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秋》1997,(2)
冯玉祥,本名基善,字焕章,原籍安徽巢县竹柯村。1882年11月6日出生在河北省青县兴集镇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因生活所迫,冯玉祥自小失学,仅入过一年零三个月的私塾。1896年,冯玉祥才14岁,即开始了行伍生活。从此,他先后在“淮军”、“练军”和“新军”中当过兵。由于他勤学苦练,在军队中升迁很快。至1910年,冯即当上了清军第二十镇八十标第三营管带(相当于营长)。  相似文献   

2.
我是云南的一位侨属,名字叫蔺以强。我还有三个弟弟依次排行分别叫以盛、以国、以家。我们四兄弟的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排列起来就是“强盛国家”,其中包含了父亲的愿望。我父亲是位老华侨,在国外生活已80多年了,虽然现在已进入耄耋之年,却仍然关心着祖国的发展。父亲...  相似文献   

3.
名医纪事     
王继岐先生是我们那一带的名老中医,他小我父亲三岁,我尊称他为继岐叔。“继岐”两个字,意思明确,继承岐黄妙术,读起来颇为粘口,就像绕口令,我常常发错音。继岐叔对我说,我这个名字喊着别扭,别难为你了,你就叫我瘸子叔吧!继岐叔一条腿瘸得厉害,行走十分困难。一个瘸子,又是妙手回春的中医。其名声是可以想像的。有趣的是,他从不以瘸为憾,反而自鸣得意。每当有人称他“王先生”或“继岐先生”的时候。他总是更正,叫对方从此叫他“瘸子先生”。他对众人开玩笑说,你们都是两条腿一般长,真真是庸俗啊!春节贴对联,他最爱写的是那副戏联:“世路尽羊肠行行且止,先生移鹤趾飘飘欲仙。”  相似文献   

4.
我的父亲骆保中,河南省宁陵县乔楼乡贾庄村人。1917年18岁的他,因家境贫寒,投军冯玉祥的十六混成旅,跟班长佟凌阁、连长吉鸿昌当兵。我父为人忠厚,秉性刚烈,作战勇敢,备受冯玉祥、吉鸿昌的赏识和重用,所以在该部提升很快。中原大战之后,已升为团长的父亲不满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托病辞职返乡。“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将军高举抗日大旗在张家口组建抗日同盟军,父亲闻讯后便卖了家产,带500块银元直奔张家口二次投军。冯玉祥将军在召见他时连声说:“我现在既缺兵又缺将,骆保中你来得好好好。”随后,冯玉祥委任我父为抗日同盟军魏凤楼部第三师师…  相似文献   

5.
佟金亮 《半月谈》2020,(9):31-32
从小我就喜欢书,父亲看书,我也趴在跟前看。那时我只知道,父亲常看的那本书有三个字,中间一个是“月”字。慢慢地,我知道那本书的名字叫《半月谈》。起初,我读不进《半月谈》。我一直想,编杂志的人怎么能绞尽脑汁编出这么深奥的内容?《综述:企业改革新走向》《步入市场经济新轨道》《第二季度国际形式综述》《气象与农业》……这勾起我的好奇心。那些文章如有魔力,吸引我翻阅。而父亲仿佛无所不知,凡是我看不懂的地方都一一解答。有了父亲的解读,渐渐地,我喜欢上《半月谈》。  相似文献   

6.
我的父亲1895年出生在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的一户清贫人家。1913年还不满18岁的父亲投身冯玉祥将军麾下,开始了戎马生涯,并由士兵升至军长、省主席。1926年五原誓师,邓小平、刘伯坚等一批共产党人进入冯玉祥的部队做政治工作,这成为我父亲接触共产党的契机。他主动接受党对他的帮助,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从此坚定跟着共产党走,对党的信念矢志不移,深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振兴中华。1930年中原大战,阎冯败北,蒋介石收编了冯玉祥的部队,为笼络我父亲为他围剿工农红军打冲锋,我父亲被委以双路总指挥兼三十军军长。由于父亲已…  相似文献   

7.
甜水     
在甜水出生的前几天,母亲肚子疼得厉害,父亲因眼侍母亲,无法到三里外二百多米深的洞底舀水,不管家里怎样地书约,到甜水出生那天水缸干了。甜水落生后,精疲力竭的母亲要水喝隔壁的二婶见状到家昊端来一碗水给母亲,她一回气喝干了,她的目光一直落在儿子的身上,“甜水。”母亲轻轻地说,父亲循着她的目光望去,看到襁褓中的儿子,以为她在叫他的名字。“甜水,这个名字好,儿子就叫盘甜水吧。”他附和道。山里的土地是石缝间瓢一块磁一块的工地,自管父亲辛勤劳作,然而母亲体弱当病,每年治病花销几自上千元,母亲陪嫁的那头耕中出被…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在西柏坡会见一位外宾时 ,外宾问 :毛泽东 ,您怎么有毛泽东和毛润之两个名字 ?毛泽东幽默地笑道 :我还有第三个名字 ,你们不知道 ,我也不告诉你们。毛泽东的第三个名字就是毛石山。他在1923年9月28日致林伯渠等的信中说 :“此信托人带汉寄上 ,因检查极厉害 ,来信请写交毛石山 ,莫写毛泽东。”众所周知 ,毛泽东又叫毛润之 ;但他又叫毛石山 ,就鲜为人知了。毛石山这个名字有个演变过程。最初是在家里叫的小名 :石头 ,又叫石三 ,或石三伢子 ;长大后 ,它就改成了同样极富象征意义的“石山”。为什么小名要起“石山”呢?原来 ,母亲…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平生最喜欢题写的内容,可能莫过于“天下为公”。据统计,在孙中山的题词中,“仅目前所辑得的有受主姓氏的”“天下为公”,就达32件。其中有赠冯玉祥的,有赠张学良的。 孙中山为何对“天下为公”情有独钟?因为这是他提倡和实行三民主义所企望达到的境界。或许可以这样说,他的理想,他的目标,他的思想体系的基本精神,都浓缩在“天下为公”这四字之中。  相似文献   

10.
台湾著名作家、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前主席陈映真自1990年2月率团首次到大陆访问以来,已先后6次踏上这块为他深爱的父祖之地。他原叫陈永善,1946年,即9岁那年双胞胎哥哥陈映真不幸夭折。为了纪念同他至亲至爱的哥哥,也为了安慰悲伤的父母,他改叫哥哥的名字“陈映真”。陈映真先生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他用那动听的男中音告诉我;祖上从福建移居台北,到他已是第八代了。早在孩提时代,大伯父就经常教他们几个孩子一起背颂祖籍名称:“大清国,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龙门乡,石盘头村。”他把这19个字背得滚瓜烂熟,在他幼小的  相似文献   

11.
抗战中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常到著名风景区北碚,宣传抗战,卖字募捐,支援前方。 冯玉祥的隶书苍劲有力,诗画也别具一格。凡是要向他乞字求画的,皆索取笔资,作为抗日献金。有钱人多收,贫穷人少收,学生乞字一律收费五角。他住在兼善公寓,乞字者头天送上笔资,写上姓名,第二天便可“取货。”。他题写的字有:“好男要当兵,好铁要打钉”,“节约救国”等。他画的水墨画有茄子、黄瓜、白菜、萝卜菜,画旁都题有白话小诗。如“茄子紫、紫茄子,吃的有了力,可以把日寇打死”;“红萝卜,蜜蜜甜,吃了气力如猛虎。如猛虎,打东  相似文献   

12.
不止一次,发现,当别人介绍我时,常说:“这位是陈远的女儿。”于是,另有人若有所思:“喔,就是那个书法家的女儿吧。”其实,“书法家”这个评价实不确切。于我,父亲只是父亲,这个角色非他莫属,他亦非演这个角色不可。于父亲,他自认为充其量是个懂书法的人, “家”这个字于他似乎太大了,只是常有人这么给他下定义,久之也就默然了。  相似文献   

13.
“普京”给我们开车我们此次欧洲之行,乘坐的是一辆德国产的NEOPLAN大巴,全程使用。给我们开车的是一位出生在意大利的比利时人,名字叫伯纳德,年龄40出头。我们从见到他的第一天起就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叫“普京”,因为无论是相貌还是体形,都酷似俄罗斯总统普京。当我们用简练的英语告知这一重大发现时,他爽朗地笑了,摸了摸脸颊说:“我比他稍瘦点儿,可他的头发比我多。”同“普京”混熟了,我们略微知晓了他的身世:在他六岁时,举家从意大利迁居比利时,加入比利时籍;精通法语和英语,在法国巴黎读完大学后在布鲁塞尔一所…  相似文献   

14.
我结婚的当天就做了母亲。我的大女儿叫柏青,这个名字还有点来历,她父亲在美国读书时和许多爱国的,在美国出生的台湾或香港同学一起办了一本杂志——《柏城青苗》。有一段时间,他负责编写《柏城青苗》。所以他给女儿取名“柏青”。当时,没有几个学生有孩子,大家都视柏青为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少年时代就非常爱学习。入学前,他就学会了好几百个字,会背诵一些浅显的诗文。5岁入学后,他学习更加认真,不论是背诵还是写算,都名列前茅。有一次语文教员毛老师到陈毅家吃午饭,看见一个用一叠草纸订成的本子,每张纸都很厚。陈毅父亲对他说:“这是世俊(陈毅的学名)的练习本。”毛老师十分惊奇:“是练习本,怎么没见上面有  相似文献   

16.
我的祖父郑金声生前同冯玉祥将军相处达20余年之久,是冯将军的老部下,又是盟兄弟,后来他还当过冯玉祥的中将总参谋长,两人亲密无间,情同手足。正因为如此,1937年抗日战争一开始,冯将军就带我父亲郑继栋到了南京,并送他去广西桂林读书。1941  相似文献   

17.
高士其名字由来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高士其,原名高仕錤。后来他把“仕”字去掉人旁,把“錤”字去掉金旁改名为士其。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改成这个名字。他说:“去掉人  相似文献   

18.
故事的线索来自于一条已经不太新的新闻──五年前,一个12岁的陕西少年大义灭亲举报了自己父亲的犯罪行为,于是父亲进了监狱,少年成了全国闻名的“中华好少年”。五年过去了,人们已经渐渐淡忘了那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和他所做的惊世骇俗的事情,因为这世界变化太快,有那么多的情感故事需要我们自己来塑造来演绎,别人的离奇经历已经很难再引起我们的关注。然而今天再见到那个“好少年”,深入了解了他这几年的经历之后,我们确实有一种比同情或欣赏更深也更远的思索……那孩子有个吉祥的名字,叫做净瑞。他一懂事就知道这名字里面蕴含着长…  相似文献   

19.
每当提及“黄埔”二字,人们往往会立刻想到广东的“黄埔岛”,想到黄埔岛上的“黄埔军校”……。如今,“黄埔”这两个字响遍海内外,不论在口头上,还是在报章上,人们都会不时听到,常常看到。是啊,“黄埔”这两个字,的确铸就了太多的情感,牵涉着太多的情缘。而我,作为黄埔后代,一遇事,总是“陷”在“黄埔”之中不能自拔。我的父亲李仙洲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学生。他是黄埔学生中年龄最长者之一(1894年生人),所以黄埔同学大凡称他为老学长。据父亲回忆,周恩来总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接见他时,也称他为“大哥”,并讲:“李大哥是山东人,我记得…  相似文献   

20.
回家     
有一个方向叫回家,有一样博大叫亲情。有一种力量叫平静。“我要带儿子回家,不能把他丢在废墟里。”这位貌不惊人的父亲。突然间进发出一种平静的力量,“我只想,我每走一步。他就离家近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