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天津支部生活》2013,(7):22-22
挂职锻炼是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方式,但是很多时候挂职干部也面临着融入难、参与难的问题,使得这项工作容易流于表面,锻炼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如何让挂职干部工作落到实处。解决好挂职干部不但“挂职”而且“履职”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河东区对各类别的挂职干部实行精细化管理,帮助挂职干部真正履好职。  相似文献   

2.
周盛国  朱天臣 《党课》2012,(11):70-70
为了给挂职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河南省浚县采取三项措施做好干部培养锻炼。一是注重锻炼,多方培养。他们根据挂职干部本人特点及派出单位培养建议,选择基础较好的乡镇安排挂职岗位,让挂职干部参与中心工作,并适时安排他们到县内党建示范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进行参观考察,加强交流。二是健全制度,严格管理。他们建立了“三定”制度,对挂职干部实行“定岗、定责、定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3.
瓜州县在挂职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个到位”,为挂职干部的锻炼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4.
2008年7月10日,成都,在中央组织部召开的首批赴四川地震灾区挂职干部座谈会上,即将挂任剑阁县委常委、副县长的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商业处调研员秦斌代表全体挂职干部宣誓:“大难当头,我们必须挺身而出!” 2010年4月8日,还是在成都,即将挂职期满的秦斌为自己的挂职经历作了如此的总结:“这两年,我把自己当成土生土长的灾区人民,并发挥自己的背靠优势,尽我之力为灾区做了一点事。”  相似文献   

5.
党建短波     
麦力斯 《实践》2013,(8):30-31
阿拉善盟“三化三推”强化干部实践锻炼。一是注重层次多元化,推动干部多岗位历练。综合考虑业务范围、年龄层次、工作阅历等因素,精心挑选年轻干部到企业、园区、苏木镇、街道办事处和项目单位等挂职锻炼,有效丰富干部阅历,提升处理复杂矛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注重管理规范化,推动挂职工作取得实效。充分发挥组织部门、接收单位、派出单位三家管理合力,对挂职干部纪律上严格要求、工作上大胆放手,确保挂职干部有职有责,有所作为。同时,采取挂职干部个人季度汇报、半年书面小结、全年综合考核的办法,加强跟踪管理,确保干部“真挂”、“实挂”。三是注重培养科学化,推动地区发展与素质提升双赢。以培养方向和地区部门发展一致为原则,将挂职干部与所挂单位进行对口安排。如为了推动旗区生态、旅游、文化等产业建设,将盟直和旗区对口单位的后备干部互派挂职;为了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业务指导,安排安监部门后备干部到企业挂职等。通过对口科学安排,实现干部素质提升和地区科学发展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6.
“用人不疑”是一句流传已久的古语,它的意思是,看准了的人,就要授权予责,放手使用。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但由于一些同志的片面理解,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方面,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有的同志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用人不疑”的影响,认为既然领导干部在提拔使用前已经过了严格的考核,素质都是比较高的,就应该“用人不疑”,而不应该再去过多地监督,否则就是对干部的不信任。这种把充分信任干部、放手使用干部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对立起来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用人不疑”是指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充分信任干…  相似文献   

7.
干部挂职到基层锻炼,是党组织培养干部的一种有效办法。但在一些地方,干部桂职却被圈定了两种人:一种是即将提拔重用的人;另一种是领导不喜欢的人。干部挂职要不成了提升干部的政治资本,要不就成了对干部变相处罚的手段。其他干部想下去也去不了。  相似文献   

8.
机关干部到“一线”挂职,应该说不是个新话题,很多地方过去都曾开展过类似的工作,并且多数同志为所挂职的地方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但毋庸讳言,也有个别干部虽身在“一线”,却心不在焉,庸庸碌碌,引起群众的反感。究其思想根源,就是对群众没有感情、对基层没有感情。  相似文献   

9.
向郢 《党建文汇》2005,(7):17-17
2001年以来,新疆自治区党委重点在南疆四地州的292个边远乡镇推行了以乡镇干部“轮岗、轮训、轮休”为内容的“4211”工作机制,即每个乡镇的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常年有四分之二的人坚持在工作岗位(节假日不休息),四分之一的人参加学习培训和异地挂职,四分之一的人在家轮休,除异地挂职的干部外,其他干部一般一个月轮换一次。同时大力加强和充实乡镇力量,2001年至2004年,全区先后从大中专毕业生、社会“五大”生和优秀退伍军人中考录干部4165人,  相似文献   

10.
有专家指出,堵塞干部挂职锻炼工作中的漏洞,防范与解决干部挂职锻炼中的倾向性问题,实现干部挂职锻炼效果与效益的最大化,已成为制度完善的主攻方向. 用法规明确各方贵、权、利 很多受访专家认为,要杜绝干部挂职锻炼发生“走样”,尽快制定一部全国统一的规范性制度是当务之急.《中国青年报》刊文指出,规范挂职干部行为,归根结底还得依赖于挂职制度的完善,让挂职工作“听命”于制度,而非受控于“潜规则”.  相似文献   

11.
“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是不少地方干部管理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虽然有的地方处理过一些表现平庸的干部,但大多是个案,没有形成制度,未能坚持经常。而且,处理一个人,往往需要好长一段时间,有的受处理的干部到处跑、找、闹,搞得你不得安生。这样一来,谁也不愿意再捅这个“马蜂窝”了。  相似文献   

12.
挂职须挂心     
机关干部下基层挂职锻练是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多年来 ,这一做法不仅能使机关干部深入基层 ,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而且能使干部充分了解基层、认识基层 ,从中得到很好的社会锻炼。因此 ,近年来干部挂职锻炼成为一种时尚 ,一种潮流。可是 ,据基层干部群众反映 ,干部挂职锻炼中的官僚主义作风不容忽视 ,其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是名在人不在。名为挂职 ,实则“名挂身不挂”。有些干部在基层耐不住“寂寞” ,“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名义挂职 ,实际上却整天呆在自己家里。或者脱岗做买卖 ,或者游乐玩耍 ,…  相似文献   

13.
组工问答     
问:已提出入党申请的机关干部派到基层挂职后,其入党问题由哪个单位的党组织解决?答:选派到基层挂职的干部仍属原单位管理,因此,其入党申请书和发展对象考察表等材料不珏转到桂职单位。该干部挂职单位的党组织应配合原单位对其进行培养、考察、教育,如具备党员条件,应由原单位党组织发展其入党。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10,(8):32-32
对干部从严管理,既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也是促进干部健康成长,保证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需要,其本质是对各级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决不是对各级干部不信任、不放心。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让年轻干部在一线更好地接受锻炼,也为了更好地配优补强一线工作力量,李沧区委制定出台了干部轮岗交流办法,规定新提拔的处科级干部到信访局挂职半年到一年时间。近期,几个单位找到我,大概意思是,轮到要去挂职的科室长后,发现业务工作离不开,一旦安排挂职,工作就要停摆等等,看能不能缓一缓再去挂。笔者对此不禁感慨,提拔干部是好事,各单位积极性都很高,争先恐后,恨不得一到年限、一有位置立马就办;到信访一线挂职,对于培养锻炼干部、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三门干部”是人们对从家门对本校门、毕业后进了机关门的公务员的戏称,意为拥有书本理论知识但缺乏基层实际工作阅历。最近,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领导机关”‘三门干部’增多,会加大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达州市建立优秀年轻干部挂职信仿部门部门锻炼机制,合江县大规模下派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让“三门干部”增强与群众感情,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突发性事件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四子干部”要不得段琪斌见到矛盾装“瞎子”,听到问题装“聋子”,遇到麻烦绕“圈子”,目的在于保“位子”,群众把这类干部形象地称为“四子”干部。这类干部对同事“谦虚、恭让”,凡事不作主,不表决,人云亦云,好办的事、领人情的事抢着干,难办的事、得罪人的事...  相似文献   

18.
动向     
《廉政瞭望》2008,(9):4-4
中纪委监察部选派干部赴地震灾区挂职;民政部:城市社区直选2010年达50%;中组部:不用不讲原则的“老好人”  相似文献   

19.
正一些干部面对难题之所以手脚不灵、碌碌无为,成了工作"困难户",问题就出在思想滑坡、不敢担当上。当干部,最贵重的东西就是一个"干"字。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如果一事当前,先掰着手指数困难,而不是开动脑筋想法子,那么什么事也干不好、干不成。毛主席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治疗"畏难症",关键在于提振干部的精气神。一方面,要强化能力培训,通过实践锻炼、挂职历练等途径,让干部多  相似文献   

20.
「蹲点」干部要「蹲住」□少桦干部下派,或包村或挂职,老百姓称之为“蹲点”,这是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为加强基层两个文明建设、帮助贫困乡村尽快脱贫致富采取的一种有效方法。“蹲点”干部走出机关的高墙大院,深入到乡镇村屯一展身手,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几年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