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佚名 《政府法制》2010,(9):46-47
伴随近几年接连出现的“用工荒”而来的是我国“人口红利”正逐渐减弱的警讯。种种迹象表明,在一些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可能会面对常态的用工短缺压力,不仅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也在倒逼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分割”尽快消融,农民工同享“市民待遇”、做有尊严劳动者的诉求,正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要"签字背书"倒逼追责。无论是党委还是纪委,或是职能部门,都要对党风廉政建设进行责任"签字背书",一旦出现问题,依据签字追根溯源,以倒查倒逼机制形成各负其责的局面。《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实施,将有力推进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深入。《实施方案》改革亮点纷呈,其中的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构建,标志着  相似文献   

3.
正"图表式分责、链条式传导、网格式覆盖、倒逼式追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省庆阳市认真贯彻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有关精神,创新开展"两个责任"标准化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落实。抓体系建立,促责任细化。建立清晰直观、易于操作的责任体系,为抓促落实奠定了基础。一是健全责任网络。围绕实现"两个责任"具体化、透明  相似文献   

4.
正司法公开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普遍性要求,透明的司法不仅能够有效保护影响性诉讼中的法官权威,还能够向社会传递司法运送正义的价值理念,塑造理性的法治思维和观念。司法公开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展现正义的一种理性方式,由此决定了推行司法公开不能"为公开而公开"。庭审直播固然能倒逼庭审规范,但绝对不能出现  相似文献   

5.
李立 《中国司法》2014,(5):90-91
正作为政法微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院微博在2013年的表现亮点突出。济南中院直播薄熙来案庭审、"京法网事"直播李某某等人强奸案、北京大兴摔童案庭审等,极大地回应了社会关注,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舆论反响积极。2014年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司法公开座谈会"上表示,要用司法公开倒逼司法公正。之前,他曾明确要求:"把法院微博建设成推进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6.
正"对作风飘浮、散漫拖沓、敷衍应付等行为,特别是踢皮球撂挑子、熬年头磨洋工、图享受慕虚荣、做交易捞好处等制约行政效能提升、破坏干事创业氛围、贻误发展改革时机的问题,必须追究责任。"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张志彪表示,近年来全区广泛开展行政无为问责,倒逼广大干部遵守组织纪律、改进工作作风,提升了广大干部的责任心和执行力,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纪律和作风保障。在目前的行政责任追究体系中,一端是较重的、针对行政违纪的政纪处分  相似文献   

7.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市场化导向,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把科技创新势能更多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迈出创新安徽建设新步伐"."区域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等热词引起人大代表热议.  相似文献   

8.
现行信访终结标准存在内部缺陷和外部适用困境。信访终结标准重"程序"轻"实体"的特性,信访倒逼现象的出现,一体化终结标准适用受限的现状,导致信访终结机制运行失效。在明确信访终结机制"疏导"信访洪峰的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秉持"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构建"总体标准——个体标准"相结合的信访终结标准体系是解决的可行方案。其中总体标准是总体性规定,侧重于程序,讲求统一性。个体标准是在信访案件类型化基础上的个体性设计,侧重实体,考虑个性化。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从"白宫书记"张治安、"天价烟局长"周久耕、"十不知局长"王瑞林,到"房叔"蔡彬、"表哥"杨达才、"不雅视频"雷政富……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网络反腐就像一场席卷官场的风暴,一大批官员相继落马。网络反腐尊重了民意表达、吸纳了民间智慧、整合了舆论力量,网络以其特有的公开透明快捷,成为反腐的天然盟友。一、理性认识网络反腐第一,容易侵犯他人隐私。网上曝料通常只是抓到了某个细节、某个表情,有的甚至只是有罪推定,谣言虽能倒逼真相,但极易涉嫌侵权。如"人肉搜索",将公民的  相似文献   

10.
私募基金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新生力量"在中国股市一派"繁荣",一路高歌猛进,逐渐进入了许多人的视野。本文指出在私募市场的发展已经对监管部门产生了倒逼作用的当前,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其正确认识和引导。文中主要介绍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于私募基金的法律监管,及个人对私募基金合法化的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秦策 《北方法学》2015,(6):77-84
在审判中心主义的改革背景下,我国刑事诉讼应改变以往的"程序宽容"做法,通过庭审功能的实质性发挥,来强化审判对于侦查、起诉的引导制约作用,严格贯彻落实疑罪从无原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使法官敢于做出无罪判决、敢于排除非法证据,从而树立审判权威、提高司法公信、保障司法公正,实现从"程序宽容"到"程序倒逼"的转变,并最终逐步实现审判中心主义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2.
吕斌  姜东良 《法人》2013,(8):27-28
审计问题要从背后的制度建设角度来完善,而不是简单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在国家审计署近期发布央企2011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之后,一些违规问题再次颠覆公众"三观"。对央企进行财务审计,目的是让其财务工作更透明,也是监督与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些共性问题来说,审计工作仅是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解决这些共性问题推动央企内部控制的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外部没有强有力的监督诉求,就无法倒逼央企从管理根源上进行改  相似文献   

13.
时事评点     
《法人》2013,(7):14-15
6月13日,天弘基金与支付宝合作推出余额宝,上线6天,客户数就突破100万,在业内掀起一阵热潮。余额宝倒逼利率市场化今天,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消费活动的一种常态,将一笔钱存放于支付宝中,是电商求之不得的事,在实体商店中这种先存钱后消费的模式也大量采用,但大多是让消费者在后期消费活动中得到价格优惠,而资金所产生的利息则让商家拿走了。"余额宝"改变了这种模式,而是  相似文献   

14.
广告联盟是互联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在快速蓬勃发展的同时蕴含了大量的刑事风险.对于广告联盟的商业模式、技术合法性、主体责任的研究不仅仅是网络生态治理的题中之义,也是开展刑法规制的必备前提,打击广告联盟商业模式中的不法行为,可以有效倒逼广告联盟参与方依法合规经营,落实网络安全管理义务,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如茵?谁不希望身边的河水清澈?"但不断出现的环境污染事件让人感到沮丧。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问题,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李克强总理说过,"绿水青山贫穷落后不行,但殷实富裕环境恶化也不行"、"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如同其他领域一样,深化环保领域改革亟须攻坚克难的是打破既有利益格局。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就是通过利益调整来倒逼环境治理。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法律的监督者,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安徽省将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顶层设计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改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然而,改革的深化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问题倒逼改革,只有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改革,冲破思想束缚,突破利益藩篱,破除体制障碍,才能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7.
高成本制度体系不利于地方政府在新一轮竞争格局中胜出,传统压力型发展模式和激励机制已出现明显"负效应"。要让地方在推行法治、提供善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尊重和有益于地方可持续发展、促进制度正向激励,并大力创新具备实践解释力的地方竞争范式和分析框架。只有逐步将压力型治理结构转变为规则型治理结构,形成统一的司法权治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条条块块"权力制约规范有力,地方发展模式尤其是竞争模式才能逐步实现良性运转。作为地方,被动或者主动的制度调适将成为本轮改革的"竞优"选择,法治需求将在"诱致型"和"倒逼型"社会变迁进程中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8.
最近这些年,很多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救灾防灾能力不断挨批。这也倒逼着很多地方不断提高防灾"硬件",如修建应对"5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灾情的基础设施、形成针对极端天气的监测预警机制,并时刻不忘提醒公众提高防灾意识。中国民政部7月24日下午发布的最新灾情显示,20日以来的强降雨已导致全国111人死亡。其中,北京"7·21"特大暴雨是自1951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雨。北京"61年不遇"的暴雨、泰国"50年不遇"的洪灾、东非"60年不遇"的干旱、北美"50年不遇"的高温酷暑……各种极端天气引发的天灾就像一块块狗皮膏药贴在世界地图的不同位置。  相似文献   

19.
王全兴  粟瑜 《法学》2012,(2):65-74
《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独创性地设置了用人单位违法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条款,旨在建立促使用人单位依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优于以往制裁手段的倒逼机制。"二倍工资"条款的法条结构表明,对"二倍工资"需要作"第一倍工资"与"第二倍工资"之分解,以分析其法律属性。在法律适用中,需要基于"二倍工资"条款的立法目的和法律属性来分析和解决"二倍工资"责任的构成要件、时间界限、基数界定、仲裁时效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宪法施行30周年,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5周年。如果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诉法,见证了人权保障的第三次飞跃,那么对刑事司法正义的精准化追求,推动了共和国的法治成长,开启了公平正义新的光辉征程。在2012年正好过半、距明年1月1日修改后刑诉法正式施行还有半年之际,群贤毕至,齐聚江城武汉,研讨"强化‘五个意识’与贯彻修改后的刑诉法"这一主题,既是检察使命的必然担当,也是执法对接的工作倒逼;既是在强化力度中拓展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