之一,其理论对于提高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可以协调贫困生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有助于调整贫困生的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问题一直是高校关注的重点。在强调经济救助的同时,贫困生的思想状况也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贫困生群体存在着诸多思想方面的问题,诸如自卑、封闭、抑郁等,严重影响了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也给高校贫困生工作带来了挑战,网络环境的逐步普及和完善,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廖荣榆 《工会论坛》2006,12(5):67-68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给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高校贫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心理问题,本文提出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对贫困生真情关爱,从思想上教育和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从经济上扶助、生活上体贴贫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内环境等。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及其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实使得多种形式并存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在高等教育阶段初步建立起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和持续发展。但是在实行贫困生资助的过程中,困难学生容易产生一些心理困境,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物质扶贫的同时,精神扶贫更需要受到关注,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与挑战,亟待在理论上予以创新。个案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三大方法之一,其理论对于提高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可以协调贫困生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有助于调整贫困生的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14.
高校"伪贫困生"是指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却有着高于实际的消费需求,为了满足自己不合理的需求他们往往骗取当地政府开来假家庭贫困证明来获得各种资金。高校"伪贫困生"的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人认为从源头上抓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防范"伪贫困生"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1997年普通高校全部实行招生收费并轨以后,我国高校初步建立了收费制度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机制。与此同时,高校里也产生了“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据统计,贫困生的比例约占高校学生总数的20~25%,有的高校甚至达到了30%,其中还有部分是“特困生”。为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同时出台了以“奖、贷、助、补、减”为基本内容的助学政策。为了准确了解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体系的建设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高校助学体系,推动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健康发展,2006年5月我们就高校的贫困生助学体系构建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心理分析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高校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问题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这一特殊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行为特点,深入了解贫困生思想状况,是高校做好贫困生学习,生活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高校暑期“三下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累进发展中已然成为独具特色的实践育人平台,是第二课堂建设中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指向.将暑期“三下乡”嵌入当前社会扶贫体系乃至乡村振兴战略,既能更好地“全程、全方位”培育作为第一个百年目标生力军和第二个百年目标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为全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发挥实效作用、富有长效价值、边际作用广延的现实青春力量,也能在不断优化升级的乡实践中实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提升高校育人水平、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等多层聚合的弥散作用.以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不断深化对高校暑期“三下乡”活动及其嵌入社会扶贫体系乃至乡村振兴战略价值性意蕴的把握,才能更好地为其转化为现实性作用提供基础认知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贫困生现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一个社会问题。高校招生制度“并轨”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使高校教学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地贯彻教育的公平性原则,转变高等学校培养机制,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对于高等院校多渠道筹措经费,适当改善办学条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较多,高校贫困生问题也随之突出起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发展,影响了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贫困生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各级政府及高校的高度重视,能否解决好贫困生问题,关系到高校进一步深化改革,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和全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建立健全贫困生生活保障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贫困生作为高校学生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问题。从贫困生资助体系、“心理解困”、就业工作等方面,加强高校贫困生教育管理工作,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保证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珊红  杨庆实 《工会论坛》2010,16(5):118-119
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要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引导贫困学生正确认识贫困;完善健全多元化资助体系,做好贫困生物质帮困工作;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引导贫困生顺利成长;强化贫困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