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往今来,当官的败在“身边人”手里的不少。《红楼梦》里就有这么一个典型事例令笔者铭记在心。荣国府贾政有个贴心仆人李十儿,别看地位卑微,但献媚取宠、拉人下水却很有“本事”。贾政初放任江西粮道时,“勤俭谨慎”,对州县官的馈送,一概不受,并告示乡里:“凡折收粮米,勒索乡愚者,必详参揭,严惩不贷。”李十儿看看没有油水可捞,便摇起三寸不烂之舌算计起贾政来。他到处散布:“凡有新到的老爷,告示出得越厉害,越是想钱的法子。”州县官信以为真,纷纷给贾政送银子。州县勒索乡民,贾政要严惩,李十儿又花言巧语点拨:“老爷…  相似文献   

2.
史娟茹 《求索》2013,(6):154-156
本文根据贪酷官吏贾雨村和廉循官吏贾政的兴衰,分析这两个文学形象的丰富社会意义和内涵。剖析了封建官僚制度怎样使为官特色截然相反的两类官员走向了相同的式微乃至毁灭结局的因由。  相似文献   

3.
江岸 《小康》2018,(18)
正自从宝玉抓周时表现出"非主流"倾向后,贾政对这个儿子就有了很深的、先入为主的"成见",一岁的孩子懵懵懂懂中就要选出兴趣志向,抓周真的能抓出未来一生的成就结果吗?《红楼梦》第二回里,冷子兴提到,贾政对"衔玉而生"的贾宝玉满怀期望。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冷子兴对此一锤定音地评价宝玉说:"将来色鬼无疑了!"宝玉抓周时表现出的"非主流"倾向给贾政带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我从东北生产建设兵团回家,阿爹(我父亲季方)好爹(我母钱讷仁)都是近八十的人,他们走路不方便,我回家后哪里都不想去,就想利用假期守在他们身边,和他们说说我在兵团的有趣的生活和接受再教育的过程。  一天阿爹拉着我的手和蔼地对我说,他年迈,眼睛看东西看不清,两条腿又不能走远路,要我帮他完成一个任务:“宋景楠伯伯和贾阿姨到北京住在我们家已经多时,我早就想带他们一起到公园去走走,另外邓昊明伯伯和李君素阿姨也到北京了,你替我陪他们四个老人一起到颐和园看看。”我自然同意了。在公园里我这个不懂事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5.
每一个群体,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引车卖浆,万户之侯,随着时代的变迁,都有被抹黑时,被洗白时。但是有一伙人,从来就没白过,那就是官n代与富n代们,这些人被称作纨绔子弟,身上贴满了种种标签——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欺男霸女……《红楼梦》里贾家的公子哥们,在同阶级的贾政看来是欠揍,在焦大眼里是不成器。他们古时被唱衰,现代  相似文献   

6.
都会区原住民.是指那些背井离乡来到繁华城市谋生的台湾少数民族。相比还住在部落里的族人来说,他们所面临的文化冲击和现实压力更为直接。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1,(3)
正父母根据他们自己的出身、阅历、见识、经济能力,给孩子写好了未来的剧本,但孩子们会按照剧本成长吗?"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这是《红楼梦》里贾政在贾母面前辩白为何痛打宝玉时说过的一句话,概括了他对儿子的期许,他为宝玉写下的剧本,是"光宗耀祖"。有这个剧本在,他对宝玉的要求是不必学那些"精致的淘气","把《四书》讲明背熟"最要紧,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6,(23)
正一千万个人,就有一千万种不安。不安的父母,怎样给孩子信心和未来?这才是让人细思恐极的地方《红楼梦》里,有一个曾试图打死亲生儿子的父亲,贾政。是什么原因,让他能痛下杀手,要自己孩子的性命?是对即将到来的祸患的无力,对无法预知的灾难的恐惧,和心底滚滚而来的不安感。贾政为什么缺乏安全感?在外,他在官场混迹多年,深知其中的波谲云诡之处,江南甄家曾是四次接驾皇帝南巡的豪门,甄府在当时的权势和气派远远盖过贾府和王府。但就是这样的甄家,获罪抄家也不过一夜之间的事,其败落的命运带给贾政的震动可  相似文献   

9.
菜地里挖出“宝藏” 2003年5月28日,淇县人民医院负责人到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报案称,审核单位经济账目时,发现医院的维修费用高得异乎寻常,一些报销票据在医院领导签字后有涂改、添加嫌疑,累计数额巨大。 接到报案后,警方立即成立了专案组。经过认真梳理排查可疑线索,认为医院的维修工贾长平最可疑,他们决定抓获贾长平作为此案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恩赦作为一项制度在中国古代渊源已久,至唐代发展已十分完善。皇帝通过恩赦,赦过宥罪,甚至是免除民间公私债务。恩赦之所以附带免除民间公私债务有极其深刻的理论根源和时代背景,如巩固皇权,天人感应,道佛因素,民间高利贷盛行等等。恩赦能够直接免除民间私债,势必会损害"债权人"利益,民间亦出现了相关的抵赦条款。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贾政被放任江西粮道,对州县官的馈送一概不受;并告示乡里,凡折收粮米,勒索乡愚者,必定详参揭报,严惩不贷。善于胁肩诌笑、投机钻营的门官李十儿,看没有油水可捞,便算计起贾政来,先是到处散布:“凡有新到的老爷,告示出得越厉害,越是想钱的法子。”州县官信以为真,纷纷地送银子。后又在贾政身边花言巧语:“民也要顾,官也要顾。若是依着大人法子,不准下面的官弄点外快,谁还肯跟大人卖力气呢。”终于使贾政动了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十儿便趁机沟通内外,哄着贾政办事。结果腐败之风盛行,李十…  相似文献   

12.
脑筋急转弯     
1、两个人住在一个胡同里,只隔几步路,他们同在一个工厂上班,但每天出门上班,却总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正>杭州,一直被许多人认为是梦想开始的地方。而充满本土韵味和优美旋律的优秀歌曲《梦想天堂》,更曾经是杭州人的骄傲——我们的家,住在天堂,碧绿的湖水,荡漾着美丽的梦想;我们的家,住在天堂,美丽的梦想,期盼明珠耀眼在东方;城市里的每一棵树他们都知道,每一片的绿色是你的阳光;  相似文献   

14.
盛夏的乌海热浪袭人,万里黄河波涛滚滚。住在黄河岸边的冯治权三年间在这条母亲河里救出7名溺水者,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些鲜活的生命从死神手里夺回来,使他们重新回到人间,回到母亲的怀抱。  相似文献   

15.
盛夏的乌海热浪袭人,万里黄河波涛滚滚。住在黄河岸边的冯治权三年间在这条母亲河里救出7名溺水者,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些鲜活的生命从死神手里夺回来,使他们重新回到人间,回到母亲的怀抱。  相似文献   

16.
傍晚时分,平江路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不时地有自行车或电瓶车在石子路上驶过,载着一袋蔬菜、一瓶液化气罐或是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孩。他们是平江路上的居民,住在平江路两侧无数纵深的巷子里。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我和父母以及哥哥、姐姐一家7口住在古城一个叫水车巷的大杂院里。说大,肯定有些夸张;说杂,却千真万确。因为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密密麻麻住着8户象我家一样的平民百姓。他们当中,有教师、木匠、邮差、建筑工人,完完全全地地道道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最底层。...  相似文献   

18.
你听说过「老鼠嫁女」的故事吗?这故事很有趣。大意是:老鼠夫妇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已到待嫁年龄。他们成年住在黑暗的洞里,担惊受怕,朝不保夕。因此,夫妇俩商量,不能再让女儿过这种日子,决心攀一门有权有势的亲家。他们首先想到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7,(15)
<正>他们的人生总是从文艺青年开始,然后进入政治中年、商务中年。但有一些人,却终其一生,都将文艺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不知道从何时起,"文艺"成为一个骂人的词了。这些年里,我们眼看着这个词的属性从中性到褒义到贬义,再到自称"文青"的多半是伪文青,真文青都不敢承认自己文艺。《红楼梦》里也有同样的耻于承认自己是文艺青年的风气。比如贾政,年轻时"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爱诗爱酒爱自由,也是个妥妥的文艺青年。但进了官场,娶妻生子之后,却像被重塑了一样,  相似文献   

20.
试说牌理     
说到打牌,麻将也好,桥牌也好,我是绝对外行,不可教育好的外行。曾记得,干校后期“同学”们闲来无事打桥牌,三缺一抓我充数,我只好奉陪。由于我不懂牌理,往往出错牌,使对家不住地因我的失误而连呼倒楣。如此这般浑浑噩噩地瞎玩,毫无长进,但总算明白“牌理”指的是什么。  在打牌中,正确的正常的做法是,大家都按牌理玩牌,在符合牌理的前提下争取胜利。《红楼梦》里的凤姐却不这样。她陪因贾赦硬要讨鸳鸯做侍妾而生气且正在气头上的老祖宗贾母玩牌,明知贾母只等一张二饼就要赢。按牌理,她应当紧扣住手上这张二饼阻挠贾母赢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